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平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从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武平,到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与红六军二纵队胜利会师于武平,土地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后武平县城及部分地区曾一度沦陷,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十二军于1932年2月克复武平县城,武平苏区和县苏维埃政府又得到恢复,此后一直到红军长征,武平城乡有90%以上地区成为红色区域,先后建立了20个区、170多个乡的苏维埃政府,以及少先队、儿童团和妇救会等群团组织,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直到红军长征后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二十年红旗不倒",武平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山城武平,红色热土,客家祖地,红土地精神和客家精神交相辉映。"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素有革命光荣传统的武平红土地孕育着武平人民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基因和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平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武平县辖17个乡镇,219个村(居),总人口39.9万,土地面积2630平方公里。全县林业用  相似文献   

3.
武平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所辖县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为的因素,使武平一直未能列入中央苏区的范围.本文阐述了武平苏区的创建经过和曲折斗争过程,并分析了武平苏区未被列入中央苏区范围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4.
《福建理论学习》2010,(6):49-49
<正>武平于公元994年设县,现辖17个乡镇、2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2630平方公里,总人口37.14万,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武平区位独特,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交通便捷,是全国少有的能在4小时左右分别到达厦门、汕头、深圳、珠海四大经济特区和四大特区港口的县份;资源丰富,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南方重点林区、矿区;环境优越,是现有66个"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之一;人文荟萃,孕育了"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共和国空军之父刘亚楼、文坛宿将林默涵等杰出人物。2009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我县。  相似文献   

5.
<正>武平位于北回归线,境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古时由于交通不便,与粤东赣南虽然近在咫尺,但连接其经济贸易往来的却是挑夫。挑夫可以挑起历史的沧桑,却挑不动现实的繁华。在进入21世纪的数年间,悄然织就的立体交通网络,让武平猛然发现已站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的交接带上,成为两个经济圈风云对接的"桥头堡"。为了这一天,武平等待了几千年。因而,当武平成为全国少有、福建仅有的可在4小时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在国庆65周年之际,武平县象洞乡光彩村(又称岗背村)兴建落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当地干部群众纷纷前往敬献花篮,祭奠24位革命先烈及革命家属。象洞乡位于闽粤交界处,是武平人民革命的发源地、闽西人民革命的重要战略基点之一,为"20多年红旗不倒"之乡。而光彩村又是象洞乡的重要革命基点村,有省定革命基点7个。1928年冬,中共武平临时县委在该村成立。1929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光彩村人民与全乡人民一起打响了武平县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正1932年间,武平独立二团在配合红十二军歼灭了盘踞在武平的钟绍葵匪帮后,经过短暂休整,又准备消灭武北的反动民团势力王领才匪部。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罗斌,又到了再立新功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武平永平各村落为防猖獗匪患,常筑墙围寨以自保,因此永平亦称"永平寨"。当时,赣南闽西最恶性的宗族势力,就是"土围子""土楼"组成的白色据点。这些白色据点,被那些在大革命冲击下的土豪劣绅所盘踞。他们在红军到来时,来不及逃到外地,便利用宗族关系和手中的权势,筑起土围,养兵蓄锐,以对抗苏  相似文献   

8.
武平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从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武平,到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与红六军二纵队胜利会师于武平,土地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后武平县城及部分地区曾一度沦陷,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十二军于1932年2月克复武平县城,武平苏区和县苏维埃政府又得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龙岩武平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三进武平开展中央苏区创建实践,20多年红旗不倒,4000多子弟参加红军,诞生了"共和国空军之父"刘亚楼上将和林伟、罗斌、蓝文兆、廖步云4位开国少将,走出了文坛宿将林默涵等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0.
闽西解放后,匪特活动猖獗,武平、连城尤为突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特派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兵团的二五九、二五三两个团前往武平、连城等地加强剿匪反霸的斗争。 1950年3月间,解放军某部正在连(城)漳(平)边境以雷霆万钧之势围歼唐宗(国民党中将,潜伏于连城清风山一带)所率匪特,二五九团分驻武平武北四区,武平县大队和其他武装主力部队亦分赴各区乡,因此县城防卫一度薄弱。3月20日下午,陈仲平、郑金旺、谢抡瓒等主要军政领导碰巧又带一个短枪班离城议事。上述情况,对于活动在武平境内,耳目繁多的“反共救国军”第十四纵队蒋德平、钟勇正副“司令”,可说是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1.
匪气猖獗 武平地处闽粤赣边陲3省交界处,山高林密,峰回路转,交通闭塞。解放前,武平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兵痞匪特的生存与扩增客观上特具了一定有利条件,他们打家劫舍,神出鬼没,流窜于3省边界,当地群众深受其害,所以武平流传“出门不带刀,不如家里坐”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转战长汀端除匪窝子 1950年12月初,我团一、三两营及团直侦察连、炮兵连、警通连、担架连共1600余人,在团指挥所的率领下,乘着武平剿匪胜利的雄风,奉命迅疾地由武平北上,插入长汀境内,执行歼灭长汀之匪的新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历史原因,武平作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5个贫困乡镇5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90户17799人。经过接力奋斗,武平实现6181户和17771名贫困人口脱贫,4个贫困乡镇、53个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008%。2019年6月20日,这个山  相似文献   

14.
转战长汀 端除匪窝子 1950年12月初,我团一、三两营及团直侦察连、炮兵连、警通连、担架连共1600余人,在团指挥所的率领下.乘着武平剿匪胜利的雄风,奉命迅疾地由武平北上,插入长汀境内,执行歼灭长汀之匪的新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15.
“二战”期间,毛泽东曾率领红四军主力三进武平,“在闽西、赣南、东江三处之间为联系三省革命势力之中心区域——武平”开展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一年秋,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到一九三二年三月,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汀、清流、上杭、连城、武平、永定、龙岩等县内的纵横数百里地方,到处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火热景象。  相似文献   

17.
刘亚楼(1910.4-1965.5.7),福建省武平客家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25日出任首任空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1959年起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今年4月,是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本刊特开辟纪念专栏陆续刊登文章、图片,以纪念这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和人民军队建设中屡立奇功,享有"智将"美誉的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中共武平县委收到省委党史研究室、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传来的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经认真核实后认为,武平属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属“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9.
《福建理论学习》2010,(1):I0004-I0004
<正>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简称武平一中),地处武平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位于平川河畔的亭子岗上,创办于1924年,1950年增设高中部,成为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1955年更校名为"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1978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省二级达标学校,1999年2月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学校,1999年7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我在福建教育学院举办的完中校长培训班培训三个月.一位教授上课讲授如何当好校长的专题时,以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校长阙硕龄作为典范介绍,要求在场的校长、书记们向阙校长学习,当好校长、书记.听后我非常震撼.全省那么多大中城市中有名校,又有那么多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校长,从武平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学校的规模,武平一中跟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