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较量和斗争,核心是争夺青少年对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全面了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方法、途径和渠道,积极借鉴和吸收其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对青少年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途径和渠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迫切需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然而,由于受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渗透、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认同.因此,在新时代,只有筑牢思想防线、净化网络环境,扩大理论宣传、彰显理论魅力,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侵扰,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建构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是牢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政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应对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主动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和和平演变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建构中国特色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建构起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话语体系、学理支撑严谨的学术话语体系、引领价值认同的大众话语体系和掌控舆情导向的网络话语体系,在"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建构目标引领下推动话语体系建构实践。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构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意识形态的基本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资源、道德规范四个方面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系统的全面的价值体系的支撑,为整合社会意识、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强烈的社会认同和共同的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厚宽广开放的精神资源,为引领社会思潮、抗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价值体系。它表明我们党找到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及其相关思潮对国内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严峻挑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求我们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宣传教育,又要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描绘与论证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建构与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能为当代中国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情感型归属与主体性确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本原性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多元文化冲突、西方文化入侵和文化话语权疲软下的三维危机呈现,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弱化的现实诱因。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焕发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活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建设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在各个时期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作用,与每一时期的政治环境、时代主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在: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升公众人物正面宣传能力、着力完善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实现国内安全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旧复杂尖锐,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非主流意识形态蔓延滋长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以国内安全学为视角,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发展的政治根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控制、完善意识形态安全的法治化治理是新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到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青海民族地区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新时代背景下,青海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经济滞后、境外势力渗透、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宗教信仰多样等是影响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因。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理论基础,大力提升经济,注重民生建设,巩固汉语言教育,加强宣传与引导,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青海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两者之间既可以形成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过程,也可以产生摩擦和冲突,从而引发政治问题,使社会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在我国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时代条件下,一方面是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全面渗透,另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急剧弱化,这些对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峻挑战。要维护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就需做到:科学合理地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正确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和建设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日常生活是孕育意识形态的场域,意识形态则是根植于日常生活世界之文化精神的外显。在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世界愈益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多样化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大众日常生活的侵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亟待找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链接点”,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表达,制作“入眼”“养眼”“入心”的日常文化景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秩序等实践理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西方意识形态博弈正深度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和演变。增强网络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直接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本文以精要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的理论价值为原点,以透析网络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内化机理为依托,以重构网络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路径为转向,将着力探讨如何增强网络社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辽沈大地上政权几经更迭,政治认同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和斗争。辽宁解放后,党和政府从清理旧社会意识形态遗毒、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加强党员干部和全民意识形态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破旧立新",解构了旧政治认同、重构了社会政治心理、建构了新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新社会迅速站稳脚跟,留下了宝贵经验,对于当前巩固新时代国家政治认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成功实践,主要表现为:一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话语创新,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二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扩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四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上述实践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局面的形成,对指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越发复杂多变,而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稳基固本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文化等因素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其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强弱不仅关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团结与和谐,更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够在日渐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增强战略定力、牢固构筑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思想战斗堡垒。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系统梳理影响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构建更加健全、坚固、实用、高效的意识形态安全机制,提升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境界,是新时代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能力建设的首要目标和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随着网络影响力不断加强,各种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融会、冲突与整合也越来越尖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对我国进行长期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和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客观分析大数据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及时调整、转变、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和战略路径,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话语认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条件下,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是积极的处于乐观的状态,但也存在反向认同、逆向认同等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发现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网络视域下加强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络传播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增强,且具有快速性、匿名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并成为当代思想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站传播、即时通信工具传播、网络社区传播、自媒体传播、搜索引擎传播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传播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了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主要方式,认清其方法、手段与目的,是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有积极影响,又和其存在着矛盾冲突.而解决其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建设要求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诚信文化底蕴为支撑点,以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为表率,以政府、企业、个人的诚信建设为主体,大力推进诚信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