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西是文化大省,不仅因为江西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还因为江西文化内涵丰富,艳冠群芳,特色鲜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一)书院文化"江右书院甲天下。"在1000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镇,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庐山  相似文献   

2.
《春秋》2016,(2)
正文登作为齐鲁之邦、孔孟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黄氏兄弟"龙石晒字"之后,便兴起了爱书藏书之风,各种学堂、讲堂、书堂、书院、书楼层出不穷,由此文登历史上形成了三大书院:长学书院、昆阳书院、文山书院、万卷楼、听雨楼。长山书院由东汉经学家郑玄创办;昆阳书院由清康熙学者黄霁芝创办;文山书院由清代知县朱应文于康熙三十三年创建,初名崇文书院,后更名文山书院;万卷楼由明代学者刘必绍创办;听雨楼由清代学者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11)
<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家乡,这句诗一直萦绕在心头。我出生在无锡,直到1959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离开到现在已经是58年了。小学到中学,我都在无锡读书。当时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书院里顾宪成先生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激励着我们求学。  相似文献   

4.
桃红柳绿、万木葱茏的时节,我踏访了杭州南边的万松书院。作为名郡和省会的杭州,自古多书院、多书市、多书生。自唐以降,万松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等古制书院一直在杭城兴盛延续,最负盛名的当推万松书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时称"报恩寺",寺院与书院联姻同存共  相似文献   

5.
<正>7月22日,"2019年朱子之路——闽台书院文化之旅"在福建省泉州市开营,60余名来自两岸的书院代表、青年及学生代表开启了为期7天的文化之旅,并在交流过程中深化彼此间的情谊。"福建是朱子故里和朱子理学发祥地,也是绝大多数台湾同胞的原乡祖地,造就了朱子理学与书院文化在台湾书院的传承发展。"福建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卓少锋  相似文献   

6.
在书院教育史上,宋代书院以其开创性和纯粹性,成为"书院精神"的象征。尊严师道、敦品砺行的师道精神,是其重要表征,也是唐、宋文化嬗变的历史产物。宋代书院不仅以明道、行道、修己安人为基本教学宗旨,同时也集山水名胜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处处闪烁着诗情乐感的教育光辉。  相似文献   

7.
刘梦溪 《北京观察》2014,(11):66-69
正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的建构,亟须填补的,就中国传统这一块,我讲的以"敬"来带领的这些价值理念,包括诚信、忠恕、仁爱、知耻、和同等,应该是最重要的亟待填补的精神价值。国学概念的渊源与流变"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庐山下面有个白鹿洞书院,这个书院最早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  相似文献   

8.
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素有"中国茉莉之乡"美称的横县,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应重点打造海棠桥、海棠公公、淮海书院、应天寺、鸟石书院、紫澜书院等人文景观,全面提升横县旅游文化品位,充实"大南宁旅游圈".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13,(12):I0004-I0004
这里,先后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举人,30位武举人;这里,历经明、清两朝,走过了自“玉阳书院”“至公书院”“蔚文书院”到1908年的文昌县立中学的400多年历史;这里就是“中国名校”文昌中学。  相似文献   

10.
正史世珍,字聘珊,1899年6月出生,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西门村人。出身世代书香门弟的史世珍自幼天资过人,少时从父读书,后入九江同文书院读书。同文书院创办于1867年,取《中庸》"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之意得名,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在九江的分馆。在同文书院,史世珍勤奋颖悟,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很为师生欣赏。1921年,史世珍远赴美国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古代书院教育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管理、教学等对当今学校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的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活动是讲学,兼作藏书和祭祀场所。中国古代的书院萌芽于唐朝,本义是把院子用院墙围起来用以藏书,所谓"院者,取名周垣也",最初的书院即是藏书之所。随着书院的发展,其功能和种类越来越多,按照功能来划分我国古代书院的种类,有用于读书的,有用于藏书的,有用于著述的,有用于讲学的,有用于会讲的,有用于科举应试的,有用于军事教育的,名目繁多。按照级别划分,书院有家族的、有乡村的、有县级的、有州级的、有府级的、有道级的、有省级的。书院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2,(1):196-197
重庆市合川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其前身为"合宗书院"。明朝嘉靖年间(1531年),为纪念宋朝理学大师周敦颐而建,距今481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将"合宗书院"更名为"合州中学堂",后又数易其名为"合川中学"。合川中学是重庆市重点中学中单点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学校占地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  相似文献   

13.
朱熹仕泉州府同安县主簿期间,积极整顿县学,创办书院,其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对同安及泉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熹往来于泉州各地开展讲学活动,直接推动了书院在泉州的发展,给泉州树立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之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使泉州成为人文鼎盛的"海滨邹鲁"。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出差永泰,趁早春二月的大好时光顺道慕名前往立雪书院参观。在书院山门石壁上镌刻着永泰县人民政府立的一块《立雪书院记》碑。碑文简明地记述了建院的宗旨。历史上北宋有位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游酢,在洛阳要拜程颐为师,而留下了一则"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为了纪念先祖立雪求学,尊师重教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游酢第28代孙,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游嘉瑞离休后与子女共同筹款,并在永泰县人民  相似文献   

15.
鹅湖浅读     
在江西铅山,有一处闻名天下的文化遗迹——鹅湖书院。800多年前,大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曾在这里"相与讲其所闻之学",面对面论辩哲学观点,从而给世人留下"鹅湖之会"美谈。书院在离县城廿余公里的鹅湖山北麓。这里青峰突兀,秀岭相连,清泉莹沏,飞瀑如练。据《铅山县志》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书院的发展出现了康熙、乾隆、光绪三个高峰时期,这是清代以前所不曾有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书院的发展与普及。省会书院的创建,为官办书院教育体系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是清代对书院发展所作的创造性贡献。书院的官学化使书院获得了大发展的良机,并且最终也促成了书院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9,(10)
<正>台湾奉元书院位于台北市中心一栋写字楼里,成立于2012年,以学会形式运作,其前身是毓鋆(爱新觉罗·毓鋆)先生的私塾"天德黉舍"。书院定期开设国学班、举办文化研讨会。毓鋆的弟子们还常年在两岸讲学,致力弘扬经典,推动建设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出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之手,诗中提及的半亩方塘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溪书院内。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朱熹在尤溪城南郑氏馆舍诞生,这里便是后来被宋理宗皇帝赐为"南溪书院"的地方。朱熹建构了以"义理、天命之学"为核心的理学,把儒  相似文献   

19.
许顺富  刘伟 《湖湘论坛》2008,21(1):39-41
湖南绅士与近代书院存在着密切的共生关系,一方面,绅士通过倡办、支持、资助书院而促进了书院的建设,绅士是书院得以形成、发展、繁荣的推动力量。绅士垄断着书院文化的传播大权,成为书院文化的历史传承者和积极推进者,是书院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书院又以它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不断地培养着拥有文化知识的绅士。绅士与书院的这种共生关系,熔铸了书院独特的文化特色,形成了书院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因时而进,培养对社会有用人才的价值追求。湖南近代书院盛行的经世致用学风和尊礼重道的理学思想,造就了近代湖南保守和激进,落后与先进交相辉映的历史局面。  相似文献   

20.
张栻不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创办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授传讲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子,并在其丰富的书院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的书院道德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麓书院在当时的兴盛是与张栻教育理念的注入分不开的,随着时光的流转,岳麓书院铸造了湖湘文化的辉煌,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经世致用人才,赢得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