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腐败动摇着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私有制的产物,它和社会主义本质是格格不久的,和马克思主义原则是水火不相容的。正是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背叛党性原则,才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而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反过来又动摇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信念,使得部分党员干部为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真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多年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认为应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警惕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通过切实可行的办法遏制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对于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9,(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狠抓腐败,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创新成为必然要求。要继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常态化、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全面化、党风廉政建设惩治长效化。  相似文献   

4.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状,既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取得的显著成效,又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定不移地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从严治党初显成效──我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滨 《瞭望》2000,(51)
今年中央反复强调要从来严治党,胡长清、成克杰、厦门远华……桩桩腐败案件被揭露,一个个腐败分子被查处。人们在关注,这些发生腐败案件和产生腐败分子单位的领导干部是否依然高枕无忧?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如何?腐败现象是否已经在一空程度上得了遏制?记者从中央纪委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有7000多名干部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受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894名;有3508名领导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其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063名。可以说,经过一年多时间,全国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6.
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一。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反  相似文献   

7.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标本兼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联系当前反腐败治本工作的实际,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是,以体制机制创新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斗争。要想取得成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搞廉洁政治,必须从制度和法制建设入手。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新法律、新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同样需要新法律、新制度。腐败现象既然与改革相伴而生,那么,改革中发生的问题还是要靠制度创新来解决。一句话,制度创新才是遏制腐败的根本出路。只有制度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活力永存。如何实现制度的不断创新,仍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课题。从目前而言,反腐败制度创新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制度创新要把握关键点。要紧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坚决拒绝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与行为。坚决惩治腐败行为,有效预防腐败现象,事关民心的向背和党的生死兴亡,是党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深入探讨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措施,以求对当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着力从思想上拒腐防变;立体监督机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保障;反腐需要依靠群众;严肃法纪,贯彻落实各项反腐法律。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4)
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各项制度的深化与完善,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腐败问题依然产生着负面影响,因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新的高度。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腐败现象,首先应该对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一直没有中断,而官场中的腐败因素古来有之,因此现在中国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也具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以期对贪腐文化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指出: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对于腐败现象,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在迎来人民共和国44周年国庆的时候,重温邓小平同志的教导,学习中纪委二次全会公报和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分析腐败现象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给党、给人民、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造成的严重危害,我们的心情很难平静,我们对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与共和国前途命运的认识尤为深切!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我们的党应当更加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相似文献   

12.
高国舫 《党政论坛》2012,(5):43-44,1
在所有腐败现象中,"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选人用人腐败"不但会损及党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更会损及党的执政能力,危及党的各项事业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预防选人用人腐败"当做一个核心问题来抓.  相似文献   

13.
高国舫 《党政论坛》2011,(23):38-39
在所有腐败现象中,“选人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为“选人用人腐败”不但会损及党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更会损及党的执政能力,危及党的各项事业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预防选人用人腐败”当做一个核心问题来抓。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形势也不容乐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现在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还在一意孤行。从现在查处的案件和发现的线索来看,一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反对腐败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深入展开的行动纲领。对此,笔者联系我国的反腐败实践,认真地进行了学习,深刻体会到:要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必须坚持“六结合”。一、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把反对腐败同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结合起来列宁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反对腐败,属于党风廉政建设范畴,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江总书记在报告中严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  相似文献   

16.
一、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党和国家的肌体,必须重视法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面临着两个考验,一个是改革开放的考验,一个是执政的考验。这两个考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与生死存亡。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丢掉了共产主义理想,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在经济上犯罪,在生活上腐化堕落,逐步变成了腐败分子,教训极为深刻。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看到了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他说:“我们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有相当多…  相似文献   

17.
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在人类致力于反腐败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是腐败现象最有力的"克星"。因此,只有以民主来编织反腐败的天罗地网,才能把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连续查出了不少大案要案,成果颇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是当前腐败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依然很重,形势严峻。本文以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为例,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内外监督等三大方向探讨基层事业单位如何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反腐倡廉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腐败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遏制,因此,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积极探讨预防腐败必须以遏制人的腐败动机为中心,严明法纪,筑牢"防火墙",让人不敢腐败;严密制度,铲除腐败之"根".让人不能腐败;严厉监督,看守"邪恶",叫人不让腐败;严厉教育,为心灵"设防",让人不愿腐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尤其是在当前改革进入到关键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搞好反腐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反对腐败是坚持我们党和国家性质的重大问题腐败,通常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利用权力为自己谋私的行为。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分工出现专职的公共权力行使者后,腐败现象就产生了。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治,封建国家的政治腐败曾经越演越烈。我国著名的学者王亚南曾经说过,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贪污史。清朝末年官场严重腐败,人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