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瞭望》2000,(2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成都加快经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布置,提出了未来十年“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设想。其基本思路是:坚持“改革立市、开放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战略方针,以效益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成都新跨越。 构建西部战略高地,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长10%以上,2005年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2010年达到400…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获得“全国优秀政工研究会”称号的成都电子行业党委书记研究会组建了“成都成华东方经济技术服务中心”。“中心”在该研究会指导下主要开展人才培训,科技、经济信息咨询服务,科技项目开发、承包、转让以及机电、化工、建材产品的经营等业务。由党委书记们组成的政工研究会“下海”办经济实体,无疑是一次尝试。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要求研究会要研究经济、面向经济、为经济服务,在经济工作的实践中提高参与、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探索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3.
成都经济圈的区域特征及其带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成都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辐射层中又划分为近辐射层和远辐射层,以涵盖川南地区。在对成都经济圈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概括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成都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和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提出了“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带动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为四川加速实现高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而成都高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已有一定基础 ,这为提升四川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力提供了支撑。今后 ,应以高科技成都建设为中心 ,以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为基轴 ,进而构建四川科技—经济网络 ,推动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实现四川经济的新跨越。为此 ,应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绵竹(县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积1245.3平方公里,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自然条件优越,“六山一水三分田”,被誉为“芳名不愧小成都”。改革开放以来,绵竹的经济社会发展驶向快车道,经济综合  相似文献   

6.
陈健 《民主》2006,(8):30-31
公元2005年6月5日——第34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成都——中国西部人口最多的大省四川省省会。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宣布了四川的一条新的发展路径和一项重大举措:“目前,省上正在组织编制《建设生态四川规划大纲》。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把四川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西部第一生态大省。”10月28日,在首届九寨天堂国际环境论坛主题峰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战略”上,张中伟省长发表的《四川…  相似文献   

7.
李红兵  严蓉  赵静  杨从尧 《学理论》2012,(13):20-23
成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户籍制度改革。它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欲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形态,建立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成都改革存在经济实力不强、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农民问题和农村产权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大力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加快户籍改革立法进程,规范农村产权流转,培育市民文化,各方面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以实现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最近,佛山市、苏州市、烟台市、成都市以及浙江省富阳县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主持或研究农村经济工作的负责人聚会成都,就当前农村改革形势进行了交谈。 经过八年改革,我国农村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这些地区,前些年那种“一包就灵”、“一放就活”、“一调就上”的高速度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目前的第二步改革比第一步改革复杂得多、困难  相似文献   

9.
泛珠合作的目标不是形成排他的区域经济体,而是整合区域经济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重庆的啤酒卖不进400公里外的成都,湖北的富康轿车也不会成为上海的出租用车……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虽已走过了“请民兵把守不允许本省的煤拉往外省,或禁止外地的辣椒番茄运进本地”的赤裸裸“市场割据”阶段,但恶性竞争、重复建设、注重局部利益的“诸侯经济”依然存在,并“一如既往”地通过设置潜在的“省际壁垒”来分割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丛峰 《瞭望》2007,(23)
抢救和保护那些弥足珍贵、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被认为是“守望精神家园”和“记住回家的路”的民族复兴工程“过去十多年间,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代价,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被忽视了,有的甚至被毁。但现在,我看到的是中国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决心。”5月底在成都召开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非遗节”)上,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1.
陈健 《民主》2004,(7):23-25
张雨东,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常委;成都市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2年四川省“五四奖章”获得者。“世界工厂”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被国际上逐渐认可的一个称呼,而中国也正以其坚定的步伐向着制造业大国进发,但“技工荒”却给这一转变投下一丝阴影。近日。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张雨东先生。  相似文献   

12.
经济民主是由“经济”与“民主”两个词耦合而成,两者词源意义上的契合为我们准确地把握经济民主的内涵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民主最本源的词义就是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具有政治的内涵,也有经济的意蕴.经济民主的“经济”要义在于人之正当需要的合理满足,凸显出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经济与民主的契合是本源意义上“经济”的伦理逻辑. “经济民主”概念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产物,其本质含义是人民大众在经济上当家作主,享有经济主体地位与主体权益.经济民主所内蕴的价值目标“人民主权”无法依赖市场经济“自发秩序”得以实现,其实现离不开国家公平治理.  相似文献   

13.
厉无畏 《团结》2010,(6):27-29
成都于2010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的称号,成为世界创意城市联盟中第二个以美食为主题的创意城市.在当前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际.成都成功申请为“美食之都”.加入世界创意城市网络,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4.
郭文婧 《民主》2011,(8):55-56
据2011年7月16日《羊城晚报》报道,随机抽签次次“被选中”、七年里一共参加过19次听证会,这两天网络上晒出成都有四名“价格听证专业户”,其中一名老妇竟然l9次参加过各类听证会。引起网友疯狂转帖拍砖,骂声一片,直呼“被代表”,更有人称其为成都听证会的“最牛群众演员”。  相似文献   

15.
成都经济区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黄晓玲90年代初期,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依托两市、发展两线、开发两翼、带动全省”的区域经济部署。行政区划变动后,区域部署中的“一点、一翼”已划属重庆市。实际上,新四川已形成了成都地区、攀西地区、川东北地区、川南地区以...  相似文献   

16.
重拾春色染锦江本刊记者熊小立王存理锦江,成都人的“母亲河”。“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千百年来,歌咏赞美她的诗作不下千篇。锦江,又是一条为成都人和中国人争得了荣誉的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突破性地提出“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经济”概念首次写进党的文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又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表明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已经走出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阶段,经济政策明显呈现出县域侧重的方向性变化,因此,作为达州市而言,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力争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区经济”的成因、危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还是行政区经济,造成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难以形成和产业结构趋同等矛盾,最终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复合行政”这一全新的理念出发,消除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的“行政区经济”现象的对策在于:实现区域经济中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实现行政运行机制的协调化;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余斌 《瞭望》2000,(36)
尽管西部各省区近期纷纷推出“留人才”、“抢人才”的政策措施,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如意,人才西进者寥若晨星,当地高校毕业生的东进南流之势仍一如往常。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西部高校在素有“中国民族电子工业摇篮”之称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本刊记者与部分师生多次聊起这个话题── 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们学习 着世界经济前沿的信息技 术,感受着信息产业的竞争与创新,强烈的创业冲动使他们渴求施展的机会。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今年成都市终于破除人才壁垒,提出了允许高校的外地生源毕业生留成都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省“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的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四川行政学院于5月16日在成都天辰楼宾馆举办了“西部大开发专家论坛”。大家就西部开发中的思想意识、人才资源、引资融资、旅游开发、国企改革等问题纷纷发表意见,对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