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东北地区是养马的主要地区之一。多年来,马群中发生一种病因、病性不明的疾病,当地称之为“马趴窝病”。该病常引起母马、马驹双亡;发病率一般为10%,有些地区高达57%,残死率为21~47%。严重影响了养马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科技人员急生产所急,于1982~1987年,对“马趴窝病”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经病区调查及饲料、饮水、土壤和病马血液、毛等1390份材料的化验分析,明确了病因和病性,  相似文献   

2.
四肢病是牛、马常见多发的外科病,据我院兽医院1966~1970年门诊统计1212例外科病中,四肢病有618例,其中433例为四肢闪伤,风湿。牛、马患四肢病后使役能力减弱或丧失,影响农业生产。对本病西药消炎、镇痛、强刺激剂等药物及中兽医的针灸、中草药等均有程度不同的疗效。遵照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应用西药、中草药制剂穴位注射,治疗牛、马四肢闪伤风湿,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棘球蚴病是严重危害人畜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以牧区为重。据我们在石渠县调查:藏绵羊感染率达78.00%,牦牛达88.84%。用间接血凝反应诊断,藏汉干部、工人、牧民、家属、儿童的感染率为30.56%;而13岁以上牧民的感染率竞达67.65%。 对本病的治疗,目前除用外科手术外,尚未见有特效化学制剂。国内外曾用甲苯咪唑试验,效果不尽相同。吡喹酮(Praziquentel)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新药,有资料报道其驱棘球蚴效果较好,但国内还未见正式文献可查。我们于1982年5月至12月试用吡喹酮治疗绵羊棘球蚴病,并初步取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绵羊在夏季剪毛后发生一种急性致死突发病,叫绵羊剪毛病。国外早有过报道。多发生于幼年细毛羊,尤以首次剪毛者为甚,成年羊次之,粗毛羊也有发生。1971~1974年本场有的群发病率达3~5%。本病如不能即时发现和治疗,死亡率可达100%。 病状 病初心跳、呼吸加快,体温升至  相似文献   

5.
“马立克”病(Marek's disease)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鸡传染病。主要侵犯3~5个月龄的鸡。因此对肉用仔鸡业的危害甚大。据报道,美国因此病每年损失达2亿美元。本病最普遍的症状为神经麻痹,不能起立。剖检常见肝肿大,有白点,脾肿大。有时在其他器管,特别是睾丸及卵窠可发现肿瘤。病毒的传染性很强,病鸡复原的机会甚微。死亡率5~60%。长期以来,对此病尚无良法。  相似文献   

6.
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用热油治疗马骡裂蹄的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近4年来,共治疗裂蹄病马164例,治愈率达97.6%,保障了军马的健壮,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发病情况:裂蹄是军马的一种常见病,乘、挽、驮马(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据我们观察:春季多发;前蹄多于后蹄;马多于骡;老龄多于年轻马;内侧多于外侧。发病率约占总马数10%左右。当马匹患严重裂蹄时,裂口出血,破行,失去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多年来应用透针疗法治马四肢闪伤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马四肢闪伤的发生及其危害性 我省地处山区,山峦起伏,坡坎大,道路不平,常因使役重,跃沟过涧,跌滑摔倒等原因,引起马匹的四肢闪伤。据调查,贵阳、安顺五个兽医单位马病7793例中,四肢及运动器官病即达2047例,占25.78%。其中闪、扭伤又是最常见的四肢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即可引起长时间的跛行,影响役用;严重者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终至废役,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姜片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吸虫类寄生虫病,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如浙江、广东、江西等省都有人、猪共患的流行区存在,造成严重的损失。我省已证实人、猪姜片虫流行区为莆田县江口公社。1964年据卫生部门调查,东蔡等三个大队人的感染率在50.58~83.1%之间,猪的感染率在45~86.6%之间。查明当地有三种平卷螺均可作为姜片虫的中间宿主。猪姜片虫病的流行在我省各地都有,危害性也很大,如1957年长乐县农场调查,该场一般猪饲养十一个月,体  相似文献   

9.
夏河县是甘肃牦牛的主要产区之一,牦牛年饲养量达23.5万头,年存栏量20.8万头。境内由于高寒、低温等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诸因素的影响,牛皮蝇成虫活动呈季节性猖獗,皮蝇幼虫病危害严重。 (一)流行病学 据资料记载,早在1953年全县寄生虫区系调查中发现,牦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率为85%。到了70年代末,牦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率在50%以上,个别畜群的感染率高达100%。1984年调查牦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1957年从美国德拉瓦州甘布洛城的肉用鸡群中首次被发现,故又叫甘布洛病。除鸡外,鹌鹑、麻雀也可感染,5周龄小鸭可人工感染发病。目前,工业化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有发生。我国1979年在北京郊区首次发现,随后不少地区也相继报道。本病最常在3~5周龄鸡群发生,也可早至10日龄左右。早几年死亡率为5~7%,也有超过30%者,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普遍呈不显性感染,而血清学调查却有很高的阳性率。据Millar(1980)对鸡群血清学检查统计:德国61.5%、意大利76%、荷兰88%、南美洲90%、美国100%阳性。广东省据不完全抽检统计在60%左右。由于有母源抗体保护,小于2周龄的鸡一  相似文献   

11.
1961年起在云南边境个别县份马匹中发生一种以喘气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由于病性未定,暂称“马喘气病”。 今年四月,中央农林部负责同志听取“关于云南马喘气病情况”的汇报后,非常重视,立即派员来我省指导工作,并深入疫病重点流行区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和科学实验,对“马喘气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初步确定云南“马喘气病”是马传染性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12.
羊鼻蝇病在张掖地区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全区六个县的羊只平均感染率为40.5%,感染强度为1~132个。其中山丹县为65.7%,民乐县为85%,其他各县也不同程度地遭到侵袭,还有不少社队羊只感染率高达100%。据吉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赵辉元教授的报告表明:羊患该病时,毛产量损失10~16.8%,肉减少15%以上。张掖地区约有539000多只羊患羊鼻蝇蛆病,若按此计算,每年仅毛、肉的经济损失即达200万元以上。为了给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有关的科学资料,研究易于推广的有效的驱杀方法,特进行了本调查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仔猪白痢的发病诱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简阳某国营养猪场仔猪白痢病严重流行,常年发病率达60~80%,死亡率在20~50%之间。笔者选定该场的358窝2894头仔猪进行了观察,其中发生白痢病的有302窝1952头(发病率为67.45%)。现根据其发病情况,对仔猪白痢病的发病诱因和防治方法探讨如下: (一)发病诱因 1.气候因素:据三年的观察,日温差骤然下降5℃以上、相对湿度增加10~20%以上,又遇大风大雨,本病可增加1~8倍。据对2317头次病例统计,晚上发病的1744头次,占75.27%,较白天多50.54%。  相似文献   

14.
家畜脑脊髓丝虫病是三十年代初期发现的一种寄生虫性的“腰痿病”。1935年首先在日本发现本病。1939年、1943年、1944年相继在日本各地发生大批的马脑脊髓丝虫病,患病马数共达3000多匹。与此同时,在朝鲜、斯里兰卡、缅甸、印度、锡兰及东南亚各国均有本病报道,在美国、苏联、以色列的马匹也有类似疾患。本病流行地区的绵羊、山羊亦可发生脑脊髓丝虫病。L.Z.Saunder(1959)、D.G.Lapage介绍,人也能发生此病。现已查明,此病是由于牛的腹腔丝虫的幼虫,通过媒介蚊吸取后发育成熟,再进入马体,损伤马脑脊髓实质,而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5.
(一)流行情况 据调查,本病是在1975年2月16日朱王堡乡三沟九队的马车去金昌市拉粪时发生的,翌日返回途中有一匹马发病死亡,将其马皮和一条马腿带回生产队饲养场,于7天之后,该队的8匹马、骡先后发生“拉稀”病,死亡5匹,治愈3匹,其中1匹病骡,在去朱王堡乡兽医站就医时,途径梅南九队死亡,当地群众剥皮吃肉,又引起梅南九队和八队的马、骡发病。 据该乡的新堡、汤宁、三沟、梅南、梅北和朱王堡六个大队十三个生产队的重点调查。1975年有马34匹,发病20匹;骡22头,发病12头;驴87头,发病3头;发病率分别为59%,55%和3.4%。1983年,共有马18匹,发病5匹;骡15头,发病6头;驴231头,发病73头;发病率分别为28%、40%和32%。发病牲畜以3~9岁的占绝大多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尤以2、3月份为发病高潮;并有明显的地方性,呈散发性流行,根据基层兽医和老农反映;饮涝池水与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马急性盲肠结肠炎或马出血性坏死性盲肠结肠炎,国外有叫X结肠炎的,是一种病程短、死亡率极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重剧腹泻和进展急速的进行性休克为特征。笔者将曾收治的10例盲结肠炎马的情况做了综合分析,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一)发病情况 多为突然发病且进展急速,多在3~6小时内进入休克状态。病马一般无明显的前驱症状,突然拉稀,很快出现微循环障碍指征,有些食欲锐减或废绝。多数是在住院治疗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广谱抗菌素治疗期突然发病,还有一些病马是由于过食精料、草料比例突变而引起。患马多是2~4岁、营养良好、膘肥体壮。  相似文献   

17.
我旗牧区羊绦虫蚴病十分严重,据284只羊解剖调查,多头蚴、细粒棘球蚴、细颈囊尾蚴的感染率分别达42.6%,28.5%,21%,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为全面开展绦虫蚴病的防治,我们选择阿林一合村的犬和羊进行了本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物:氢溴酸槟榔碱,由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研究所合成并提供;丙硫咪唑,系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梅花鹿“流行性”狂犬病在我国鹿群中的发病率为14~25%,病死率为100%,隐性感染率为28~70%,给养鹿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提出了新的问题。病原学研究已经确定本病由狂犬病病毒变异株所致(侯世宽,1986)。本文报道这一病毒株对动物的感染性以及发病动物排毒途径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9.
猪肾虫病不仅是我国南方各省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北方的辽宁、吉林等省也广泛流行,感染率很高。据我们两年来的调查,我省大部分地区均有本病存在。如我省东部山区10个县(市)猪肾虫平均感染率高达46.7%,很多猪场猪只100%感染肾虫病。不仅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而且因本病造成大批死亡的也屡见不鲜。目前本病已成为我省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形势一派大好。为了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积极防治猪中毒病,促进养猪业的发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于后,供参考。 一、猪中毒病的严重危害 因有毒物质引起猪中毒的一类疾病,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危害。从陕西省情况来看,猪中毒病的发生较为普遍。据48个县(区)和两个农牧场不完全统计,1970~1974年,猪因各种原因中毒4,900多头,死亡率达60·98%。各种中毒病的发生分别为:饲料中毒占64·91%;食盐中毒14·77%;农药中毒10·5%;发霉饲料中毒4·24%;毒鼠药中毒2·27%;有毒植物中毒2%;化肥中毒0·72%;药物中毒0·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