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璇  ;安虎森 《求索》2008,(5):1-4
区际资本流动是一把“双刃剑”,经常形成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在良性循环下,能促进区际经济良性互动发展,促使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加快缩小区际发展不平衡差距;然而,在恶性循环下,会使得本来资本就严重缺乏的欠发达地区资本大量流失,从而引起欠发达地区在资本流动的开放情况下比封闭情况下资本更为紧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发达地区倒吸了欠发达地区的资本,产生大量游离于生产领域的富余资本,从而加剧区际发展不平衡。本文意在分析地区资本流动风险,找出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把区际资本引向良性循环轨道,达到缩小区际差距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包含劳动力流动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章考察了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经济效应。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效应具有区域依存性特征,在存在劳动力流动约束背景下,这一特征使得货币政策扩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提高劳动力流动性有助于降低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的区域产出差距,并且可以降低产出波动和改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新民 《思想战线》2003,29(5):78-8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逐步显示出其资本化的趋势。这集中表现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广泛化,形成的多样化,使用的社会化及管理的法制化,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人力资本趋势需要加强竞争中的平等权,流动的合法权,权益的保护权,社会保障中的享受权,政治的参与权的研究,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法制意识、信用意识和社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赵儒煜  邵昱晔 《求索》2011,(2):69-71
区域经济增长与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为促进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经济增长各要素需要在各区域间自由流动,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反过来将引起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要素流动对区域差距的作用方向根本上取决于要素边际收益的递减或递增,内生集聚力的存在引发区域不均衡增长,最终形成"中心—外围"的经济格局。因此,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差距,应着力于促进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发挥先进区域扩散效应和落后区域的内生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跨省区、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成为湖北地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目前,这种流动模式对湖北发展的制约正逐步显现。国家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政策关注的重点应当从当前确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转向通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促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同时,必须改革关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彻底改变目前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吸纳、社会拒绝”的地方政策,促使“民工”变成“居民”。  相似文献   

7.
朱妍 《求索》2010,(1):42-44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探讨中,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工业产品与农业产品的运输条件和贸易制度环境都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当存在着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障碍时,这些因素将会联动作用,影响城市的发展。本文在乡村向城市的劳动力有限流动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潜能函数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工业品支出份额、工业品交易成本以及农产品交易成本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期.这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自由、有序地流动,影响、制约农村劳动力能否流动以及如何流动的关键是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建国以来,基于时代要求和发展理念的变化,国家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经历了允许农民自由流动、严格控制农民流动、引导农民就地转移、支持农民工异地流动、引导农民工市民化等诸多反复与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表现很不均衡,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城乡人力资本的差别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制约因素。但劳动力流动同样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重要途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幅度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过程。现阶段消除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各种制度因素是加快劳动力乡城流动、缓和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体制的演变及其流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起升 《前沿》2010,(12):8-1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总策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重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国家对农业采取强制积累的政策,集中使用资金来加快重工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还做出了压低农产品价格、低价分配城市福利、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就业体制也由此形成。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现阶段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还相当滞后,有些体制性与政策性障碍没有得到根本破除。尽管相当多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进入了城镇,但他们在城镇中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其令人担忧,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还难以实现真正平等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危旭芳 《岭南学刊》2007,(4):104-10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流动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户籍障碍、参保门槛高、负担重、政策不配套、体系不衔接等现实困境。应在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属地管理、分类推进、整合资源、完善保障卡制度等各方面积极探索,妥善解决流动劳动力社会保障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健 《岭南学刊》2008,(6):67-71
农业劳动力转移植根于农业与工业发展不均衡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向工业或城市转移上,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自身区域间农业发展的差异性也逐渐显露,以均质二元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国不同区域间农业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在区域农业间互补性流动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为我国解决二元经济问题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郑功成 《中国人大》2012,(10):27-27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50多年,人员出入境日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外国人中入境就业的已经是数以十万计了,外国人非法在我国就业的也数以万计,至于中国出国就业的劳动者更以百万计了。因此,强化对我国劳务输出的有序管理和进入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的规范管理,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对此,我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获得更多的收入是流动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原因.为准确了解收入状况,文章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流动劳动力的收入概况及特征,同时对影响流动劳动力的收入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流动劳动力自身的因素、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流动劳动力的收入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潘晓成 《新重庆》2006,(10):39-40,43
当前.在我国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城乡及产业之间要素的流动受到诸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户籍、居住地管理制度确定的个人身份界限.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不能享有与城市人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机来自于收入诱导而非福利诱导.区域及产业间收入差距、成本-收益、劳动力供需结构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及稳定转移的主要因素,信息不全、制度性障碍和个人品行是影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主要约束条件。基于此观点.劳动力输出地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构建以推动劳动力转移为目标的外部激励为主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万克夫  马永立 《湖湘论坛》2009,22(2):117-119
两岸两会举行台北会谈,达成四项协议,两岸区际经济法的制度框架已经隐然成形。区际协议体现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意志。也是两岸区际经济立法的主要形式。两岸区际经济法的实施,寄希望于两大法域的自愿遵守,也寄希望于两大法域的相互监督。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劳动力已从单纯的农民身份发展为拥有农民和城市工人的双重身份(本文所指农村劳动力特指进城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至今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已经形成1.3亿人的规模,他们为国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向之一是减少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对钟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依靠手工艺外出加工农产品、依靠农产品特色种养和产业化经营等多种模式,具有转移的层次不高等特点,政府决策应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我国出现了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共存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0%.老年人口增长幅度的加快,将给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参与丰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劳动经济学为视角,具体分析我国老龄化发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一性与互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文化既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的特性.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多样性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同一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我们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增强同一性或共同性,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都具有双重认同:既认同中华民族,也认同本民族.中华民族是最高层次的认同,也是最基本的认同;本民族是第二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不同民族文化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使中华各民族文化在互补中得到繁荣和发展.多样性、同一性和互补性并行不悖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