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星 《求索》2012,(7):17-19
根据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理论,本文从贸易密度与贸易结构两个角度对美国经济波动的传导过程进行研究。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波动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表现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上。但是,鉴于两国较低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传导效应将受到这一因素的限制,降低美国经济波动因规模效应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集约化、集群化、集聚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11,24(1):9-13
自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高新技术革命而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在进入新世纪后高速发展,已经把全球各个国家的生产、贸易、资本和消费连为一体,世界市场经济全面进入高端发展期。2008年7月在全球泛滥的金融危机,是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性经济波动。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3.
杨莹 《人民论坛》2013,(8):92-93
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国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在非关税壁垒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不同的经济水平,国家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有区别的绿色贸易保护标准。文章解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和特点及类型,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继而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达到周期性高点,整体形势是近十年来最好的一年。进入2001年,美国经济开始减速,日本经济又趋恶化。尽管欧盟经济较美、日稍显乐观,但欧盟最大经济实体德国经济的不景气对此蒙上阴影。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导致世界贸易需求减弱,这对于坚持改革开放、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经济来说,将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影响。为了防止和减少世界经济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采取五种必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随着外部冲击而频繁地波动,且波动幅度不断扩大。相较与欧美,我国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存在更大程度的相互影响,如贸易资本流动、旅游甚至政策等方面。东亚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递机制主要表现在贸易传递、金融传递和汇率传递三种渠道上。实证分析发现,东亚贸易竞争效应、劳动力成本因素成为强化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贸易传递的最主要环节,而东亚汇率特点下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使我国从汇率传递角度缓解经济波动,金融渠道影响则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近 50年里政治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 ,既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是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意识形态、政治领导方式、政治权力结构、社会阶层分化、国内政治局势、对外政治关系等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几种主要政治因素。本文分别对这几种政治因素的特点、其对经济的作用方式 ,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7.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幻想,有的幻想能变成现实,而有些却好梦难圆。拿发展经济来说,人们总是希望一帆风顺,欣欣向荣。可不幸的是,经济像个调皮的顽童,老是在繁荣与萧条之间荡秋千。为治愈这一怪疾,经济学家一个个呕心沥血,殚精竭虑。193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伯勒,集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之大成,出版了《繁荣与萧条》一书,对经济波动进行了全方位剖析。  相似文献   

8.
小康月报     
《小康》2009,(10):19-19
中美贸易争端为啥越闹越凶? 北京和华盛顿又开始吵架了:美国指责中国违反规定操控货币推动出口,中国则公开呼吁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现在,一场更广泛的贸易争端让中美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也许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WTO与中国公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获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的外部推动力,它将对中国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入世”意味着中国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与此同时,中国的教育也别无选择地被卷入世界教育发展大潮。公安教育(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所称公安教育主要指公安院校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一部分,毫无例外的也将受到影响。一、WTO及其GATS的有关规则对中国基本面的影响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惟一的一个世界性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组织,有“经济联合国”之称。WTO规定的开放贸易包括三个方面,即货物贸易(G…  相似文献   

10.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一)对中国与亚洲国家或地区贸易的不利影响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及其双边贸易额分别是:日本608亿美元,香港508亿美元,美国490亿美元,欧盟430亿美元,韩国241亿美元,台湾198亿美元,新加坡88亿美元,俄罗斯61亿美元,澳大利亚53亿美元,印度尼西亚45亿美元。在这十大贸易伙伴中,其中有6个位于亚洲地区。1997年,中国与包括日本、韩国、东盟9国、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为1798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55%。亚洲金…  相似文献   

11.
徐世腾 《求索》2011,(4):27-29
本文对2000~2007年美国对我国制造业反倾销调查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中国进口渗透率变量对美国制造业反倾销调查影响十分显著,美国国内造纸业及印刷业、金属加工及机械制造业、计算机及电子产品、运输设备制造、家具制造等行业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增加比较敏感。来自其他国家进口渗透率的增加也会使中国卷入美国反倾销调查之中,从而加大了中国被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此外,保护国内就业也是美国政府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而行业贸易平衡因素、以前反倾销案件对美国对华制造业反倾销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胡鞍钢 《政策》2003,(4):26-27
3月20日,美国和英国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对伊拉克大规模的军事战争。这既严重地打击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经济复苏,还对于正处于衰退中的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如同"雪上加霜",使得全球经济复苏拖延,对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产生了连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币体系、汇率变动与美国贸易逆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求索》2010,(3):20-22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不仅对美国经济影响极大,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也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美国总是妄图通过迫使他国货币相对美元升值,贬值美元的方式来减少贸易逆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弱化,单纯的通过汇率的变动是不能改变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的。美国贸易逆差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特殊储备地位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储蓄低下。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方法是提高国民储蓄率,减少政府财政赤字,进行技术创新积高产品劳动生产率以增加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4.
造成中美贸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世界学者普遍认为中美两国贸易的失衡是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美发生贸易发展失衡,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美产业结构不同,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美国经济集中在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化上,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正好适应美国国内市场需求,这就导致了中美贸易对中国出现了顺差,同时伴随着东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进出口中的优势,美国高薪企业在中国投资及美国对中国歧视性的出口政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中美贸易严重失衡。从总体上看,目前的中美贸易对两国是互惠互利的,但贸易失衡并不利于两国经济关系的长期发展,必须找到破解贸易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侯明明  李向阳 《创造》2001,(8):7-8,12
很少有学者把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这个国家某一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某些敏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问题的解决,却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论述了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提请国家有关方面注意敏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亚州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人认为他们政治上打垮了苏联模式,经济上打垮了以日本和“四小龙”为代表的亚州经济,“美国最优论”开始抬头。因此,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世界各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是减少,而是更多更广更深。   美国在推…  相似文献   

16.
重视经济波动下的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波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正在蔓延和扩张,尽管尚未达到峰值,但已经使中国经济受到明显损伤。重要的是,由于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现代型社会结构本身的相对脆弱,因而这一轮经济波动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的经贸部长在美国亚特兰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历时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简称TPP)谈判结束。TPP一旦最终实施,对国际经贸格局,以及对包括我省在内的中国对外经贸发展都将产生影响。浙江省委政研室课题组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新近公布的TPP官方概要文本,综合各方对TPP的分析判断,结合我省对外经济贸易特点,对TPP实施后可能给我省经济带来的影响作了初步判断,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同一年前有些人所作的某些预测不同,处於调整中的中国经济,在对外贸易方面不但没有缩减,反而有所增长。一九八一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比一九八○年预计可能增加百分之十。我国国家领导人已一再重申,中国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继续本着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一九八一年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友好交往和联系都有了新的发展,在许多国家举办了经济贸易展览会。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共同体、加拿大、日本、美国等都宣布给予中国普遍优惠制待遇,实行特惠关税。中国同第三世界的贸易也有较大的增长,开展了承包工程、生产技术交流,扩大了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波动特点与成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无论是从其增长方式还是从其经济结构而言,都发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变化。本文在分析此期间美国经济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引起其波动的信息技术革命因素、制度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军  王腊芳 《求索》2011,(10):34-36
针对中国钢铁产品遭受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案件增多的现状,利用1999年至2009年统计数据,本文首先详细整理了美国对华钢铁制品反倾销涉案的主要产品及其被课征反倾销税的幅度,而后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方法,测算了1999年至2009年美国对华钢铁反倾销主要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将其和美国对世界钢铁反倾销主要涉案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999年至2009年间,美国对华钢铁反倾销贸易摩擦张力较大的涉案产品,其产业内贸易指数均较小,且美方处于较大的贸易逆差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