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谢自强 《理论前沿》2002,(20):41-42
(一)核心竞争力及其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战略理论迅速发展起来,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解释企业经营奥妙的最新理念.学者们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表述不尽相同,如"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核心专长"、"核心竞争优势"等.国际管理学界最流行潘汉尔德和哈默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所以,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是高校实现创新驱动教育战略、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合理地评价"双创"教育质量是提高高校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双创"资源整合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CIPP等理论的评价模型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创"教育教学工作起着相当大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在教学质量的过程评价中应突出的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授课表达、能力培养、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的"标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战略"的目标是以技术许可赢取最大利润,企业间的"标准之争"实际上是合法的"技术壁垒"。我国企业的"标准意识"正逐渐增强,但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为应对国外标准的挑战,企业应建立标准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4.
在由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引发的这场快速、复杂和充满竞争的时代变革中,处于后发劣势的贫困山区县如何应对现在?如何把握未来?其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又怎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沐川县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构建学习型县域活动,通过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着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精神内涵的竹乡文化,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富民、翻番、升位"目标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特性、扩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培养和引进技术与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模式等方面入手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核心竞争力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向,是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而我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却是普遍缺乏的。在经济全球化、国内竞争力国际化的今天,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除政府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努力使核心竞争力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与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在对国内理论观点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确保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的有效整合力,拓宽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与经济繁荣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竞争时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对待外来员工的恶劣态度为例,该地区经济繁荣背后蕴含着企业文化危机以及与之相连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危机.学习并创建"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既是化解企业当下危机的方法,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更是企业界对创建新的中国文化作出的最好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存在于高校中的各种观念体系、制度安排、行为方式、语言符号、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特征的总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由硬核心竞争力和软核心竞争力构成的。高校软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管理能力和大学文化。培育高校软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文化导向,充分重视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学习导向,加强高校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培育;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面向市场、紧贴社会办学;必须坚持企业家导向,着力培养好高校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克敌制胜的杀手锏,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中国企业在人才、管理、科技、核心产品、熟练劳动力、产品营销等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但同时,在劳动成本、本土市场以及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构建中国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一要增加研发投入,加速技术创新;二要发挥低成本优势;三要大打文化差异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