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间婚丧嫁娶以礼祝贺本属正常,但现在“礼金”的名目却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甚至于小姨子、小舅子等结婚都要通知大家以礼相待。因为这个“人情往来”,使很多人为  相似文献   

2.
五味俱全的人情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巨变。但人际往来、交朋结友这一社会风情,却在名与利的交响乐中越来越变调。如今,名目繁多的婚礼、丧礼、生日礼、节日礼、病礼,以及孩子满月、升学、获奖、升职、乔迁、开张致喜等各种人情消费,甚使一般职工家庭苦不堪言。据垫江县城调队提供资料:1993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赠送支出210元,比上年增长27.9%,  相似文献   

3.
不堪重负的人情消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人情消费已成中国家庭的重要支出。据青海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调查显示,2003年第一季度,该省城镇居民人均赠送现金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如果再把各种形式的请客吃饭和馈赠礼品折合成人民币,平均每人人情消费支出达163元,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而来自上海的一项调查则表明,上海市2002年居民的人情消费人均为593元。如以每户3—5人计算,每个家庭支出在1779—2965元之间。2003年1—3月人均赠送支出为277.85元,其中,仅春节走亲访友户均消费支出就达1196元,比上年增长36.4%。不堪重负的人情消费越来越让人们感到无可奈何。人情消…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公共部门是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为目标的非营利机构,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以及政府主管的教育科研单位、医院、国有企业等。在实际运作中,公共部门在履行公共职能时会产生各种消费。长期以来,公共部门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等现象饱受民众非议,但却难以得到根本遏制。在这些不规范、奢侈浪费的消费行为当中,经常掺杂着公共部门之间的人情消费。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而言,公共部门是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为目标的非营利机构,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以及政府主管的教育科研单位、医院、国有  相似文献   

6.
人情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循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和规范,人情来往满足了人们社会支持和情感需求。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人情的内涵发生了些许变化,人情消费出现了泛化和异化的趋势。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并进的转型社会中,全面认识和理解人情的内涵,分析人情消费的内在逻辑,探讨人情消费的演化趋势,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规范人情消费的路径,引导合理的人情消费。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0,(3):46-46
<正>华维在1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以礼尚往来为主的人情消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中国人的传统做法。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传统做法却有些变形走样。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谁  相似文献   

8.
编辑点题:几多欢乐几多愁,人情消费却难休 话题背景:"元旦打头,小年跟紧,春节压轴",一连串的节日带给人们放松、愉悦和喜庆的气氛.人们走亲访友,参加各种聚会,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个时候总少不了各种的"意思意思".  相似文献   

9.
王春 《廉政瞭望》2012,(7):14-17
人情,是什么?中国式人情,又是什么?有人说是笔债,不要总欠着别人;有人说是张罚款单,开出去人家总会回报;还有人说,人情是润滑剂、腐蚀剂,一些官员就栽在了这上面。要不要欠,要不要还,尽管内心在挣扎,但最后还是一来二去、攀一点人情才好。  相似文献   

10.
人情无错     
笔者认识的一位厅级干部,一向洁身自好,近来却颇受烦扰。原来他在异地任职,老家的一些亲戚老表不远千里,跑到他所在城市打着他的旗号揽事觅食。事前他并不知情,知道后很是光火,狠狠批评了那些亲戚。不想,对方反倒是跳将起来,说他自私只管自己不顾念亲人。尤其令他不解的是,其他亲戚们的态度竟多也站在  相似文献   

11.
人情进化论     
叶茂 《廉政瞭望》2012,(7):23-24
让人情回归本原“来买捆大葱吧,两块钱一捆,帮帮这个人,大家来献一点爱心!”2010年7月6日,长春,一个来自外地的农民李国和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堆堆的葱和野菜。奇怪的是,李国和自己不叫卖,一名交警却在积极地向来往的行人推销。  相似文献   

12.
人情围城     
王春 《廉政瞭望》2012,(7):17-19
人情是债?2012年的3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的天空终于升起了久违的太阳。在这样的天气里,成都人一般都心情舒畅,但苏由庆却很郁闷,因为他要去一个朋友家还一个人情。  相似文献   

13.
人情无错     
水风 《廉政瞭望》2012,(7):22-22
笔者认识的一位厅级干部,一向洁身自好,近来却颇受烦扰。原来他在异地任职,老家的一些亲戚老表不远千里,跑到他所在城市打着他的旗号“揽事觅食”。事前他并不知情,知道后很是光火,狠狠批评了那些亲戚。不想,对方反倒是跳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小屋人情     
群群雀鸟衔着片片暮色飞归树林的时候,走在下班路上的孟凡莹老师的心便涌动起一丝酸涩。她想起到学生陈鼎家家访时看到的一幕:小屋杂什,盆盆罐罐,她的80多岁的姥姥瘫卧在床上搭拉下干枝一样僵黄的手指。她的60多岁的妈妈蹲在地上摘着一堆烂糊糊的小白菜。这家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的生活该有多少哀愁和渴盼哪! 孟老师又来到这间小屋,带来了所在的沈阳市经济技术学校的财会17班学生,而后又带领财会34班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15.
人情记事本     
前几天回家,见母亲正趴在桌上写着什么,凑上前,见她在一个破旧的本子上写着:今天割芝麻,隔壁李婶帮割了两垄,我给她50元她不肯要,以后要还这份情. 我惊叹:"这您也记?不就两垄芝麻吗,邻里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母亲打断我:"你怎么跟李婶一个腔调?事虽小,但情却大,我肯定要记下来.你说,我送她点儿土鸡蛋,还是买牛奶?"  相似文献   

16.
人情围城     
王春 《廉政瞭望》2012,(4):17-19
人情是债?2012年的3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的天空终于升起了久违的太阳。在这样的天气里,成都人一般都心情舒畅,但苏由庆却很郁闷,因为他要去一个朋友家还一个人情。去年苏由庆的孩子考上大学,请了这个朋友,人家送了400元的礼金,而3月10日是这个朋友的生日,请了他,他必须得去。如果不去,交情就可能就此终止。‘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送了400元,我得  相似文献   

17.
人情进化论     
王春 《廉政瞭望》2012,(4):23-24
让人情回归本原来买捆大葱吧,两块钱一捆,帮帮这个人,大家来献一点爱心!2010年7月6日,长春,一个来自外地的农民李国和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地上,面前摆放着一堆堆的葱和野菜。奇怪的是,李国和自己不叫卖,一名交警却在积极地向来往的行人推销。原来,40多岁的李国和和79岁的父亲李福祥到城里来卖葱,三轮车不小心把人  相似文献   

18.
人情中国     
《廉政瞭望》2012,(4):14
人情本无罪,中国人历来重情义。但如今,功利、贪婪、投机……这些变异变质的人情让我们对这个社会人与人的观感越加沉重与复杂。要找回社会的和谐,首先要找回人们内心的和谐,让我们体会人情,还原人情,唤醒人情。  相似文献   

19.
沉重的忘却     
前几年,某地一副镇长在接待回乡台胞时间:“听说蒋介石死了,他的儿子蒋中正现在在干什么?”此言一出,台胞愕然,在场的人颇为尴尬。对此,敝人曾以《从蒋介石与蒋中正的辈份说起》为题,对我们有些干部不学无术,素质低下发过一通议论。近读《杂文报》第582期丘帆的文章《无知还是忘却》,更令人不胜唏嘘。据丘文介绍:不久前,曾援助我国抗日,并立下汗马功劳的美国原空军飞虎队成员50余人到中国观光。原想在昔日战斗过的地方追忆历史,重温中美人民和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的战斗友谊,哪知却遇到一连串不愉快的事:接待他们的某地有关部门的领导,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相似文献   

20.
沉重的话题     
吴非 《唯实》2006,(8):125-125
近年来,有关教育的话题总是让人感到沉重。在上海参加了一次会议,回来的列车上,看会上发的新一期《教育参考》,心情却又沉重起来。从这本杂志上,能知道中国教育的一些弊端,可贵的是多数文章能作冷静而有价值的思考,寻找建设性的对策。可是,我喜欢看它,也怕看它。之所以会怕,是因为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你会觉得,它提出的问题你躲不开,人魂牵梦绕,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