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荣军  石敦国 《探索》2002,2(6):86-89
社会主义要想在21世纪获得新的发展,实现新的振兴,首先必须从理论上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正确回答当代社会实践提出的三大关系问题,即社会主义与斯科技革命、全球化浪潮、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正确解决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今后发展中的“新的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来来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更强大的推动力”这两大历史任务。唯其如此,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实现新的振兴。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中,欧洲社会主义是与其他地域社会主义彼此关联、共存互鉴的一大主体。在认识当代世界这个问题上,欧洲社会主义具有重启近代文明的意义,其现时特点与历史纠结又为展望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提供了解释关键问题的钥匙。如果将欧洲社会主义作为理解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参照系,也许可以从中得到全新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态势进行分析,介绍朝鲜、越南、古巴、老挝等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从而探析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陈先达 《党建》2013,(4):17-17
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30周年纪念日。130年过去了,马克思的思想魅力没有因时间久远而消失,它依然像世界最高处的灯塔光芒四射。特别是在当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球发展的一抹亮色,更彰显着马克思的思想光辉。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组织中外专家主题研讨了“永远的马克思”,本刊围绕“当代世界为什么仍需要马克思”这一话题,整理摘编了相关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是伟大实践的光辉结晶,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新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交织中,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作了客观的透视、理性的深思和真实的再现。通过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阐明其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中的地位;通过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及形成的理论成果,阐明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贡献;通过展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阐明坚持实践的标准,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视.新马克思主义从新的研究视角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两种社会的走向进行了阐述,主张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在探索中前进.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理论的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不能不立足于时代,面向世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发展实践是当代世界最根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活动.那么,作为一个产生于革命年代而如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处于执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如何从当代世界发展实践的高度来加强自身的建设?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及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中国模式及其发展经验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赵曜 《党史博采》2005,(5):29-3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大社会主义学,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内容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所作的系统回应,其中包括中国的社会主义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黄小华 《世纪桥》2008,(13):62-64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更具理论魅力和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14.
黄书进 《唯实》2014,(8):21-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不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而是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不是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是搞不搞改革开放的问题,而是如何改革开放的问题;不是坚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问题,而是怎样坚持党的领导的问题。这些重大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回答。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有效的实现途径,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正确回答这些重大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是继十六大之后的又一篇重要马克思主义文献,文章对《讲话》的“新提法”、“新论证”、“新要求”进行阐发,指出《讲话》对于我们全面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是继十六大之后的又一篇重要马克思主义文献,文章对<讲话>的"新提法"、"新论证"、"新要求"进行阐发,指出<讲话>对于我们全面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6日至7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和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马克思议论坛在南京举行.会议收到论文230多篇,来自党校、高校、科研院所的110多位学者与会.现将论坛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历程和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意识形态纯洁性的重视程度是众所周知的。新中国自成立起就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了捍卫和巩固这种地位.我们在过去采取过很多方式.搞过很多运动,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也犯了很多错误。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是对意识形态问题本身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如何实现其指导地位存在着错误的理解。笔者不揣浅陋,想以此文对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