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华  吴星  薛晨 《江淮法治》2008,(23):45-45
从当选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到参加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虽然时间很短,可我仍作了充分的准备,因为我作为一名农民代表,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农民的利益,我怎能懈怠?  相似文献   

2.
刘德允 《江淮法治》2009,(19):43-44
她1979毕业于原安徽农学院,参加工作30年来,始终心系“三农”,长期与农民朋友打交道,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她当选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后,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经常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为农民解难,为人民群众代言,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她兢兢业业工作,尽职尽责履职,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她就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萧县农业推广中心副主任郑玉美。  相似文献   

3.
程遵义 《江淮法治》2009,(19):47-47
“为农民找科技,把科技送农民”。3年多来,这幅醒目的标语一直悬挂在界首市西城街道办事处汪村“农家书屋”的墙壁上。“几年来,共有2100多名农民朋友从这里借阅过图书。”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汪村党支部书记郭端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李兴联 《江淮法治》2013,(17):44-45
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阜阳商厦总经理张志锋对代表工作一直高度重视,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为省人大代表深深感到肩上的担子和责任,并且一次比一次深,人大代表责任重于泰山。"张志锋一直都是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当选省人大代表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学习。采访中,他随手从桌子上拿出刚刚邮寄来的人大报刊杂志等资料说:"你看,人大代表来自不同的行业,如何行使法律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权力,如何代表人民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作为人大代表,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义不容辞。——省人大代表王如达谈起基础教育,省十届人大代表王如达再熟悉不过了,多年来,他一直在教育岗位上工作,现在就任阜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王如达也是从关注教育入手,进而关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一直致力于关注"三农"问题。每年在省人代会上,我都提出一些关于"三农"问题的议案、建议,取得了较好的办理实效。  相似文献   

7.
王忠 《江淮法治》2022,(1):22-23
作为人大代表,我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履职的重中之重,常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难处,并就此提出建议推动一些问题的解决. 2021年10月,我参加了省人大代表异地视察活动,与在滁州市的其他省人大代表一起来到芜湖、宿州视察文化发展、工业发展和法院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8.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我一直坚持把民生问题作为履职的主要内容。继去年就淮南市采煤塌陷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提出建议后,今年我又针对淮南高塘湖区的洪涝治理提出建议,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让当地农民过上安定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陈林玉 《江淮法治》2013,(13):47-47
"参加了第三期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后,让我意识到人大代表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倍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还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呼吁,促成这些问题的解决。"这是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祁门县中医院骨伤科主任沈武松的培训体会。沈武松说:"我所在的祁门县中医院以骨伤科为龙头,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服务范围辐射皖赣周边多个县市。每天在完成病区任务和手术的同时,我还接纳就诊患者20余人,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群众,于是我把与  相似文献   

10.
陈平 《江淮法治》2013,(15):44-45
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泗县富民合作社理事长杨维付一直关注在外务工农民的生活和家庭状况,他说:"我所在的泗县常年有20多万农民在外打工,如何解决家中种田难,留守孩子难监管的状况,是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杨维付说:"目前,泗县约有18万亩农田缺少劳力收种管理,我对此一直积极调研,在省人代会上和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中对此积极呼吁,希望能够解决打工农民种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身为农民代表,我一直很关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就当前农村的热点问题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我的努力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今年,我被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确定为工作联系的25名省人大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吴星 《江淮法治》2013,(11):14-15
"通过这次培训深感当选人大代表,不是什么荣誉,也不是什么光环,更多的是责任。""听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作的高水准专题讲座,与老代表亲密交流、学习请教,机会难得,收获良多。""培训之后,感觉履职思路清晰了很多,履职有了‘准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应当如何履职尽责、怎样当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臧世凯在省人大代表培训班上强调:人大代表作为人  相似文献   

13.
汪艾东 《江淮法治》2008,(21):55-55
自今年1月有幸当选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以来,我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更快地进入“新角色”。恰好在5月我接到参加“省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刘文文 《江淮法治》2009,(15):46-47
我是一名来自农业战线上的人大代表,在工作中我经常深入基层,跟农民朋友打成一片。在此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民仍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因此,作为高级兽医师,我充分利用自身技能积极帮助畜禽养殖户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作为人大代表,我则通过调研把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整理成建议、意见,及时向有关方面反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谋利益,把群众的事当成头等大事办好办实。”——省人大代表杨来根  相似文献   

16.
"用真心、下真功,把事儿做实,这样才能无愧于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吴锐"传递正能量,追逐新梦想。"这是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安徽众城集团董事长吴锐的座右铭,正是怀着这份信念,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他一直把代表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撰写内容详实  相似文献   

17.
燕传礼 《江淮法治》2013,(13):46-47
"作为一名来自县域企业界省人大代表,一直我把更多的履职精力放到关心返乡农民工创业上,为他们鼓与呼,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涡阳县皮鞋厂厂长张先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张先义认为,我省农民工队伍庞大,有多年在外地打工的经验,有一定的积蓄,也学到了相关技术,为创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在外打工吃苦受累,如果政策到位,他们多数愿意返乡创业,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每月大事     
《江淮法治》2009,(15):4-4
农民代表专题培训班在舒城举办 7月21日至22日,省人大常委会在舒城县举办省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组织职业类型为农民的省人大代表,共同学习中央关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决定、涉农的重要法律法规,了解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学习履行代表职责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省人大代表马永业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多年与病人打交道的经历使他心系民生,尤其是不少农民因经济困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更令他痛心不已。当选省十届人大代表后,对此提出议案,促成这一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成为他  相似文献   

20.
吴星 《江淮法治》2012,(21):49-49
省十一届人大代表、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学章一直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大多数规模小、形式散、资金短缺、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带动能力弱,亟待强筋壮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