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依族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只有语言,没有一个与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历代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经验无法记录下来;许多丰富多彩,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长期是口耳流传,必然发生变异或失传。 党为了使我们布依族人民摆脱没有文字的痛苦,尽快地发展民族文化,提高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经济,跻于先进民族,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帮助我们创制了布依文,这是布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一九五七年在龙里县羊场区藕寨、贵阳市花溪区大寨进行布依文的试验教学,接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专区先后建立了民族语文学校,培训布依文师资,一九五八年在布依族地区有的已用布依文进行扫盲,正当布依文向深度和广度蓬勃发展的时候,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于一九五九年被迫停止推行,布依族人民深为惋惜。  相似文献   

2.
“布依”是Bux qyaix的汉字译音(本文中的拼音文字系布依文)。用此汉字音译作为本民族的民族名称是1953年8月贵州省布依族代表会议决定的。 笔者参加了主办这次代表会议筹备工作和会议全过程。并起草了有关文件,对布依族民族名称的议定和有关情况有所了解。30多年来,关于布依族族称出现在书面或口头上的形式,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现将个人的认识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以来,贵州省有关各级领导把贯彻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当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五十年代创制的苗文(四种)、布依文、侗文于81年冬恢复试验推行,在试验推行取得一定成效后,经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委干82年5月召开了“全省民族语文工作会议”,会议认为:民族文字深受本民族群众的欢迎,必须采取积极稳进的方针,扎扎实实地继续推行。会议结束后,为了适应继续试验推行和扩大推行的需要,省民委组织专业人员集中在贵阳,编写了苗文(湘  相似文献   

4.
1980年元月,在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对1957年创造的布依文方案进行认真讨论,认为“布、壮文字联盟”,不完全符合布依族语言实际,文字符号不完全是拉丁字母。会议明确:“在制定文字的五条经验问题上,有些是不成熟的,实践证明也是行  相似文献   

5.
黔南州现有十二个县(市),总人口为二百九十九万六千多人,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点一,其中布依族为九十二万七千多人,苗族为三十二万八千多人,水族为二十一万多人。水族有古老文字,称为“水书”,又称“反书”,目前尚未考虑试点推行,仅做整理研究工作。我们正在试点推行的是全州两个主体民族的文字,即布依文和苗文。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布依语没有方言的差别,只有土语的区分。全民族的语言现在共有三个土语。布依文方案(修订案)是以布依语第一土语(又称为黔南土语)为基础,以规范的望谟县复兴镇布依话的语音为标准音。罗甸布依话和布依文修订方案的标准音同属一个土语。 罗甸、望谟两县毗邻,地处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交界地方,也处于这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应邀参加了贵阳市布依族古籍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译工作。由我执笔现已成书或完稿即将出版的有《黔中布依族礼俗歌·牛经书》、《布依族酒歌》、《布依族古歌》,共2.7万余行,约130多万字。 布依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记录自己语言的文字。现行的布依文是五十年代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布依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拼音新文字。由于各种原因,布依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民族发展和斗争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一个民族有了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就有可能消灭文盲,发展文化,就有可能从先进民族方面吸收有益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文化,从而,繁荣经济,提高民族素质。布依文的实用性也就在于此。 布依族在贵州现有人口二百一十多万(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数),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次是安顺地区、贵阳市郊区和六盘水市等共三  相似文献   

9.
一、富饶的贫困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六马区,位于该县的最南端,全区总面积628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县总面积1709平方公里的36.3%;在全区48000多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3%,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布依族人口占85.36%,苗族占12.6%,基本上是一个布依族苗族聚居区。此外,还有仡佬、壮,黎、回、彝、侗、汉等九个民族。他们分居在全区十个乡、七十个村、三百  相似文献   

10.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在布依族聚居区建立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南布依  相似文献   

11.
莫俊卿同志发表在《贵州民族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扁担山布依族的“戴假壳”风俗》一文,布依族同志有不同看法,反映是很强烈的。为什么会引起这样的社会反响呢?笔者从小在扁担山土生土长,就我的直观认为:莫俊卿同志的主要缺点错误是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忽略了党的民族政策,致使在一些论述中,伤害了民族感情,挫伤了民族自尊心。  相似文献   

12.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就有七百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廿六点零一。其中:苗族二百八十五万多;布依族二百一十万多;苗族八十四万多;彝族五十六万多,他们不但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还有自己的文字。我省正在实验推行的七种文字(苗文四种、布依、侗、彝文各一种)可分为两种类型。 苗文、布依文、侗文是中央五十年代为我省少数民族创造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人民过去没有统一的称谓。解放前曾被称为“夷族”、“土家”等。1953年,在我省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布依族代表提出:“仲家”、“夷族”、“水户”等是解放前统治阶级歧视布依族人民的称呼,要求人民政府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统一改用能代表本民族意愿的固有的民族名称。布依族代表们的这个要求,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协商解决布依族的统一称谓问题,贵州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8月24日邀请全省的布依族代表在省民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凡是用本民族的语言称自己的民族为“布依”(译音)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之一,其在秦汉以前自称“濮越”或“濮夷”,东汉六朝称“僚”,唐宋称“蕃蛮”,元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称“八蕃”、“仲家”、“侬家”、“布笼”、“笼人”、“土人”、“夷族”等。1953年,在征求本民族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命名为布依族。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现有人口254万(据1990年普查统计数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贵阳市郊区。其余,散居于贵州各地及邻省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 布依族的族称是根据这个民族多数人的自称“布依”定名。按布依语,“布”是人们共同体的意思,也包含“民族”的意思。“依”即“夷”,“布依”意即夷族,源出“南夷”。 布依族旧称“仲家”,这是从另一部分布依族自称“仲布”的汉译得名。“仲家”族称见载史乘始于《元史》。鉴于民国年间个别方志对“仲家”释名含侮蔑之义,引起部分地区布依族群众对“仲家”族称反感,该族称现已废止不用。  相似文献   

16.
扶贫扶在点子上,帮困帮到贫困村,攻坚攻至要害处,办事办在实字中——这是西畴县民委为发展民族经济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来,为了加快贫困乡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畴县民委的同志们长年累月爬山涉水,走村串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受到群众的广泛赞扬。他们在奏响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的同时,也总结出了一条条值得借鉴的经验。立足山区抓好扶贫工作西畴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典型的岩溶山区特困县。全县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壮、苗、瑶、彝、蒙古等6种少数民族,总人…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简史》审稿会一九八○年十二月八日至十八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和我省的贵阳、黔南、兴义、安顺等地区的代表。其中包括中央民族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委、贵州民族学院、黔南州委、州革委、州民委及有关县(市)的布依族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汉、苗、侗、水、回等民族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共五十二人。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民族文字试点推行情况一、基本情况第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以后,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满足我省苗族、布依族、侗族人民要求学习民族文字的愿望,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年底,配备了民族语文工作干部,拨了恢复民族文字推行的业务经费,指定省民委负责这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底,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开完不久,在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155”扶贫攻坚工程启动实施将近一年之际,省民委格桑顿珠主任、马泽副主任特意率民委调研帮扶工作组,再返苦聪山寨,调查指导“155”扶贫攻坚工程实施的进展情况。望着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新村舍和一层层新开的梯田,见到拉祜族群众种植“两杂”后第一次丰收的粮食,再掬一捧刚引进村的自来水,调研组的同志别有一份甘甜荡漾心头,禁不住被拉祜族同胞热火朝天苦干脱贫的景象深深感动。一金平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多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传统节日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面临传承与发展困境.规划建设布依族文化生态重点保护区、加强节日文化非遗传承人保护与培养、多层级常态化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多形式记录与保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成为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