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和蔼可亲的容貌至今历历在目,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萦绕耳边。小平同志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富有启迪意义. 那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经过十年动乱后的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2.
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小平同志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亲切,富有启迪意义。那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经过十年动乱,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为了进一步确定党的大政方针和国家的前进步伐,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视察,不辞劳苦,调查研究。我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期间,他…  相似文献   

3.
今天,能与大家坐在一起,深切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作为曾在深圳特区工作过的亲历者,能够有幸亲耳聆听伟人教诲,对我来说弥足珍贵、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4.
1980年至1983年,作为一名保健医生,我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随邓小平同志视察1981年8月8日,我随小平同志前往新疆,10日到达乌鲁木齐。小平同志一下火车就对前来迎接的自治区领导说:“我这次偕王震、王任重同志是借假期来新疆的,不要宣传,一切从简,切不可兴师动众。”接着又说:“明天就到石河子垦区看看。”小平同志说是到新疆来“休假”,其实是来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1975年撤销编制,以农垦局取代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之际,使我更加怀念建国后担任了27年总理的伟人周恩来。特别是35年前的一天,有幸聆听了他老人家的教诲,目睹了他老人家的风采,使我深受教育,终生难忘。 一 那是1961年春,我国国民经济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中央领导同志十分关心农村政策、农业生产和农民  相似文献   

6.
罗元生 《湘潮》2004,(4):25-30
小平同志是值得世人永远敬仰和缅怀的一代伟人。在他临终前的日子里,他的豁达乐观,顽强自信,给身边的医护人员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小平对医护人员风趣地说:“你看我是不是特别听话”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为他所挚爱的祖国和人民操尽了心;加之他坎坷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韶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是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我能有幸在这里兼任过一段公社党委书记,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却在我人生的历程上留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那是在1965年,省委决定我担任湘潭地委副书记兼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接受这个任命时,我激动得无法成眠。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毛主席在  相似文献   

8.
正尊敬的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人。他在中国人民心中和国际社会有着崇高的威望。他为我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建立的历史功勋是伟大的、不朽的,树立的伟人风范是崇高的、不可磨灭的。在我们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主要是回顾周恩来同志在中国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对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开创、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陈独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陈独秀都是中国革命的伟人。如果从1918年第一次见面算起,俩人之间有着20余年的交往,其思想主张先近后远,私人关系前亲后疏。本文试图以师生、同志、我友为题,作为俩人关系的基本特点,重点阐述俩人在中国革命理论上的长短得失。一、师生之间陈独秀长毛泽东14岁。毛泽东说:“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近代救亡图存的大潮,把两代人推到了一起。第一,新文化运动:毛泽东说,陈独秀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壮心暮年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生前有一句话令我们难忘:“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有幸在他老人家身边当保健医生,伟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至今历历在目。那是1980年8月15日上午,解放军总医院领导和保健办公室负责同志找我谈话,决定派我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做专职医疗保健工作,并说次日就把我送过去。听到组织的这个决定,我又惊又喜,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深恐力不从心。领导看透了我的心思,鼓励我说:“放开胆量,试试看。”●我给小平同志当保健医生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了。让我惊奇的是,尽管他年事已高,又历经坎坷,但仍精力充沛、红光满面。身体非常健康。小平同志从不吃补品,唯一算作“补品”的,是每天吃几丸大粒维生素。我在他身边工作三年,竟从没见他患过感冒,也很少见他吃药。记得最清楚的“病”,是他的血脂一度偏高。我们让他服草决明汁治疗,草决明汁又苦又涩,小平同  相似文献   

11.
难忘小平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7年多来,他的音容笑貌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小平同志逝世前后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 1997年2月19日,小平同志在北京病逝。在中国,继毛泽东主席之后,小平同志是世界公认的又一位伟人。他的去世,在世界各国产生巨大反响,许多国家领导人纷纷来电表示哀悼,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与许多人一样,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位伟人非同寻常的一生,想到他不同凡响的著述,想到他为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当然,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他说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应该说,做人民的儿子,是邓小平同志一生始终不渝的真情.  相似文献   

13.
李灏 《党的文献》2002,(2):25-29
1992年年初,已88岁高龄的小平同志再次踏上深圳的土地.我作为市委书记,全程陪同小平同志,有幸亲聆小平同志的谆谆教诲.这次小平同志到深圳,既展示了一个伟人高瞻远瞩、胸有成竹的韬略,又体现了一个长者对我们的关怀.陪同小平同志考察虽然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受到的教诲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4.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一年。缅怀伟人的风范,铭记伟人的贡献,最好的纪念就是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最珍贵的遗产 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特别是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江泽民同志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一评价,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23,(12):9-14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作为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厚的宝贵遗产,涉及治党治国治军方方面面,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一名专业技术少将,2005年退休后还一直做着科研工作,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做科研工作40多年,国家给我的荣誉很多,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1994年作为英模代表参加国庆观礼。当时,我们研究所在新疆罗布泊做科研项目。9月中旬,我接到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通知。9月25日,我乘飞机抵达北京。国防科工委组织部的同志安排我住在总政治部西直门招待所,邻近房间住的是老作家高玉宝、电影导演谢铁骊  相似文献   

17.
1964年,周总理出国访问归来,途经成都,听说我在这里工作,遂派车把我接到他的住所.他老人家亲切地接见了我,勉励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革命到底.并把我向在坐的李井泉同志作了介绍.邓颖超同志也亲切的询问我当年的伤情,十分关心我的生活.总理还留我吃晚饭,看电影.这次难忘的接见,又把我带回了历史上一次难忘的历险.  相似文献   

18.
正难忘的1976.09.09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开国领袖,我的爷爷毛泽东与世长辞。我的父亲毛岸青和母亲邵华在家中设立灵堂,父母当时紧紧牵着我的小手,在爷爷的遗像前宣誓,告诉我要继承爷爷遗志,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那时,我刚刚6岁半。屈指算来,不觉40年的岁月过去了,我也从孩提跨入不惑之年,但我依然能够记得当年的情景,并在经历了岁月流年的沧桑后,更加理解父母当时悲痛的心情。  相似文献   

19.
韩耀先 《党史纵横》2015,(2):17-19,22
李长春同志回忆录《辽沈大地改革潮》出版面世了,喜读该书我思绪万千,难以平静。当年改革的往事,尤其是李长春同志作为沈阳市长,敢为天下先,史无前例地推出企业破产试验的一幅幅历史画面又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亲身参与全国首个"企业破产法"起草、出台的那些日子,我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日是中国与叙利亚建交50周年纪念日。在担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期间,我经历和见证了两国关系中许多重大事件。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旅职期间,我有幸亲历了胡锦涛同志对叙利亚的正式友好访问。2001年的元旦钟声显得非同寻常,它送走了二十世纪,迎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