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闯关东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清正朝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屡颁严令禁汉人出关,但屡禁不止,流民“担担提篮,或东出榆关(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不顾身家性命,多方冒险“闯关”。  相似文献   

2.
流民问题是普遍的历史存在,也是困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民定,天下安”。一旦农民失去物质生产资料而被抛出正常的生活轨道成为无所依归的流民,就会对社会形成爆发性冲击波,引发社会震荡,甚至成为王朝更迭的主导力量。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漠视对流民的控制问题。穿越时空隧道,聚焦历史上流民问题的控制模式,或许能捕捉到较有价值的信息、经验或者是教训。施控“三部曲”流民,从理论上讲,是社会控制的对象;统治者是社会控制的主体,它通过控制指令对流民实施控制。控制目标不外乎“三部曲”:控制流民的生成、控制流…  相似文献   

3.
一、几个争论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农村公社,是否与古代东方国家的农村公社同一类型?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郭沫若先生说:“中国最早是存在过公社土地所有制的,这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土地制度,土地完全由本族人自耕。但后来它就起了变化。一种是夺取异族之田,将原有耕作者降为奴隶;本族自耕者,在有了奴隶可供榨取之后,也会采取奴隶耕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因之就转化成为贵族土地国有制”①。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村公社,就不似古代东方国家,“还有以土地共有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的形态;并且在中国这也是原始的形态”②。长期存在于奴隶社会中。因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流民问题。然汉武帝在统治前期,采取了强化户籍制度、制定有关流民的法律、赈济安抚流民、移置贫民、控制物价等社会控制方式;后期积极发展生产。这些手段基本上使流民问题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近代中国社会开始从古老的东方农业社会向现代的西方工商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期间,中国自然经济被迫解体与改组,一部分原来的劳动者由此沦为流民。近代秘密社会提倡忠义和互济,对于衣食无着的游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动荡社会造就的大量失业人口和清政府历年裁撤的兵勇,成为近代中国秘密结社的社会根源。秘密结社在破坏清王朝的同时,也破坏着革命阵营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6.
调解制度贯穿于中国古代法制的始终,是中国传统法制文化中极有韵味的组成部分,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调解是中国古代法制"最显著的特征"。古代调解制度运用的范围主要是民事纠纷以及轻微的刑事案件。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制思想的角度探析中国古代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式以及存续原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若要廓清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之问题,对古代中国法律解释的研究不可或缺。探究中国古代刑法解释之四维,从解释主体看,其具有官方性与非职业性;从解释对象看,中国古代刑法渊源多样;从解释功能看,其"一准乎礼"采实用主义;从解释场景看,其系属事前解释与具体解释。  相似文献   

8.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孙扬田宋云高(一)中华民族是起源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多元一体结构。本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充分证明中国这片大陆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早在远古的旧石器时代,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就生息着各具特色的不同人类。新石器时代,原始社...  相似文献   

10.
中文 《中国减灾》2008,(8):29-29
自古以来.我国涌现了许多民间慈善家。他们以个人名义进行慈善义举,或是大商人.或是地方官员.以自家的资财资助贫困和孤病之人.  相似文献   

11.
青铜是以铜为主的合金的一种。古代青铜器主要是铜与锡的合金,此外还有铜与铅的合金等。青铜在古代原来的颜色大多是金黄色的,但是经过长期腐蚀,表面往往生成一层青绿色锈,所以  相似文献   

12.
吴心 《黄埔》2009,(3):56-5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其创立者释迦牟尼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人,百年后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体育活动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体育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日,邮电部发行(中国古代体育)特种邮票一套,共四枚。图一:弓箭,始于石器时代,曾经是人们狩猎和防身的工具。面值八分。图二:围棋,始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和战术有  相似文献   

14.
一、再论少数民族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一年前我曾撰文探讨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见拙作《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第一部分,刊于《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文章刊出后,读者对此褒贬不一。掩卷沉思,深感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历来认为,已经发展起来的民族或部族的下一步历程是:(一)、这一民族或部族首领或其继承者继续努力发展生产力,与其他民族或部族友好往来,平等互助,在维护  相似文献   

15.
~~分散和地方割据,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节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法律的推行,防止由于官吏的擅权谋私、违法失职而加剧与广大人民的矛盾,维护符合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法律秩序。这不但对君主的集权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国家统一,改善吏治,保障社会安定起了积极的作用,因而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历二千余年之久而不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作为一种封建的监察制度,其形成、发展基本上与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历史过程相适应,或者说是基本上同步发展。在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16.
父权在中西方法律史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古代中西方的法律中均有对父权的保护和支持,但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有一定的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古代中西方父权的不同演变是由客观的生产力、自然环境因素及主观的思想和观念传统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管子作为一个法家,在实行法治方面是很强硬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他同时也极其重视德治。在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中,有以德治手段相配合的内容。法方面的赏,要有道德方面的赞扬相配合;法方面的惩治诛罚,要有道德舆论方面的批判诋毁相配合。儒家讲治国,坚持以德为本。实行德治,也就是要以民为本,得民众之心。治国有常道,而利民为本。不论是法家还是儒家,都有德治的思想。认真地向历史学习,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会更有利于人民政权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作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来观照。  相似文献   

19.
1、“文气说”:文学生命论中国古代文论很强调文学作品如同有机生命体,应当充满健旺的生命力。所谓“文以气为主”、“诗文者,生气也”,倡导的就是这种生命力。中国古代的“文气”说,导源于哲学的“元气”论。元气论认为,气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它是自动的,它起初是混一的,后来分化为阴阳,再后来分化为天地男女、四时五行(这一环节,各家描述稍异),再后来化生万物;人禀“精气”而生,  相似文献   

20.
吴心 《黄埔》2007,(2):54-55
我国历史上藏书系统分为三类:国家藏书,俗称官藏;私人藏书,亦称私藏;书院藏书,即私办公助的藏书机构。历史上所称的藏书家,是指私人藏书者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