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回族的节日同样是中华民族的节日,回族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准确定位,关系到一个节日的生命力、影响力、美誉度。深入研究壮族"三月三"的定位问题,抓住这个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本质特征,准确地反映壮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使之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比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杜丹 《党建》2009,(12):36-37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7年以来,黑龙江省文明办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以此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地域归宿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日化,是高校创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要机遇。高校引导学生了解、认同、过好传统节日,可在节日的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交融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假日化,是高校创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要机遇。高校引导学生了解、认同、过好传统节日,可在节日的文化性、教育性、时代性、交融性、参与性与体验性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每个节日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而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下,中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在困境中,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笔者认为节日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让节日在消费中实现节日与消费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边叶宏 《唯实》2009,(8):65-68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本真写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多元文化这一新的生存境遇中,由于传统节日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发生变化、西方社会文化霸权的强势推行,传统节日文化呈现出话语权逐渐减弱的异态走向。因此,在节日法定之后要创生节日文化的内在合法性、时代张力、民族个性、世界品格,以此重建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国的话语权威,使其得以有效地传承。  相似文献   

8.
正"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光阴荏苒,我们历经了一个又一个端午节。新时代的端午节,具有新的特殊意义和深刻内涵,本文对新时代如何"学传统、思善贤、爱祖国"进行了深入思考。一、怎样理解"我们的节日"及端午节(一)关于"我们的节日""我们的节日",是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自己的节日,是以中国本土历法即农历(阴历)纪元论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国人的血脉,  相似文献   

9.
节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传统民俗节日与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存在重洋节日宣传、轻传统节日宣传,重经济、轻节日文化内涵的问题,说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珍惜不够。为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全民重视传统节日,从而更好地对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道,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标志之一,蕴含着国人的民族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性、民族精神等文化内涵,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融合的文化纽带,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深入分析传统节日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倡导和参与。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5,(7)
近年来"洋节热"和"传统节日冷"现象引起了学界和普通民众层面的重视和广泛讨论,结论不一。这实则是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双重作用下的文化自觉的表现。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内在功能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作用于人影响一国发展。可以以传统节日为落脚点,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形式方法、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达到在世界文化交融中保持中国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重点,坚持"三个突出",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已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成为全市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大餐。突出结合融入,让"我们的节日"更具影响力一是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将"我们的节日"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载体,让核心价值观在耳濡目染中走进群众日常生活。节日  相似文献   

15.
梁衡 《新湘评论》2012,(2):9-10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先清明,再端阳,过完中秋又重阳……一个接一个传统节日在斗转星移中渐次走来。它们是历史,是文化,更是我们内心不变的血脉情怀,其中包涵的文化底蕴需要人们细细地品味和传承。 我们的祖先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  相似文献   

16.
梁衡 《学习导报》2012,(2):9-10
春去秋来,寒暑易节。先清明,再端阳,过完中秋又重阳……一个接一个传统节日在斗转星移中渐次走来。它们是历史,是文化,更是我们内心不变的血脉情怀,其中包涵的文化底蕴需要人们细细地品味和传承。 我们的祖先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  相似文献   

17.
读了《学习月刊》第3期《情人节对中国文化的撞击》一文,很有同感。同时,我想到传统节日放假确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问题。在中国香港和澳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和春节一起被列为法定假日,而内地仅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被列为法定假日。很多人都认为把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可以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清明节上坟扫墓乃人之常情。但因为清明节很少在双休日,许多上班族请假返乡祭扫很不方便。民俗学家呼吁政府应该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可调整双休日,在清明节前后放三天假,让人们…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节日     
正过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了千百年的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是件大事。回家过年,是一种牵挂,是一种文化。杀年猪、包饺子、打糍粑、放鞭炮、舞龙舞狮、赶庙会,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这些共同的民俗文化,都深深地融入了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家园。然而,每当人们奔忙着、兴奋着、期待着回家过年的时候,却有不少人发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  相似文献   

19.
涉民新政     
<正>我省职工福利标准发布,每人每年总额不超过1000元近日,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省总工会下发《关于〈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明确全省各级基层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逢年过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每个会员全年所有节日慰问品合计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是兴仁等地苗族同胞的民族传统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吃新节"的延续,现已发展为以苗族为主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活动。"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有苗族村寨节日的祭祀仪式,有苗族精湛的传统工艺、剌绣、包绣、编织、银饰、蜡染等表演,有服饰、银饰、头饰、裙、背带、童帽等展示,有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丰富的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有篝火晚会……"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彰显了原生态各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