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在这条道路上能走得稳、走得好?关键是中国道路立足于中国的独特国情。独特国情不仅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还包含着我们独特的文明、独特的历史、独特的奋斗,这些都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中国道路。在道路问题上,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不能指望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高度强调了道路的至关重要性,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并指出,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我们只能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这就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也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坚定道路自信,又要增强道路自觉。  相似文献   

3.
《湘潮》1990,(2)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从100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今天,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进一步从根本上搞清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走不通,真正懂得50年代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昂首前进。资本主义的梦想在中国破灭的原因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从1840年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厄  相似文献   

4.
侯长安 《红旗文稿》2012,(23):26-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保持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自信与自觉,推  相似文献   

5.
陈晋 《学习导报》2012,(24):12-13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以来,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的认识,根据实践的发展,逐步丰富和深化。历次全国党代会报告,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标题和主题,对中国道路的认识,都有标志性的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突出地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而且在如何概括、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这个问题上,作出了迄今为止最系统、最为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主持人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书,论述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和前景,正是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以及其他一些著作中所论述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引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我们正走在旨在民族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中国人民只有真正明白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为什么必须走这样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决定了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基本矛盾,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摸着石头过河",符合我国国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要求,体现着和彰显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是文化自信?为什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相连、相生、相容?其实,文化的思考就是对人的价值的探索、探源、探视,我的思考是一切学问皆是"人问"和"问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横向坐标东临大海,西及颠峦,北达极寒,南至酷暑,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园,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农业文明,辉煌时富甲天下。遗留给我们在座子孙有无数典籍、文明浩荡和引为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它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条道路,以及我们以怎样的原则来坚持这条道路,这些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让我们沿着党的《决定》的思路与逻辑,对其作一个初步的解读。一、中国的法治道路是一条崭新的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文昭 《学习论坛》2010,26(3):1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性质是社会主义,国情基础赋予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各个领域或方面的具体道路构成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独立探索的结果,走自己的路是其精髓。这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09,(7):38-39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还是让历史来作出回答。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2.
正道路是根本,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民族的兴亡,关乎人民的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是没有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贯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条红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四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自信,并不是心理上的自负与浮夸,而是因为这条道路是复兴中华文明的正确道路,同时体现着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自觉担当。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缘政治;中原地区发达的农业文明及其辐射与凝聚效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及其认同效应;社会财富的持续积累及其传承;人口流动的传统及其社会活力;巨大的学习与创新转化能力;包容和谐、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4.
编者: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这是我们对中国道路的自信。为何有这样的道路自信?三位专家分别从“文明”“国情”“特色”视角看中国道路,得出了结论:我们的道路自信是一种客观和清醒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党的文献》2012,(4):23-36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国道路的。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选择”,讲我们党的成立和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中国道路的开端;“奠基”,讲毛泽东思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奠定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讲邓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讲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党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发展”,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通过这五个部分,希望把我们正在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发展关系讲清楚,把这条道路的内涵和实质讲清楚,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的道理讲清楚,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党员干部之友》2020,(4):18-20
"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当代中国,正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这条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带领人民走出来、干出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一条走得对、行得通的强国之路。面向未来,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坚定道路自信。对于军队来讲,就是要认准中国道路、走对中国道路、护好中国道路。在纵观横比、自省自悟中认准中国道路,做到坚信不疑、由衷拥护。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来自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阮博 《党建》2021,(11):31-32
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既关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之命运,也关乎中国共产党之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需要进行全方位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     
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认真、艰难和曲折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总结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贡献,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