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后,中国的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建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除了行政问责制度自身的缺点以外,行政问责文化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建立与运作的主要问题。从政府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单一化、"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责任意识偏差大、缺乏道德自律的理念和行为规则。从公民和社会角度看,主要表现为理性参与意识不强。从公民与政府官员共同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公共精神匮乏、法治观念薄弱。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历史与传统的遗产、法律与制度的缺失、利益的冲突、信任的危机、价值的失范等。有效解决当前中国行政问责文化问题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改造传统遗产、完善法律制度、创建分配正义、提升政府信用、重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的模式与建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回顾前五次的政府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服务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但却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大部制"改革意在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服务理念远未真正形成;政府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公民参与制度不完善,公民自觉参与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存在制度短缺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不足。在加快中国特色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必须抓好以下工作要件,即:树立现代政府治理理念,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责任感;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化;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行政责任制,以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广泛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70年刑事程序法治进程经历了孕育时期、曲折时期、初步发展和逐步完善四个阶段。新时期刑事程序法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形成程序性制裁理论、合作式诉讼模式的两种本土形态、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新型配置以及司法权运行的"中国模式"等理论成果。我国刑事程序法治的未来发展应以权利保障和权力约束为主流价值取向,以程序正义为标准、以审判中心主义为理念进行制度设计,并以三个维度的横向融合为其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价值理念缺失,认识存在偏差;评估路径狭窄,自我评估为主;指标设置单一,侧重经济评估;制度建设滞后,缺乏统一规范。究其原因包括:观念障碍、技术障碍、管理障碍和环境障碍。因此,破解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的对策:一要确立人民满意、促进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二要拓宽评估路径,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三要优化评估指标,界定政府评估标准;四要重视结果运用,确保政府评估实效;五要加快立法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有利于优化政府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强化决策者责任意识,遏制权力滥用;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从目前相关实践来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的贯彻实施面临重大决策范围不明确、重大决策程序不具体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三大困局。只有通过明确重大决策的范围、细化重大决策程序、完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突破困局,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政府绩效评价的内生性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绩效评价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认为影响政府绩效评价的内生性障碍主要有政府组织的自利性、功能取向上的非民主性、制度结构的非市场化 ,这些因素为科学评价政府绩效带来了巨大困难 ,影响了政府绩效评价的制度基础 ,制约了政府绩效的评价体系建设和政府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以及功能的实现。解决办法是 :加快政府转型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强化公民参与 ,建立以公民评价为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和广泛的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7.
实现正义:中共执政的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俊武  肖纯柏 《理论探讨》2008,3(2):123-126
中共执政的历史经验表明,实现正义是中共执政的价值取向和核心追求.中共执政的这种正义性在现阶段主要体现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符合正义的要求,发展民主、完善国家制度,整合社会.未来中共执政应主要从执政方略、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等关键环节着手,以保证分配正义、制度正义、社会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2)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必需,目前我国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障碍在于政府对公民知情权的认识不足、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比较狭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法律的缺失,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救济的实效性不强。为此,我们要培养维护公民知情权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救济制度,以及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在信息公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是为公民提供高效服务的政府.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构成了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实践这一理念必须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多中心体制供给公共产品,以广泛的公众参与运作公共权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弘扬公共精神,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助推公共领域,构成了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行为方式.民主秩序、法定程序、公民意志的有机结合,通过政策网络治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形成了建构服务型政府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今天,如何进一步制约与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话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在于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提高行政效率。但现阶段,我国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表现为:价值定位的缺陷、程序正义的缺失、过错行为过于细分和法制统一的缺失。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应做到:程序立法规定完善、科学标准体系建立、公开公正的具体制度、简易行政法庭的设立和立法体制体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公共精神与政府执行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春福 《理论探讨》2007,2(1):107-110
政府的执行力是保证政令畅通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影响政府的合法性。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仅仅从执行工具上作文章是不能奏效的。执行者的价值取向是影响执行力的关键性因素。公共精神缺失从根本上弱化了政府的执行力,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必须大力弘扬公共精神,使政府的行为真正以公平正义为宗旨,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公共责任为依托,以公民参与为支撑。公民社会的发育、公共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公共精神缺失问题,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一定历史的传统、民族文化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左右其价值选择。资本主义社会的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至上的法律文化观念推动了以体现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为价值取向的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而近年来,英美国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加以重大限制,则是立法者对其价值取向加以调整的结果。在受传统法律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中国,沉默权制度被列入立法议程尚需假以时日。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有效性困境的破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9,(3):18-22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既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也是社会发展和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变迁的必然结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实践存在参与深度和广度有限、评估结果准确性欠佳、评估结果落实不力等参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其困境的破解需从培育积极公民资格、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注重解决差异性问题、完善评估制度建设和优化评估过程设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政府的社会治理及创新实践应遵循行政法治理念,行政法治的发展也必须积极回应社会治理创新的需求,为之提供相应的理念和制度保障。当前,政府社会治理在观念、主体、手段、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存在一些与行政法治不相适应的问题。破解之道在于加强行政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强化相关理论的适应性,体现社会治理观念的创新;修正"行政主体"理论,重塑"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反映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完善行政程序制度,构建参与式行政模式,搭建社会治理公众监督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应急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监督体系,保证社会纠纷化解机制的良性运作与衔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特色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基层一线干部的培养链是社会基础强化的必然选择,是基层干部执行力增强的现实需要,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目前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链构建存在思想、体制、政策和现实四个方面问题。构建完善的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链,需要明确价值取向,强化民本位思想,建立新型的行政组织文化;在任职形式、运行频率等方面规范运行程序;优化制度环境,加快党务、政务公开进程,完善公务员管理分类制度;积极建设节约型政府,鼓励基层民众参与社会治理;强化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的基层导向,进而提高培养链的运行功效。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了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创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重塑以与其相耦合。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在宏观层次必须注重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在中观层次必须凸显公民至上、服务为本;在微观层次必须突出精于善治、效率为本;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定位是一个逻辑同构、协同进化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制度的构建——基于闵行经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5,(4):52-56
现代政策评估的重要特点是制度化运作,政策评估制度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提出并实施政策评估制度,建立了较完善的政策评估工作制度与较健全的评估组织,形成了较完善的政策评估程序规范,采纳了较科学的公共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政府评估制度的实施既促进了政策方案优化、政策学习与变迁,提高了政策质量,逐渐显现出多重积极效果,也拓宽了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渠道,搭建了多元主体进行协商的制度平台,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实践中的统一。基于闵行经验的思考,我国政策评估制度全面构建需注意的问题是:着力推动中期评估或后评估,强化政策评估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刚性,加强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尽快将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政策评估列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18.
人为设计的行政程序具有双面效能:既可以被设计成能引致结果正义的实现,也可以被设计为阻碍结果正义的实现。决定行政程序效能选择的是其基础理念。行政程序只有被建构在控权、法治、人权理念的基石之上,人定的行政程序制度才可能实现结果的正义。将抽象的基础理念转化为现实中结果正义的渠道是:行政程序的实施标准制度。作为细节性和终端性的制度,行政程序实施标准的确定化、可操作化,为结果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9.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当代践行民主法治国家的理性选择。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宪政中的民主法治理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该制度的建立必须依托于民主法治的理念,在民主法治的维度内展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对于保障公民知情权、打造法治政府具有积极意义,但在贯彻民主法治理念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重实体、轻程序,在法制建设中,程序正义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权威,损害了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要充分认识到刑事诉讼中程序正义的价值及重要性及我国目前刑事诉讼中偏离程序正义的具体体现。从思想、立法、制度和从最低限度的要求上,切实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