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主流观点不同,西方左翼学者强调"阶级问题具有持续的重要性","后工业社会"中阶级不平等仍然存在,‘阶级社会还未消亡,而真正的无阶级社会还没有诞生’,而事实上,西方之阶级关系和阶级不平等是一种被掩盖的真相,应更多关注如何改善由阶级状况决定的经济分配和社会机会方面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2.
一、欧美左翼学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在苏东剧变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谷底,资产阶级叫嚷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欢呼资本主义已经战胜共产主义、正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的时候,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 1995年9月27—30日,在法国巴黎有1500多位学者参加的“世界第一届马克思大会”。面对着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造成了第三世界贫困、世界范  相似文献   

3.
2009年以来,以巴迪欧和齐泽克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激进左翼学者重新开启了关于共产主义问题的讨论。他们认为,重提共产主义来源于社会主义能指的去激进化和共产主义观念的"不变量"。共产主义就是激进哲学和激进政治的观念;共产主义作为今天激进行动的理论前提,既要和20世纪共产主义试验中的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相区分,也要立足于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现实并与新的政治经验相结合。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在非物质生产和认知性劳动之上的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关于智识工人和"剩余"人口的新的革命主体理论;关于人民建制权和弹性政党的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4.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一方面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视为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失败,另一方面他们主张重新回到共产主义。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误解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片面理解。我们不能以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来宣告世界社会主义的终结。同时,马克思共产主义集思想、运动和社会形态三重意蕴于一体,其中作为运动的共产主义是核心。但这种运动必须要有思想、理论的指导才能在现实中得以展开,且这种运动的展开必须以社会形态的样貌在现实中加以呈现。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能代表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可行性与共产主义的可欲性。  相似文献   

5.
苏东剧变后曾有学者宣称"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对此,西方左翼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批判,既有对世界范围内当代资本主义民主现状的批判和对"历史终结论"的解构;也有从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出发以"商议民主"对自由民主制度的改良和完善;还有探索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此外,激进、多元民主作为新的社会主义策略,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者构想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社会运动有别于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传统工人运动,它对以社会主义为发展导向的左翼政党、左翼理论和左翼运动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就新社会运动对左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西方左翼应积极发挥在新社会运动中的引领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的关系,在学术界有否定性意见,问题的产生与源自苏联并影响中国的两种理论解读相关。一个是帕舒卡尼斯囿于“商品交换法学”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法的消亡原理,而否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法律虚无主义;一个是维辛斯基强调法的阶级性而偏于意志论的法律工具主义。前者使社会主义国家趋于人治和以政代法,后者导致对法的过度意识形态化。其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最根本之点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强调法律源于人类生产活动,并以其对生产力发展的正负面影响而使社会进步或倒退。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一直在场,有必要从意义域角度总结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得失。  相似文献   

9.
政党的产生,粗算起来,已有300年的历史。对政党这种政治现象,在西方国家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价值判断。不能忽视这两种彼此消长的评价在政党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政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成为政治体制运作不可或缺的部分的。历史地看待政党发展中的不同观点,对我们今天完善政党的运作,是会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0.
张丹 《团结》2011,(5):18-19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但什么是党内民主?如何界定党内民主?影响党内民主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通过梳理西方学者对党内民主的研究,可以为更好认识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中国党内民主提供借鉴。党内民主概念的界定在政党学研究鼻祖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看来,政党一开始就出现了弊端,通过考察分析,他认  相似文献   

11.
现代资本主义可以追溯到250年前,现代社会主义的历史也一样长久。新的生产力带来了创造巨大财富的可能性。但是,应该如何利用惊人的新的力量的潜力呢?用于让少数势力统治世界,还是用于建立全新的和平秩序?苏联的解体是可被称为社会主义3.0的社会主义的诞生时刻,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新萌芽则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12.
冯石岗  谷晓飞 《学理论》2011,(22):77-79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的认识由宏观深入微观和宇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逐步出现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等全球问题,还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制造了原子弹、氢弹这样大规模的杀人武器。人类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第一次有可能把自己毁灭掉。科学技术开始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方一些学者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就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反思,希望弄清科学技术的本质。列举了西方一些学者从人文、社会和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的批判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无效率”和“不稳定”性,并对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和自由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中国模式"出现了西方热的现象。叙述了"中国模式"西方热的背景,梳理了近年西方学者视野下有关"中国模式"的不同学说。同时,也对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中国模式"观从角度、立场与方法论的维度进行了评介。最后,说明了西方学者视野下的"中国模式"观对于中国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共产主义"话语迅速失势,面临重大危机。欧洲一些左翼学者则并未气馁,而是选择毅然扛起"共产主义"大旗,捍卫共产主义形象,为复兴共产主义话语而努力,形成了新一波共产主义思潮。为此,他们提出要先对共产主义概念进行"净化",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区别开来。本文将对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力图较全面地展现这一时期他们在"净化"共产主义道路上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6.
17.
王建 《瞭望》2004,(14)
去年以来,凡是需求增长快的领域,民营企业大都蜂拥而入,由此导致爆发性投资增长,之后就是生产能力的爆发。比如去年以来的民营投资钢铁热,已成为被很多人担心的“盲目建设”。 在新中国历史上,凡是经济增长快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重复建设现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70年代初,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处在方兴未艾之际时,便有不少西方学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场运动,它们大多是联系“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制度、红卫兵运动等相关问题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讨论的。 1966年夏季狂飚突起的红卫兵运动曾使举世震惊。许多西方学者试图寻找这群年轻人如此狂热、过激、放肆的原因。英国学者约翰·加德纳撰有《知识青年与城乡差别(1958—1966)》,从西方观念出发,认为中国青年起而响应毛主席的“造反有理”一定有其社会根源,是在发泄对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城乡之间不平等的迅速扩大,城市的发展和稳定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等。而对青年来说,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上。他认为“两种教育制度、五种劳动制度”的实行导致了领导人之间和群众之间尖锐  相似文献   

19.
韩秋红 《理论探讨》2022,(1):115-122
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对非物质劳动、意识形态和新主体性的构建发出批判理论的时代强音,为人们分析当代社会现实状况提供了重要范式和思考框架。而这一众思想理论的源头无疑需追溯到卢卡奇。卢卡奇的物化批判理论奠基性地构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叙事框架,为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展开非物质劳动的人本主义批判提供理论基元;卢卡奇基于物化劳动批判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觉解,其历史总体性辩证法在认识无产阶级历史身份与历史使命的意义上,成为贯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百年历程的主线;而其进一步指明并强调的政党组织原则,又为革命主体的阶级自觉及其时代职责提供了理念支撑与理论根据,延展出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关于无产阶级主体身份及其集体性的理论探讨。卢卡奇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与阶级身份的开新性的、始基性的理论建构具有突出的时代表征、革命意识与实践精神,始终投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之中,如影随形般地表征在当代西方左翼思潮当中。据此,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都是卢卡奇的注脚。  相似文献   

20.
0年代以来,在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研究的重点已逐步转移到毛泽东的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上,侧重于研究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尽管中国学者对以上二者关系的研究已有明确的定论,但外国学者对此的讨论,或许会给中国学者带来有益的思考。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