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诠释,认为贵州苗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方式书写的苗族史书;反映了族群文化认同下的苗族女性文化;承载着苗族女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临近,在"剪纸之乡"——阜城县崔家庙镇的市集上,随处可见各式剪纸。镂刻手法加以中国画写意为特色的阜城剪纸,会让你对剪纸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一古老技艺,透着红色和金色的图案焕发出新生的气息,各种镂空的"福"字和鸡形图案无不彰显出阜城剪纸的精致和美妙。万紫千红,群芳吐艳。在阜城,无论是在色纸、宣纸还是在丝绸新等材料上,都能全新的展现剪纸的艺术。无处不文化,无处不艺术,阜城县家家户户都  相似文献   

3.
姚瑶  邱雪芳 《当代贵州》2024,(16):42-45
<正>山水塑造了黔东南州的肌理,多彩的文化组成了黔东南州鲜明的民族特色。据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统计,黔东南州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从侗族大歌的激昂悠扬,到苗族刺绣的精致细腻;从苗族织锦技艺的独特风格,到泥塑的生动形象;从苗族剪纸的巧妙设计,到思州石砚制作技艺的历史沉淀;从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艺术价值,到石桥黔山古法造纸的古朴雅致……每一种技艺背后,都有着黔东南人民智慧与努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正>黄平县名,源于旧州,以地平"撅土为黄"而得名。其历史文化悠久,可追溯至2500多年前的"且兰文化",素有"且兰古国都,云贵最秀地"之美誉。史称"黄平在黔为文物声名之地,科名辈出,甲于他郡。"黄平少数民族文化厚重悠远,民族节日盛多,苗族、革家等民族热情好客,悠扬的民歌和华丽的民族服饰远播中外,有着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泥哨艺术之乡"和"贵州省长寿之乡"之称。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有"贵州第一古刹"飞云崖,"中国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中国桥梁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5,(2)
<正>世代生息在黑土地上的黑龙江人民,在引入纸张之前,就有用树皮、兽皮、鱼皮、麻布等剪成的类似剪纸的艺术品。至近代,黑龙江人民融合中原剪纸技巧,结合地域文化,发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龙江剪纸艺术。海伦、方正剪纸是龙江剪纸的主要代表。方正剪纸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刚组建便形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创作群体,许多作品通过文化艺术交流走向世界。方正剪纸乡村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在创作观念和整体创作上基本打破了陈陈相因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令我们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今天借《共产党员》栏目"风物"一角,回顾冯骥才与首届剪纸艺术节的点滴往事,旨在告诉大家: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旦春风拂面,就会蓬勃生长。蔚县剪纸的复兴和繁荣,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这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苗族服饰经过千年的发展,款式丰富多彩,技艺巧夺天工,被公认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贵州苗族服饰在美的形式中包含着苗族的个性品格、民俗风情、审美认识思想及苗族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苗族历史、苗族情感和苗族文化的载体,是苗族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贵州苗族服饰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苗族服饰主要分为黔东型、黔东南型、川黔滇型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8.
刘新丹 《实践》2007,(3):39-39
"乾坤万里剪中出,世态炎凉纸里留。黄发垂髫皆俊秀,和林格尔最风流"。寥寥数语,道出了和林格尔这个"国际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在国内外剪纸界的地位.以及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林格尔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土地带来了灿烂的文化。和林格尔与山西省杀虎口交界,这里是中原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是兴仁等地苗族同胞的民族传统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吃新节"的延续,现已发展为以苗族为主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活动。"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有苗族村寨节日的祭祀仪式,有苗族精湛的传统工艺、剌绣、包绣、编织、银饰、蜡染等表演,有服饰、银饰、头饰、裙、背带、童帽等展示,有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丰富的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有篝火晚会……"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彰显了原生态各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10.
正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是文化扶贫重点县,属于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示范区,素有"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傩戏王国"之称,获"贵州省民族民间(傩戏)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道真自治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根据自身民族文化差异性特点,突出"神韵仡佬·养生道真"主题,全力打造"仡佬文化体验区",从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整  相似文献   

11.
正一、坚定自信,充分挖掘"金贵之州"的文化内涵美丽金州黔西南,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金矿。自然文化资源金贵。这里有水墨画卷般的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古朴自然的布依、苗族村寨,一望无边的高原草场,见证辉煌岁月的"二十四道拐",悠远动听的布依古八音。民族文化资源金贵。这里的"三月三""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  相似文献   

12.
<正>"一座城就是一个景区。"这是凯里市按照"全城全景"总体思路打造"山江公园市"的宏伟工程。这是凯里市贯彻落实全省"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的一个具体举措。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苗岭山麓,清水江畔,辖18镇(街道),国土面积1559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新兴城市。享有"百节之乡""芦笙的故乡""东方斗牛之乡"等美誉,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被誉为"露天的原生态文化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的福建省漳浦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剪纸艺术源远流长。过去,对这块民间艺术瑰宝的挖掘和保护不够,剪纸艺术从没有走出过庭院、居室,更多的是创作的简单重复,并且人才也是青黄不接。后来,文化馆寻访民间,收集整理材料,为剪纸艺术建档立志,并针对广大青年想学习剪纸技术的愿望,定期请剪纸艺人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使这一艺术的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文化馆还专门成立了“漳浦民间美术研究会”,建立民间美术陈列室,每年还举办各种大赛,组织参展,1995年在上海举办的“漳浦民间剪纸艺…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4,(1):I0002-I0002
正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地处湘、黔、渝两省一市结合部。全县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50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3万,其中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1%。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县。松桃山川秀丽,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有被誉为梦幻家园的东方氧都——桃花源;有历史悠久、神秘莫测的中国苗王城;有惊心动魄的"上刀梯""下火海""斜走大刀"等民族民间绝技绝活;有酣畅激越、骠悍粗犷的花鼓舞和威猛雄健、气势恢弘的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的努力,多姿多采的黔南旅游新格局已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黔南旅游突出了绿色生态文化、喀斯特地质科普文化、民族特色文化、民族和历史文化,反映布依族文化典型性、苗族文化多样性、水族文化唯一性、瑶族文化神秘性,挖掘提升自然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建设贵  相似文献   

16.
正画稿、刻制、染色……春节前夕,蔚县南张庄剪纸小镇"剪纸侯"艺术馆里,剪纸艺人们正在用一双双巧手细致地制作剪纸作品,分工明确,技术娴熟。蔚县剪纸又叫窗花。蔚县很早就有过年贴窗花的习俗,民间有"宁可少吃斤肉,也得贴窗花"的说法。一幅幅寓意吉祥的窗花贴上,蔚县的浓浓年味儿就从窗户上透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正普天之下,幸福安定——普定,16000多年前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穿洞人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唐贞观四年设"始安县",元宪宗七年置普定万户、明置定南千户所……1091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了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任可澄;花鸟大师、雕塑大师袁晓岑;诗人、学者袁愈婪;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大师刘纲纪;画家、雕塑家袁熙坤及黔商骄子伍效高等文化名人。也孕育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文明城市"等县域名片。  相似文献   

18.
高宁 《学习论坛》2015,(2):1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样式,既回答文化生产中"谁来生产""用什么生产""如何组织生产""生产什么"等问题,也反映文化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是由多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是我国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区别于资本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和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方式,在经济基础、内部结构、价值形态、实际效益和文化交往等方面体现出独特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贺兰县人民检察院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检察文化理论研究、检察文化艺术创作、检察文化艺术活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文化育检"工程,着力培育县域检察特色文化,全面激发检察文化的教育、规范、约束、凝聚、激励等作用,强化了检察干警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锦鸡舞走出丹寨,一举夺得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最高奖项"金黔奖"。丹寨的苗族人自称"嘎闹"。"闹"在苗语中就是"鸟"的意思,"嘎闹"寓意"鸟的传人"。由于苗族人口多、支系多,丹寨,不仅是"鸟的传人"聚集地,也成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苗族文化传承地。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