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马克思恩格斯权力监督与制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思想: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角度,论证了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必要性;对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学说采取了理性态度;总结巴黎公社政权建设实践,提出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原则;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党内监督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无产阶级政权和政党需要监督与制约;要破除对国家的迷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建立和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的制度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前反腐倡廉的深入,如何看待党政"一把手"权力的分权、限权以及如何制约党政"一把手"权力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党政"一把手"权力界限存在模糊地带。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是一个体制性问题,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要靠民主集中制。不能简单地对党政"一把手"进行分权、限权,防止对党政"一把手"的分权、限权走入误区。限制党政"一把手"权力需做制度顶层设计,在限制党政"一把手"权力时,一定不能削弱行政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检察机关的定位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就意味着检察权要与行政权、审判权发生制约关系,检察权监督行政权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权力制衡的法理学理论、分权制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宪政理论以及配置法律监督权的主要目的是制约和监督公权的检察学理论构成了行政权力检察监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国家的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的权力配置和运行体制.改革我国国家权力运行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原则、统一和协调的原则、制约和监督的原则.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减化国家行政机关,充实和改革国家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理顺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宪法通过对国家根本制度的设计,构建了一个用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用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机制。在中国,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以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制约行政权和司法权、以人民主权制约执政党的权力三个维度的制度设计,为实现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奠定了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制度的实现,使制度设计转化为制度生态。由于政治体制的问题使已有的制度设计在一定范围和某种程度上形式化了,从而导致权利和权力关系的扭曲。这是当前中国诸多矛盾的总根源。而要真正实现权利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必须真正落实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类选举中全方位、大尺度地引入竞争机制,构建平等竞争的民主体制。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应对消极腐败的危险,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构建有效的防腐、反腐的制度体系,必须确立分权与权力平衡理念,破除现行干部选拔机制中存在的权力封闭与权力激烈竞争并存的困局;完善监督体制;明晰党的制度与国家法律的界限;党必须设立独立的违法审查机构,作为落实党纪国法的最后防线;真正构建起制约与监督权力的铁笼子,从而有效防范和消除党面临的消极腐败危险。  相似文献   

7.
“活着的宪法”——美国宪政制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宪政制度具有内在的逻辑进路首先,分权制衡和联邦制是美国宪法的横向纵向权力配置原则;其次,违宪审查机制是美国宪法的生命之源;最后,维护人权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和旨趣。分权制衡、联邦制与违宪审查机制这些法治之网是以维护人权、自由和平等为己任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社会的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相反,只要还有不受制约的权力存在,就必然会发生结构性的腐败,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行之有效的力量和方式。 我国十分重视民主监督的制度建设,目前已形成体系的有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从权力的社会本源性、权利的法治化保障的系统论证,到党、国家和领导人由于过度集权而导致负面影响的实践认知,再到制度不完善作为权力腐败根源的明确提出,最后到以制度化分权和制度化整合为手段、以提升制度执行力为内核的权力制约监督制度体系的初步构建,经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的经典阐述到中国化的不断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对于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权力配置理论指导我国权力运行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汤梅  卜凡 《探索》2014,(1):4-7
从国家统治、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是治国理念的重大转变,国家治理理念体现了以公平为导向的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关系的交互性、治理模式的复合性、治理方式的科学性以及治理结果的有效性。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重新审视国家权力的分配,尤其是政府权力的配置与运作。政府面临着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转变,甚至包括从治理主体到治理客体的转变。基于权力配置的政府职能转变应该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命题。我们有必要探索政府权力架构及其合法性,梳理政府权力的来源与配置方式,并从行政权的内部分权制约、中央与地方的分权配合,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分权合治层面等剖析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民主集中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率的制度,但在实践层面尤其是具体制度上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缺失严密的权力制衡机制,权力过分集中成为一种久治不愈的痼疾。把分权制衡机制引入民主集中制,作为这一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重要补充,是有效克服这一缺陷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引入分权制衡机制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应把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结构、健全和完善领导班子权力结构、推进从威权型国家治理模式向宪政型国家治理模式转型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权力法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逻辑与底层架构,其根本要义是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法治化的过程嵌入在国家治理之中并与国家治理的多重逻辑产生着张力,由此形成了权力法治的实践困境。这些张力体现在四个方面:依法行政与指令式治理之间的张力,纵向制约监督与组织联盟之间的张力,横向制约监督与组织依附之间的张力,制约监督机制的稳定性与政治统合逻辑之间的张力。破解这些张力,需要着眼于国家治理的体制特征和内在逻辑,建立和完善以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为对象的功能性分权体系。  相似文献   

13.
观点     
《先锋队》2013,(15):4-5
反腐败立法工作目标是构建制度铁笼子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指出,反腐败立法工作必须以"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总病根"为原点,以权力结构改革为核心,构建防治消极腐败的制度铁笼子。一是加强反腐败的战略规划,确立权力结构改革原则。制度建设涉及党和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但核心是权力结构问题,即以权力结构为核心的党和国家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西方法治制度体系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民主共和制,一是君主立宪制。两者的共同特征是:实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与制衡,其核心是限制政府权力,避免个人专制与独裁,保证公民自由。具体而言,它们包括分权制衡制度、普选制度、代议制度、人权保障制度和政党制度。其中,分权制衡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业已成为西方法治制度的基础。应该说,西方国家这一以分权制衡为基础的法治制度体系是现代法治理论精髓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是与其法治建设的实践相适应的。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利益冲突尤其是干群之间的利益冲突与领导的权力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只有建立良好的用权制度制约机制,才能促进领导者的用权制约.制度是反腐倡廉的有力武器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利益冲突防范的根本之策.从泰州用权制约制度创新的实践来看,要构建有效的用权制度制约机制,要增强制度价值认识;要紧紧围绕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制度建设.要加强权力公开的制度建设,形成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预防腐败必须对权力进行制衡,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本文以历史时期为主要线索,通过梳理与分析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中分权制衡思想脉络,结合我国当下反腐倡廉的具体实践和公共权力运行的实际情况,从完善监督体制、以权力制约权力、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实现对权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权力滥用。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通辽市"532"工作法,紧紧抓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核心理念,通过严密的操作程序和完善的配套制度,将嘎查村级事务纳入程序化、法治化、公开化的决策管理模式,形  相似文献   

18.
郭学德 《唯实》2004,(3):56-60
现行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仍然过分集中,且不受制约或很少受到有效制约;"权力--责任--利益"机制扭曲;"权力利益巨大化"和"权力责任虚空化"倾向严重;监督乏力,惩治被动,导致"腐败黑数"大量存在.要遏制和消除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为特征的"吏治腐败"现象,最重要的是要实现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政治权力是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意志的象征。监督的缺失,是政治权力经济化的原因。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完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政治制度文明;要科学构建政治权力运行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建设政治权力文明;要把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以德制权,建设政治意识文明。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党的权力伦理建设,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权力行使主体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对封建主义的政治和伦理文化批判不力、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误、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完全确立,这些因素是导致权力伦理蜕变的重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权力伦理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公正、合理、负责为原则,以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民主管理、无私无畏、心胸坦荡为主要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权力伦理建设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强化意志自律,提升道德人格;二要加强伦理教育,树立宗旨意识;三要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权力纯洁;四要重视利益补偿,提高物质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