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理论》2020,(7)
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个层面来提出建议,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2)
高校推进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工作,可以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立体路径。从教育主体入手,建设红色理论研究队伍和红色教育教师队伍。从教育客体入手,养成大学生红色品德,引导大学生红色品德践行。从教育介体入手,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方法。从教育环体入手,建设红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 ,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它特有的结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是一个由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基本阶段和基本环节共同构成的立体动态结构。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 (教育主体 )、受教育者 (教育客体 )、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  相似文献   

4.
赵效萍 《学理论》2014,(12):273-274
移动互联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传统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精心设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云平台,以教育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为抓手,深入探讨移动互联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应因之策,创新高校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4)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今新媒体的代表,在功能开放和影响力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行为、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拥有微信的现状,立足高校微信平台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四个方面客观分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探寻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波 《学理论》2013,(33):359-360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而有效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传播,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本课题通过对列宁"灌输"理论的现实思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要素"(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研究方法,重新审视"灌输"理论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地位,针对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理论教育这一核心问题,本课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佳 《学理论》2013,(32):388-389
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基本方法之一。针对当今人们对理论灌输法的一些误解,从理论灌输法的理论依据入手,强调理论灌输法的重要地位。并分析新时代理论灌输法所面临的新环境,进而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介体这四个基本要素入手,研究理论灌输法为应对新环境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马利霞 《学理论》2013,(2):276-27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必须依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并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个方面合理搭建评价指标。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等问题,使评价更具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而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只有和谐、高效地运行,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大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和谐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3)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探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如下:加强企业文化熏染,强化实践成才教育;加强校企党团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发挥榜样典型示范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环体和介体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最明显的非理性要素之一,对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强化或抑制的作用,影响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念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渗透情感教育,使教学客体、介体、环体情意化,激发接受主体积极情感,促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公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思政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变革。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要素进行分析,并以优化要素为根据,从教师队伍建设、网络公开课资源开发以及网络公开课环境的优化三个方面探索优化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客体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结构的认识在方法和结果上都存在着不足,将客体定位于作为受教育者的"人"也有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客体"说的提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体化、准确化,为深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4)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主客体地位存在诸多争议,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主体原则,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也出现一些问题。出于正确理解和坚持主体原则的角度,也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认识大学生的"主体性"客体地位,调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即大学生"主体性"客体地位进行辨析说明,反思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体原则存在的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并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主体原则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吕远征 《学理论》2014,(9):279-280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我国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要培育廉洁教育客体的自教自律能力,发挥其主动作用;要不断创新廉洁教育介体的形式,发挥其纽带作用;要全方位优化廉洁教育环体,发挥其条件作用,从而系统、全面地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晓军  李锟 《学理论》2009,(21):216-217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等生态因子。这些基本要素都是动态性的变量,并且这些变量的组合随时会因为其中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方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或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削弱或破坏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完整,甚至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25)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环境、内容、主体、客体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从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环境、丰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内容、建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法治主体、重点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客体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探索出一条新时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方式之一,在经验层面已经得到学界一致认可。然而,在学理层面的论证还处于相对薄弱阶段。基于此,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和介体的文化表征进行充分论证,在理论上为文化育人提供学理支撑,有利于提升文化育人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来稿摘登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 南京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杰、孙其昂、刘小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是指在追求、实现、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客体中的相关实体能促使、推动价值主体获得对于价值客体本质的认知和对于客体本身的驾驭,以便价值主体本身的实践达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从而实现价值主体既定价值目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9,(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四个正确认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用语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时所运用的符号系统的总称,具有阶级性、文化性和实践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用语出现了学生不爱听、不想听的现实问题。在新时代要引导学生深化"四个正确认识",就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用语的融入维度、创新维度、队伍维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用语具有号召力、生命力、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