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理论品格是由理论的历史渊源、实践基础、创造主体、形成机制、思想内涵等赋予的理论属性,它决定着理论的生命力,是理论自信的关键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中国理论”)自信来源于许多方面,核心是其具有科学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首要主题,凸显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把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以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内涵,以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面对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中国发展新的文化气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向全党郑重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巨大的效益,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展示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4.
宇文利 《新视野》2023,(3):5-12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文化自信自强是基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进程而提出的重大思想命题、时代命题和实践命题,包含着文化发展建设上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既需要明确其主体、类型和价值,又要实现从思想理念到实践过程的转化。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制度和体系规划,抓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必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实质;坚定理论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与特点;坚定制度自信,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来自对中国革命、建设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成就的认同。只有在理论上清醒、历史中明辩、实践有成效,才能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7.
郝安 《学习导报》2012,(24):14-16
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丰富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界定为“最鲜明特色”;首次向全党鲜明强调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凸显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的结晶,共产党人所应有的理论自觉和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和自信。坚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需要不断实践,通过实践检验真理;也需要以辩证的否定观对待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坚持扬弃的科学发展理念。通过理论实践关系的分析探讨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10)
中国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何以可能""、何以实现"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层面赋予中国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以可能性。由此,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的深层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向实践价值的转变,从意识形态到文化价值心理的转变,从主流文化形态向大众文化形态的转变,是实现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多次重申,文化自信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近代中国革命文化的丰硕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持续探索,奠定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党和人民的高度文化自觉和理性综合创新,则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思想条件和方略支撑;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遵循人民逻辑、实践逻辑与和谐逻辑而得出的既基于现实又面向未来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1.
编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它继承和发展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总结了近百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教训,具有鲜明的科学理论品格。围绕这一观点,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对这条道路的自信始于其自觉,它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之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和科学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其自信的基础;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坚定有赖于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14,(6)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前提之一是要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从科学性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的彻底性;从价值性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从实践性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尚群众创造品格。其中,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自信的前提、理论的价值性是理论自信的根本、理论的实践性是理论自信的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于理论实践性之中。  相似文献   

14.
何苗 《湘潮》2016,(1):18-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我国一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是有益于我国实现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是有一定的实践依据的,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本文将着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肖贵清 《前线》2013,(4):9-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科学性的充分肯定和正确认识,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自觉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文化基础和时代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党和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理解理论自信,可以从这一理论的主体素养、形成历程、实践效果、人民认知及影响广度五个逻辑层面来把握。这一理论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形成的理论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完善、30余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以及“中国理论”国际影响的显著提升。五个逻辑层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根本源泉和底气。  相似文献   

17.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前提,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9,(6)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清楚地认识自身,对自身价值、理论、制度和能力的"悦纳"和积极评价,也是相信自己的前途命运并积极推进事业发展的精神状态。政党自信是立党铸魂及党的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政党自信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封闭自恋也不盲目自大,最有理由自信,这种"理由"构成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内在依据。政党自信的"发生学逻辑"源自于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文化逻辑、理想逻辑和党建逻辑等六大逻辑。六大逻辑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共同支撑政党自信,促进政党自信。增强新时代政党自信对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对于构建一个在21世纪具有蓬勃生机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长期执政的先进政党,对于增强国家自信、民族自信和"四个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证明;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性分析;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现实基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文化逻辑。这四重逻辑为进一步理解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抓手。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4,(3)
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的逻辑就是问题逻辑,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以现实问题为中心、遵循现实问题的发展逻辑或实践发展逻辑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遵循问题逻辑,在党领导人民群众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同样必须遵循问题逻辑,必须立足于为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