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显信  阚亚薇 《探索》2015,(1):17-21
在中共十八大之后短短的两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中国梦"、"世界梦"和"亚太梦",构建了以"中国梦"为中心的三梦一体的同心圆,彰显了"三位一体"的战略关联性。促进三梦同频共振,需要各国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的营养,建设"一路一带"等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桥梁,大力发展民间外交。  相似文献   

2.
朱莉 《理论学刊》2014,(5):108-111
"中国梦"是中国精神、中国思想和中国智慧的高度凝炼的形象化展现,具有多元汇一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的实践特性。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中国梦"是强国梦,蕴含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梦"是幸福梦,渗透着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发展的人本精神;"中国梦"是美丽中国梦,凝聚着尊重自然、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国梦"是文明中国梦,承载着贵和尚中、讲信修睦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梦"具有三层含义:国家的梦——国家富强;民族的梦——民族振兴;个人的梦——人民幸福。"中国梦"的价值凝聚和传承着中国几代人的夙愿,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一脉相承,与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统一。一、"中国梦"及其本意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习总书记解释说,"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梦,价值魂。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价值观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三个倡导":一是国家层面的目标追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推动教育进步,促进公民成长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来源,加强高校与中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德育的整体性和本质要求。"中国梦"对德育指导思想、发展规律、参与主体、解决问题具有重大启示,应构筑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基本内容、力量支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有着重要时代价值。"中国梦"围绕"中国命运"和"中国道路"形成价值共识,有助于消弭价值冲突,凝聚发展共识,激活改革发展的动力;人民本位的"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国家梦"的统一,有助于增进公民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梦"具有全球意义,探索出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惠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基于中国近代被欺辱、被压迫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结合中国当前发展的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提出的。"中国梦"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解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理论创新,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理论自觉与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5,(5)
培养社会责任感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国梦诉求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他们在价值维度上坚定共同理想,在历史维度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时空维度上涵育现代理性精神,在实践维度上有自觉奉献的责任行动。培养青年实现中国梦的社会责任感,应促进青年对中国梦的价值认同、加强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孕育、提升中国梦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陈曙光在2016年第4期《求是》撰文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物质上要强大,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也要自觉、自信、自强。价值观上的自觉、自信、自强,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标志。每个国家,现代化是相似的,却各有各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化貌似"很西  相似文献   

10.
周建华  柳礼泉 《探索》2015,(1):12-16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教育梦""住房梦""就业梦""环保梦"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也是"民族主义梦";是"强国梦""大国梦",也是"超级大国梦""霸权梦";是世界的"机遇梦""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共赢梦"。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呈现出多维性,但对"中国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片面性认识突出,整体性关照不足;总体上是客观、正确的,但也有不少主观的、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今后,应辩证对待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并向国际社会说清楚"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引发广大共鸣,并迅速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核心价值,牵引着每个中国人自强不息、拼搏前行."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盛水量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子.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9亿农民的个人梦想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农民实质仍是缺乏话语权的弱势群体的现实语境下,只有农民圆了梦,才能圆满实现"中国梦"."实现"农民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黄远固 《唯实》2015,(5):22-25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总方略要实现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中国梦统领"四个全面",能够使我们更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更自觉落实"四个全面"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总方略的形成和提出,为中国梦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勾画了清晰的路径。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是对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建设幸福内蒙古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建设幸福内蒙古主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为此,必须弘扬马克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6,(1)
中国梦内涵深刻的哲学理念。中国梦包含三大哲学向度,即主体向度、实践向度、价值向度。从三大哲学向度解读中国梦,有利于把握中国梦的哲学意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哲学视角解读中国梦,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哲学意蕴。本文拟从主体向度、实践向度、价值向度等"三大向度"对中国梦进行深刻解读。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4,(7)
<正>中国梦与革命传统精神有着内在联系,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革命传统精神。一、实现中国梦与革命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理念。3个月之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他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主体认同需要发挥宣传教育的引导作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应坚持"一体、两翼、三结合"。"一体"即"中国梦"的宣传教育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五位一体总布局。"两翼"即"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方法坚持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并实现二者的结合,产生教育方法合力。"三结合"即"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途径应该做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韩伟 《世纪桥》2015,(12):57-58
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一个中国复兴强国福民之梦,是时代的最强音。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6,(2)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特殊的涵义。中国梦所带来的正能量足以引领大学生村官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村官个体将从文化教育、思想引导、实践育人的三个方面强化大学生村官理想信念教育,并通过三方面的主要途径引导大学生村官在感悟中凝聚梦想、在学习培训中坚定信仰、在磨炼中奉献担当,成为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实现大学生村官梦与中国梦的自觉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其中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能够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不仅仅是当代中国人的梦,还是几代有志之士为中国民主之路抛头颅、洒热血的夙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这与孙中山的革命奋斗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孙中山的中国梦作为近代以来首个比较完整的民族复兴梦想,构成近代中国梦体系。孙中山提出的思想在今天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