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的法社会学理论和生态沟通理论适宜作为生态文明和法治文明耦合研究的理论资源。从卢曼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文明建设,应以"系统/环境"问题为中心,从自创生理论的全新视角来解说生态子系统和法律子系统的耦合现象。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就是运用法治思维,统筹法治力量,综合运用法治方式,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之路。近年来,镇江市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镇江先后被授予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称号,成为江苏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一、镇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镇江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美丽中国"表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从另一个层面进一步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文明"特质。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是一种文明论,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彰显出系统性与进步性;另一方面,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应用层面彰显出其实践成效。理论与实践的"文明"属性为世界文明形态转型贡献出来自中国的声音,成为人类追求长远发展、探求生态文明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顺应环境保护法治潮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变环境发展方式,是我国法治发展正式迈向绿色法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构筑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之墙",应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生态文明执法机制、创新生态文明考核机制、提高公众环境法治监督意识。  相似文献   

5.
徐文山 《当代贵州》2016,(36):28-29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战略决策。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坚持"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就要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就要加强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构筑生态文明法治之墙。  相似文献   

6.
正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指导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贵州而言,应着力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覆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节约、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制度体制、文化建构等诸多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  相似文献   

7.
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当前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因素有:政府行为失误、政策导向偏差及错误的发展观等。而生态文明语境下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报告十二个部分之一,单独列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布局,突显了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同时报告还从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思路,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问题,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突显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开始从局部的现实反思走向总体上的理论超越,从基层实践开始走向顶层设计,从国内治理开始走向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列为大会报告的一部分内容,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布局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继承与弘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国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从"四个文明"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与"生态化"的社会发展问题,可知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精神文明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而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高级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要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作为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所以,必须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依法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一种全新的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一生态文明观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系统研究生态文明问题的《生态文明的兴起与观念变革》一书,纵横古今、跨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从自然观、伦理观、价值观和科技观等多个视角详细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源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列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当前我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同时,其具体落实也必须依靠制度建设。从"河长制"的运行情况来看,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建设需要从完善"河长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尤其是要加快建立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先后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这仅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的一个生动实践。2016年,中央批准贵州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紧扣"多彩贵州公园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总目标,聚焦制度改革主线,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社会发展的视角,从社会发展序列、路径选择和终极关怀的维度分析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并从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层次来研判生态文明对于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社会发展导向和整体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遵义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的指示和省领导关于打造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的指示精神,积极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条底线"上实现双赢,探索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剖析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文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高度阐释生态文明体制的含义;第二部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为切入点,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我国现存的生态文明体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阐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根据党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体制的规划,提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法治文明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整体性概念,价值层面的法治基本理念、静态层面的法律制度内容和操作层面的法治技术手段一起,构成了法治文明的"三维"结构,形成了法治文明整体架构的环环相扣的横向链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则构成了法治文明"一体化"的建设任务,形成了法治文明整体架构自上而下的纵向目标体系。只有实现"三维"结构的相互同构和相互整合,实现"一体化"建设任务的相互推动和相互促进,实现"三维"和"一体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进步,法治文明的整体架构才会完整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我国社会五大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应该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相似文献   

20.
范颖  汪子人 《学习月刊》2009,(16):47-48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时.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政治报告彰显新的执政理念.也意味着生态文明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由此.系统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对于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观念转变及实践抉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