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北的洪泽湖是淮河最后的归宿。它浩浩淼淼2000多平方公里,由成子湖湾、溧河湖湾、淮河湖湾三大湖湾组成,形为一只展翅的天鹅,隋朝以前称破斧塘,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天大旱,行舟极难。当隋炀帝乘坐的龙舟经过此湖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  相似文献   

2.
汪世喜 《党史文汇》2008,(12):35-37
作为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起义水兵,笔者经受过张爱萍将军人格魅力的感召,进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本文拟从我个人的视野,记叙张爱萍将军的一些往事,以纪念这位将军逝世五周年。(一)1949年4月23日,我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在苏北泰州白马庙成立。海军——我人民解放军又一个新的军种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3.
张莉 《世纪风采》2011,(4):26-31
张爱萍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的军中名将,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3岁担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24岁参加长征,45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从热血澎湃的进步青年到排长,再到将军;从司令员、政委到国防科委主任,再到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从善于战前指挥,到勇任前三次核试验总指挥,  相似文献   

4.
峥嵘 《党史文苑》2006,(8):45-51
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上七都瓦子坪(今属湘潭韶山区)人,1906年9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从参加平江起义后,历任军职,由一个雇农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失去了左臂,人称"独臂将军".  相似文献   

5.
许祖范 《党史纵览》2014,(11):51-52
1959年初,笔者受中共安徽省委地方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的委托,带领一个由五六人组成的工作组长驻北京,负责访问在京老同志和复制历史文献档案。1961年8月,八一建军节刚过,时值周六,上午8时,我准备携来京探亲的家属和孩子去天坛公园参观。刚迈出南河沿招待所,服务员急匆匆赶出来,招呼我回去接电话……原来,电话是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办公室打来的,通知第二天上午9时,张副总长接见我们。喜讯传来,我和其他同志都欢欣雀跃。  相似文献   

6.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三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7.
我叫赵保群,今年60岁,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角斜工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2008年国庆期间,在缅怀我国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时,我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触景生情,不禁泪水涟涟。我与将军那绵绵31年的真情故事像过电影一样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12日晚上,大雨滂沱。我打开电视机,竟传出了那撼人心灵的哀乐声,屏幕上出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在向逝者告别的画面,“张爱萍同志告别仪式”的横幅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再也坐不住了,不由自主地走进我的书房,找出备用的电报纸,冒雨去邮局向他的秘书贺茂之同志发去了唁电……我在周恩来纪念馆工作的十年里,曾四次向张爱萍将军求助,“四事”如意。而今,老将军走了,怎不令我深深地怀念!一求张老:确定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那是1992年初的一天午饭后,我在成堆的信件中,发现一个寄自江西吉安市工商行大桥工商所的白色小信封,写…  相似文献   

9.
学贤 《党史博采》2008,(8):31-34
<正>张爱萍,1910年生,四川达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  相似文献   

10.
吴淞口是万里长江的出海口。1950年1月2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马寅初副主席在上海发表广播讲话,描述上海经济的滑坡状况。其中提到:百货业多缺乏商品,有的筹集到了商品,也卖不出去,机械业濒临崩溃,纺织业凋敝,粮价上涨,其余物价也跟着上涨。长江口岸由于种种原因被封锁,不仅加剧了上海经济的滑坡,而且制约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绵绵30余年的人间真情。“文革”中,一名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使其虎口余生。他退伍回乡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他生动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吴淞口是万里长江的出海口,是上海通向外界的海上门户。上海解放初期,其附近海域仍然被英美和国民党军残余所封锁,加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在这里投下了大量水雷,造成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海上要道被切断,严重影响了上海的物资交流。1950年1月2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马寅初在上海发表广播讲话,描述了上海经济的滑坡状况:百货业多缺乏商品,有的筹集到了商品,也卖不出去,机械业濒临崩溃,纺织业凋敝,粮价上涨,其余物价也跟着上涨。长江口岸被封锁,不仅加剧了上海经济的滑坡,而且制约着新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不久,上海市政府也向刚刚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的张爱萍通报了关于上海经济滑坡的状况,张爱萍对此感到极为焦虑,日夜苦思良策。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1月,因为拍摄《永恒的雕像》这部反映江苏革命斗争史的专题片,我和摄制组的同志到北京去采访一些曾在江苏进行过革命斗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14.
黄文明  陈立  陈伟 《世纪风采》2012,(11):45-47
2012年3月,扬州市委党史办一行专程赴北京拜访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委办公厅主任、曾在扬州战斗生活过的胡炜将军。听见我们进门的声音,年已九旬的胡老从房间里迎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一名从雇农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指挥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9月,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共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  相似文献   

16.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5月16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任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四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他是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建者,是人民邮电、航天事业、广播事业、气象事业的奠基者,是总参通信兵和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毛泽东曾亲切称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17.
将军的脚步     
不要让返乡的脚步惊动那些往事,不要。在那密密的林子下面,埋藏着八十年的故事,故事里有你有我,有火光有血流……如今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相似文献   

18.
聂晓民 《学习导报》2011,(21):52-52
《人民日报》今年6月23日、《新湘评论》今年第15期刊发了梁衡同志的《百年革命三封家书》。文章发表后,反响强烈。文中提到的三封家书中一位叫“茂德”的烈士写给妻子的信。更引来广泛关注。9月下旬。一位读者的来信,让我们了解到烈士身后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文洁民 《唯实》2004,(10):96-96
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学雷锋的新闻并配发了照片:解放军某大学的一位挂着少将军衔的副校长带领学员在南京的夫子庙开展学雷锋活动,少将副校长亲自为市民磨剪刀。学雷锋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40多年,可谓是共和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活动。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的英雄,他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力为群众做好事,把真、善、美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人们的心里,他也因此永远地活在了人们的心里。但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毕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的学雷锋活动却还时常停留在“上大街做好事”这种学雷锋的初始阶段。南京的夫子…  相似文献   

20.
我和将军分别已近半个世纪了,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带走我对将军的怀念和敬意,当年将军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因为他的一言一语都饱含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的一举一动都关心着群众的利益,他的一点一滴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军人的优良品德,一个骁勇善战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