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46例实验感染急性兔瘟病例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动态观察,同时进行了部分脏器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现先将有关肝功能的病理变化报道于后。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购自非疫区经常规观察健康的成年或青年短毛兔。 2.感染用病料:用本系传染病教研室提供的Y_(8504)、F_(11)和F_(14)兔瘟病毒纯毒株感染家兔,发病死亡后,立即采其肝组织制成10%肝悬液,作为病料,每只供试兔股部肌肉内注射1毫升。  相似文献   

2.
动物病毒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血液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及淋巴器官损害。我们曾对急性兔瘟病例进行观察,发现多数病例出现淋巴-网状器官细胞核碎裂现象。本项研究旨在查明,家兔实验感染急性兔瘟时,血液白细胞计数值和分类计数值的变化,及其与淋巴器官病理组织学损害的关系,为本病的临床血液学诊断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从非疫区购得的成年健康家兔37只,体重均在1.5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威胁生命的重剧全身性微循环障碍过程,通常伴发于多种疾病。国内已研究过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时DIC的出现,但仅限于形态学观察。兔瘟是家兔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都提示存在DIC。为了证实这一推论并洞察其发展规律,我们应用临床血液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方法,观察了实验感染急性兔瘟病兔,血液凝固功能失常的发展及其与组织学变化的相关。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成年健康家兔19只,体重均在1.5kg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V)后体温升高1℃和濒死期患兔进行剖检,取各主要脏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且对患兔同步进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室诊断检查,以探求DIC在患兔体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患兔急性死亡的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发生小肠扭转后病情急剧,病程短促,转归复杂,在牛的各类肠梗阻中死亡率也最高。对本病所引起的酸碱紊乱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和观测的方法及血样的采集和检测方法均与《黄牛实验性小肠扭转和钳闭的临床观察》(见本刊1982年第9期)一文中的A组相同,但由于血样检测次数较多,将实验所得数据仍分为6期统计,以利于了解全过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
沙门菌对实验动物如豚鼠、小鼠、鸡等均易自然感染 ,兔则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沙门菌的实验动物主要以消化道疾病为特征 ,表现为急性下痢 ,而引起兔生殖道感染发生流产的现象在临床上则很少见。深圳市某实验兔场暴发了以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对此进行了诊断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培养基 沙门 志贺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生化试管均由杭州军区后勤研究所生产。1.2 诊断血清 伤寒Vi诊断血清、0~ 9诊断血清和H~d诊断血清由本所检定处惠赠。1.3 病理剖检观察 按常规方法进行。1.4 组织病…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实验感染兔瘟兔外周血液和淋巴器官非特异性酯酶标记淋巴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旨在了解本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 (一)材料和方法 1.家兔人工接种:选择动物接种的病料及程序均按兔瘟病理组织学研究一文介绍的方法进行(贺宏斌等),共接种家兔27只,另取6只为淋巴器官组织酯酶染色对照。 2.血液涂片酯酶染色:参照谭诗文、侯西庚  相似文献   

8.
兔瘟(暂定名)是家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极高,死亡率几乎100%。严重影响着养兔业的发展。为解决生产问题,笔者以异种动物为材料研制出一种新药—抗兔瘟PIS。经实验室试验和疫区试用,表明本品对急性兔瘟有较好预防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抗兔瘟PIS,批号为:86-1、86-2、86-3,经无菌检验、安全试验合格。 2.应用方法与剂量:每只家兔臀部肌肉注射3毫升。 3.攻毒试验:注射药物后,于不同时间进行攻毒。所用种毒为Y854F_(14)兔瘟强毒,系本系1985年从自然发病病例分离到的,经同种动物连续传代,以病死兔肝组织冻结保存。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即DIC)是一种很重要的非特异性病理过程,它可见于许多疾病过程中,又是休克、出血、贫血、受累器官形态改变和机能障碍的起因。有时还是构成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观察35例石门系猪瘟强毒感染猪(动物来源、强毒及试验方法见本刊,1985年9期12页)的心、肝、脾、肺、肾、  相似文献   

10.
兔瘟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1984年国内发生的一种新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较高。兔患病后,以呼吸系统和实质器官的郁血、充血、出血和肿大为特征。1985年至1986年春,我省也发生一种兔的传染病,症状同兔瘟相似。为查清病原,我们在排除细菌和寄生虫的基础上,进行了病毒的分离、电镜观察、兔瘟荧光抗体检查、兔瘟灭能苗保护试验,确诊为兔瘟病。 (一)流行情况调查 1985年元月,我省贵阳市郊的兔群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迅速蔓延到贵阳市区,形成爆发性流行。1986年春,除贵阳市的兔群继续发病外,思南、普定等县也有本病发生,死亡兔6000多只。堡子两个自然村饲养西德长毛兔530只,发病死亡441只,死亡率为83%。人工接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鸡、鸭、猪等动物均不发病。 兔自然感染发病,潜伏期2~3天;人工感染一般在38~72小时,病兔体温升高0.8℃~  相似文献   

11.
鉴于目前对兔病毒性出血症(RVH)患兔的淋巴器官进行系统动态观察的资料尚不多见,本文就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的家兔,于体温升高1℃迫杀病例和发病濒死期病例进行剖检,对脾脏、淋巴结等淋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的连续动态观察和比较分析,并对T淋巴细胞的消长规律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有关旋毛虫幼虫在宿主体内的分布,国内仅见于对实验鼠,兔和自然感染病例的观察。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感染猪的临床症状观察和各内脏组织、各部位肌肉的系统检查,以了解我国主要疫区流行的旋毛虫虫株大剂量感染对猪的影响和次代包囊幻虫在猪体内的分布状态。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和人工感染:10头苏白杂种猪,体重3.75~12kg,用鼠传代保存的旋毛虫幼虫以不同剂量经口感染。试验猪分为4组,第1~3组各3头,分别以800~1000条/kg、1200~2000条/kg、2200~3000条/kg剂量1次感染;第4组1头,以4200条/kg剂量感染2次。  相似文献   

13.
将小鹅瘟病毒 (GPV )分离毒xw株接种健康兔获得兔抗GPV超免疫血清 ,由此制备兔抗GPV荧光抗体。采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人工感染雏鹅、鹅胚及自然病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检出患病组织中的病毒抗原 ,且肠和肝的含毒量高于尿囊细胞。  相似文献   

14.
(一)家兔选择 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动物室购得健康肥壮、3~4月龄以上、未经任何免疫的青紫蓝兔2只。 (二)兔瘟疫苗 系成都生物药品厂生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组织灭活苗”(即兔瘟苗),批号8616(在有效期内),置4~8℃冰箱备用。 (三)基础免疫 于健康复查合格供试兔颈部皮下注射兔瘟苗3ml(3头份剂量)。注射后1~2天,兔表现轻度不安,呼吸稍增快,耳静脉充血明显可见,体温升高0.5~0.8℃,  相似文献   

15.
(一)材料和方法 80例病兔分别来自贵阳市乌当区畜牧局和毕节县何宫屯养兔专业户,其中乳房炎30例、脓肿10例、脚皮炎10例,仔兔急性肠炎30例。兔种为纯西德长毛兔和安哥拉兔。共治疗50例,对死亡的30例作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还分别采取脓汁、皮肤、肝、脾及肾作细菌学检查。 (二)结果 1.发病原因: (1)卫生条件差:发病率高的兔圈多潮湿,光线不足,甚至粪尿与饲料、饲草混在一起。有的专业户因用水困难,将洗手、洗脚等污水用来喂兔。而卫生条件好的兔圈发病率就低。  相似文献   

16.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兔: (1)健康兔:选自兔瘟非疫区,未经免疫,HI阴性的青年大耳兔,体重1.5~2kg。 (2)免疫兔:经HI测定为阴性的健康青年大耳兔,体重1.5~2kg,用兔瘟组织灭能苗1ml皮下注射免疫。 (3)人工发病兔:用以上健康兔每兔颈部皮下注射种毒0.1g为人工发病兔。 2.种毒:兔瘟人工发病,经菌检阴性,有典型病变兔的肝脏以PBS配成1:10(g/v)组织悬液,经双抗处理,作为人工发病种毒。 3.其他反应成分:  相似文献   

17.
Fitzgerald(1973)和Gwyther(1976)都报道过莫能霉素(Monensin)能控制兔的球虫病;殷佩云等(1986)用10~150ppm的莫能霉素试验预防该病,获得显著效果。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该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的确切疗效,及本药对该球虫内生发育各阶段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无球虫寄生的健康大耳白兔,40~60日龄,共40只。 2.试验药物:莫能霉素(含量95~98%),由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组提供。 3.试验方法:试验分两组,每组20只兔。两组同时人工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一组从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水泡病、猪瘟均为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是国家规划要求防制的重点和消灭对象。采用猪水泡病鼠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水泡病鼠化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 瘟兔化苗)预防免疫亦经科学实验和防疫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防制措施。我省推广猪水泡病鼠化苗以来对防制猪水泡病起了显著作用,但又出现与其他猪病的预防注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争时间、争人力、争物力的矛盾,广大贫下中农,基层兽医迫切要求改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新生仔猪在吮吸母猪初乳之前、后,给予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待60日龄后测定其抗猪瘟中和抗体效价,以观察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猪:选自本省渭源县莲峰乡农户饲养的健康杂种母猪7头于分娩前一个月免疫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猪1头份量)。然后,将其所产仔猪共65头供试验用。随机分为7个组, (1)哺乳前免疫组(简称A组):给刚出生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  相似文献   

20.
用巴氏杆菌PC弱毒株试制的冻干菌苗(以下简称PC冻干苗)已对家兔进行了安全性、免疫原性、稳定性、效力及免疫期等一系列试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田间免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试验材料 (一)试验动物 ①兔:实验室用的肉兔有成、年青紫蓝兔、日本大耳兔、中国本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