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正义观的本质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深入解读这一“实践性”特点的内蕴,必须理清两组关系:一是正义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关系;二是社会生产实践中“人”的关系。对这两组关系的破解,是打开马克思“正义之门”的钥匙。从此扇门往前看,我们可以洞悉资本主义社会不正义的根源;而转过身往后看,则可以憧憬马克思为人类社会勾画的正义图景。  相似文献   

2.
虽然“以人为本”的“人”可以理解为个人与人民群众的统一,但从实践生存论的视域看,其“现实的个人”的含义更为根本。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史基础,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之一,也是马克思“个人观”形成的标志。“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观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程度的基础”;“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建构规律”与“发展规律”的基础。澄明马克思的个人观并实现它的引领作用,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国民现代性意识的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是对“空间生产”问题做过深入系统研究的“双子座”,长期以来,学术界把列斐伏尔和哈维看作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但笔者认为,列氏和哈氏两位大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各自的研究中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不断吸收和汲取营养。因此,与其说列斐伏尔和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不如说卡尔·马克思、亨利·列斐伏尔与大卫·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梯”,因为他们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三阶递进关系。深入发掘马克思、列斐伏尔和哈维“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和衍化的内在逻辑,其意义不仅在于理论史、思想史,对增强我们的空间意识以及发展空间生产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逻辑层面:一是对贯穿全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一般基础即物质生产的确定,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向度;二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类主体出发,探寻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中的主导因素,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向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又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的基础和客观必然性,是历史地肯定人类主体作用的历史辩证法与坚持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五形态说”传入、“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可以并存的论证等阶段。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程,跟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人的相关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密切相关,中国的“五形态说”并非起源于斯大林。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以下努力方向:对“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等核心概念进行更为精细的考辨;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把握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问题的理论逻辑;认真批驳学术研究中的“非社会形态化思潮”;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卢梭及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关联应被立足于政治哲学视域下的“个人”、“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视角来审视。黑格尔的法哲学开启了马克思关于“个人”、“国家”和“社会”三者辩证统一发展之社会整合视域。卢梭的政治学说和国家观启发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并内在地影响了马克思这一整合视域。在如何整合“个人”、“国家”与“社会”三者和谐辩证统一发展问题的思维路径上,马克思与黑格尔、卢梭的致思趋向具有一致性,并内在地构成了他们三者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机制。“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至为重要,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澄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乃至整个思想的理论实质及其理论旨趣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科学与直接劳动相分离而成为社会生产中的独立力量,使现实财富的创造与劳动时间的消耗“惊人的不成比例”,使生产力发展出现飞跃。科学成为独立力量又要求科学走在生产的前头,教育走在生产的前头。这是马克思有关论述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之一。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曾对马克思主义有过误解,才出现“两个估计”,并付出了沉重代价。邓小平、江泽民等关于科学教育的论述既同马克思的观点一脉相承,又有重要发展,是对我们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8.
和谐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之间关系的范畴,即外在的和谐,更体现出“质”或“力”的属性,是确证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内在的和谐。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和谐也表现出和谐的这种属性。依据这一属性在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新的社会和谐历史观,即从“自然的和谐”到“制定的和谐”最后到“自在的和谐”社会。通过对“自在的和谐”社会的展望与分析使我们能看到一个与共产主义美好愿望相比较更加可望可及的人本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研究,明确“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个出发点。指出从“现实的人”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从物质生产出发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将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应用于实际,阐述其“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极其丰厚,可以说是全球化理论形成的雏形和标志。1,全球化端发展于资本主义而最终结局是共产主义,因为全球化为共产主义的问鼎创造着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和主体力量的培养。2,全球化的本质是交往方式的世界化。马克思全球化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为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清除“失败论”,“消亡论”和“共存论”的沉渣和一些糊涂观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的概念,从理解“历史”概念的前提条件出发,强调物质生活、人类满足自身需要时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社会关系这三者是我们理解“历史”概念的三个方面;马克思的历史观始终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个人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历史”;最后,随着世界生产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并不是停滞不前,不向外扩展的,历史会向全世界历史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生产——消费比例失衡论的基础之上,系统阐述了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之间达到了短暂的相对的平衡。数字资本主导的数字产消合一以及数字消费异化现象仍然符合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的辩证同一性的论证逻辑。伴随着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厘清数字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探索数字生产与数字消费的协同路径,就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数字消费良好生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论述,以及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两大和解统一”思想,可以说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解读和领悟马克思的生态观,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以人为本”与孟子民本思想,有“恒产”相一致;人是社会主体与“民为贵”同,目的和意义不同。有相一致的地方,如:人是生产主体与民相一致。也有不同之处,如:理论渊源不同,目的和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认识近代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观察视角。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的思想家在运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差异很大,其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黑格尔最早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批驳了黑格尔的家庭和社会是从属于国家的论点,揭示了国家的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地位的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将马克思“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的定义基本被排除,转而强调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而哈贝马斯最大的贡献在于引入了“公共领域”的概念。他所担心的是国家权力的膨胀和追求利益的冲动会摧毁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概念是法国托拉西提出的,德国古典哲学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这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直接的启发性。马克思不仅对意识形态作了结构上的定位,而且作了功能上的阐释。从社会功能上看,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功能,人们可以借以“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作为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认识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冲突的目的,是为了“力求”“克服”它,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仅具有认识的功能,还具有实践的功能,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但马克思忽视了“文化大于意识形态”的现象,恩格斯所说的“文化”显然是超越于意识形态的,凸显了非意识形态的文化的存在。在当代社会,文化研究视野对意识形态分析的结构性补充意义更为必要。广告及整个文化工业都是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脱节的,尽管可以去分析和指认它们的意识形态本性,但不能认为它们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形态生产,人们一般只承认广告是文化而不承认是意识形态。这样,区分并承认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差别,承认意识形态分析模式自身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凡是尚未经过实践验证的理论构想,都只能说是假说。假说可以被证实,也可以被“修正”,这个历史的检验过程,同时也就是理论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硬把假说看成是真理的顶点,就会把自己的思维封闭起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已经被证明是普遍真理,其中包含的个别结论还远远没有被完全证实。马克思当时对未来社会的预测还只能说是假说,如果把假说当成定律照挪照抄,就会铸成错误,理论也无法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再认识韩庆祥,张金虎勿庸置疑,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当今国内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我国的首要任务,是以深化改革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在马克思看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目的正是促进个人能力全面而普遍的发...  相似文献   

19.
妄想通过公开领导手机号这种“偏方”来彻底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必将陷入“病人膏肓”的绝境。如果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决杜绝“拖延搪塞”、“置之不理”等行为,疏通群众意见直达“天庭”渠道,又怎会唯有通过电话向领导“请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现代化思想,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动力、道路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