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在关于异化问题的研究热潮中逐渐流行起来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即全面异化论,或称“现代人的总体异化”。概括来讲,这种理论指斥现代社会的人成了他不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人“被他们自己创造的物和环境所奴役”,“城市生活正日益陷入非人...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那里,“现代性”实际指称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代表的现代性。马克思立足其唯物史观,结合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分析,阐发了他的现代性思想。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作为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基本特征的现代性,除了表现在理性和主体性精神所代表的社会意识层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社会存在层面即人的主体性丧失的现实状况,也即人的“异化”、“物的依赖性”的现实状况,其深层本质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资本的逻辑。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恰好溢出了现代性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创新精神,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开拓,就是革新,就是走前人所没有走过的路。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他把创新作为行动的动力,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革命行动和建设事业中,并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升华着自己的创新思想。一、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基础1.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创新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相似文献   

4.
吴迪 《学习月刊》2012,(12):21-2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著作,也是马克思深入市民社会探讨人的本质的奠基作。马克思以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为核心概念,分析了人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把人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通过异化私有财产运动而自我扬弃自我实现的过程。本文遵循马克思的这一思路,历史地考察异化概念的演变,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及其相互关系,以揭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内核。异化一般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活动产生出对立面,而且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作用于主体本身。在西方哲学史上,异化这个概念是讲人的,是用于说明人的。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奋斗》2013,(11):60-61
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带领众乡亲在把一个土改时穷得叮当响的“光腚屯”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亿元村”的同时。也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被乡亲们信得过的好书记。在元宝村群众心目中.张宝金就是共产党人形象的代表。经过30多年的实践,张宝金不但在群众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与向心力.而且把群众对他个人的敬仰转化为对党的信任与拥戴,使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大增。  相似文献   

6.
金友 《学习月刊》2011,(23):4-4
越是成功的人,越说自己浅薄;越是伟大的人,越说自己平凡。袁隆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主持研究的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926.6公斤,但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他仍把自己比作“种子”、“小学生”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梁柱 《北京党史》2008,(6):19-22
一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善于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应当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挫折.邓小平把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并依据中国的国情作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和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所有制的构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第一次阐述了“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们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第一  相似文献   

9.
尚东涛 《探索》2002,(5):113-115
自由个性是关系。自由个性实现于展示自由关系的复杂张力域。如果以主体、结构、过程为尺度,相互缠绕的张力,可作“自由个性”与“自由群性”的张力、“自由”与“不自由”的张力、“自由异化”与“扬弃自由异化”的张力等三重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王殿明  李海玲 《唯实》2012,(8):54-56
中国人的信仰特征可以概括为“和”的精神。“和”的精神就是对任何一种宗教、文化来说都是扬弃的精神。扬弃的标准是“和”。当代中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儒释道为主干,各种地方文化与国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为补充的有骨头有肉的马克思主义化的中国“和”文化体系,而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和学化。和学与马克思主义在根本观点、远大目标、人类利益、科学性上高度一致。和学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和学化在当代中国并轨共进,是历史发展偶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重新阐述宇宙的含义及宇宙无限性表现的基础上,着重对宇宙无限性的实质和特点做了探讨,认为,宇宙无限性的实质可以归结为:具体事物把自己“规定为有限物并超出其限制”进而展现出的物质在时空中存在和运动发展的永恒性、无极性。这种实质可以具体分析为,一是具体事物以个别、特殊和区别的方式把自己规定为有限物,却又以极限一般和普遍联系的方式超出其限制,进而展现出了宇宙物质在时空中存在的永恒性、无极性;二是具体事物以连续的方式把自己规定为有限物,却叉以间断的方式超出其限制,进而使宇宙物质在时空上呈现出跳跃和分离的无限状态;三是具体事物以肯定的方式把自已规定为有限物,却又以否定的方式超出其限制,从而推动着宇宙物质运动的无限进步趋向。基于上述分析,宇宙无限性具有客观性、自我限制性、扬弃有限的无限性和无限进步趋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唯物辩证法教科书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它把唯物辩证法定义为“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①教科书说:“唯物辩证法通常用运动、变化、发展等概念一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它把运动理解为一般的变化,把变化理解为某种新东西的生成过程,即理解为发展。”②   传统哲学教科书关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理论,由于有革命导师的论述,并且引证了许多的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生活实践的例子,因此,几十年来哲学理论工作者们似乎都坚信不移。今天,当我们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再细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把世界看作是永恒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扬弃”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扬弃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和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观体系中的新生一员,  相似文献   

14.
吴跃农 《学习导报》2013,(16):34-37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刨始人之一,但他从来没有摆过“老资格”。相反,每时每刻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如吃喝穿等小事上,显示了一位革命长者儒雅而自我要求极严的道德约束力。吃饭穿衣见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幸福。  相似文献   

15.
对于实事求是,人们在理论上懂得它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在实践上能否真正做到则又是一回事。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本文就坚持实事求是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首先应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去把握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是通过人们的感官或科学手段能够把握得到的真事,而不是主观想象的臆造的假事。这个要求强调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承认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坚持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己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从而才能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即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 实事求是承认“实事”中有“是”,也就是客观事物在自身内在的矛盾发展中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所谓“求是”就是人们把探求事物的规律作为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些企业的厂长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的老婆、孩子等直系亲属,安排在企业中掌握人、财、物大权的重要岗位,把国有企业变成了“家族企业”。对此,国家出台了一项规定:国有企业厂长的直系亲属必须立即从企业的要害岗位上调离,否则厂长撤职。工人们对这项举措拍手称赞。一些企业的厂长在用人问题上举亲不举贤,国有企业变成了“家族企业”的同时,他本人也由厂长变成了“大家长”,凡事一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专横跋扈,大搞“一言堂”。缺乏民主管理的“家长制”作风,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厂务公开和畅通民主渠道,难以调动身…  相似文献   

17.
地处乌蒙山余脉的筠连县联合苗族乡光明村,有一位不畏艰难的“硬汉”,他把自己的精神、信念和人格融入生他、养他的大山中,熔铸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他就是联合苗族乡光明村党支部书记宗大勇。在他的带领下,光明村从一个深山沟里的贫困村发展成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18.
小亮子现在一定又见到了自己家里上上下下的忙碌,“春节要到了嘛,我们农村要欢欢喜喜地忙大半个月!”当我把这个山东同学送到潮湿的火车站时,看见他的身影潜入浩瀚人海,那人海上空腾起的回家梦,如今肯定悦然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史观出发,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为三种状态,即没有异化的本真状态、异化状态和扬弃异化后的状态、在青年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是统一的,即人通过劳动将自然作为自己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无机的身体与人的活动相统一;但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得人与自然相异化,自然不仅成为与人相分离的存在,而且成为统治人的外在力量;共产主义作为对异化的积极扬弃则实现了人与自然本真关系的复归,这一复归最终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在人重新成为社会的人的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与统一,因此,马克思认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20.
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 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