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庆丰 《学理论》2011,(2):246-247
21世纪国际竞争日益激化,其本质就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而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从创意性的课堂教学、结合创业教育开展创新教育、依托大学科技园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等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整体上亦出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割裂。高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高度,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思考大学生的素质以及这些素质的社会意义,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集成,把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艺术创新素质培养是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艺术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创新素质培养是艺术素质教育的新课题.要从艺术创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并发挥艺术素质教育的美育功能,处理好模仿、借鉴和艺术创新的关系,加强大学生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不外由“内潜素质”(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素质)和“外显素质”(外部表现出来的从事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两部分组成。在“内潜素质”中心理素质(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情绪则是心理素质的“第一要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因此,剖析当代大学生情绪的负面,研究情绪调节的科学方法,对于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三结合"的途径(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拓展"三维空间"(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培养"三创人才"(创新精神、创业品质和创造能力),以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内各大高校纷纷设立创新学分制度。创新学分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课外参加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等,通过认定后获得的学分。现国内外多数大学均实行创新学分制度,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学生在获取创新学分的过程中,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激发,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对之后的工作、生活有积极的影响,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宋斌  代群 《瞭望》2006,(29)
平均每千名毕业生出一名“两院”院士,“科大现象”令人深思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科大)的信息令人刮目相看:建校48年来,这所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尖端科技创新人才,平均大约每千名毕业生中出现一名院士和七百多名硕士、博士。科大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科大“高效培养尖端创新人才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大学、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二是保持适度规模,办精品大学,施英才教育;三是注重培育大学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构建和谐大学文化需要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大学文化视域,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能力培养,重构职业素质,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管理,提升理论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机制与路径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的觉悟、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其创新的欲望、兴趣,培养其理想信念、坚定的毅力、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其创新的理念、思维、灵感,创新的智慧、方法,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应保证并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似文献   

10.
对美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今天,在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同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美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手,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崔道伟 《学理论》2010,(15):170-17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水平,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及人文素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6月6日,夕阳染红大地。几名大学生引着3位老人在杭州大学校园里漫步。3位老人系浙江省军区第5干休所离休老干部,几名大学生是杭州大学哲学系“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下称“毛研会”)成员。 距杭大几百米的干休所,住着130多位一度叱咤疆场的兵团军师级离休老干部。在今年全国上下掀起学雷锋热潮的2月,以理论上读毛泽东、实践上学雷锋为宗旨的“毛研会”,决定与干休所老干部们共建“友谊之家”,一方面有助于钻研马列,二方面有机会长期为老人们做好事。于是,两名大学生兴冲冲走进干休所。“我们交个朋友吧!”年轻的手和苍劲的  相似文献   

14.
贾萍萍 《学理论》2012,(23):206-207
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即为造就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当前形势下,理工科女大学生是女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构建理工科女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理工科女大学生,值得思考。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根据女大学生需求,量体裁衣,为不同专业学生制定《大学生成长图表》等系列图表,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培养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郭萍 《学理论》2010,(14):209-210,258
创新素质是一种高品质的素质,对青年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军队综合性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主要任务,加强青年学员综合素质养成,特别突出青年学员的创新素质养成,实现军事人才的全面综合发展,是军队综合性大学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旨在培养具有开拓性人格的创业教育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有效载体.高等学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要间呈现出令人忧虑的落差。高考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素质的年轻大学生。这支年轻的大学生队伍,目前正在不断壮大,日益成为知识分子队伍中不容忽视的力量。仅据山东省淄博制酸厂等21个单位统计,直接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的“小龄大学生”就有118名,约占这些单位大学生总  相似文献   

18.
时下有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傍大款。大款有请必到,有求必应,有的甚至到了有令必行的地步。而在江城南通,有一个化名“莫文隋”(意“不要问谁”)的党员干部,却悄悄地资助南通工学院两名特困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技多不压身。现今,不仅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职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考"洋证书",如雅思、托福、ACCA、CIA等,究竟什么样的"洋证书"含金量最高,找工作最牛、最被企业认可呢?据悉,考"洋证书"最重要的是看行业和企业的认可度,而且是否有高回报也是考虑。  相似文献   

20.
张育琴  黄赤强 《学理论》2011,(12):358-359
网络时代的英文歌曲等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但这与其开发利用不合理的矛盾日渐凸显;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实用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以现代图式理论为参照,我们对经典英文歌曲在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针对英文歌曲展开的"听、说(唱)、读、写和译"训练对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均能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