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琳  孙晓红 《党史博采》2009,(4):51-51,55
本文围绕外语教学中大学生们常表现出来的语用--语言和与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展开讨论,说明应该培养学生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方面来学习、使用和理解语言.克服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应学会在交际中运用语用策略和遵守礼貌等问题,还要注意跨文化交际双方语用策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论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及其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主要分为语用语言和社交用语两方面的失误,具体表现为:不懂得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不懂得英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不注意汉、英文化对事物的价值观差异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社交用语失误;等等。因此,应在真实的或模拟的语境中进行英语教学,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输入,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凌飞 《世纪桥》2010,(1):137-139
由于英汉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英语教学对培养语用能力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语用失误。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语用失误的种类及其原因,论述了什么是语用能力、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同时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措施:(1)培养语用能力需从提高语用意识入手,首先要提高教材编写者和英语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2)创造语言环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3)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重视文化差异、尊重西方礼仪的意识;(4)改进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苏则坤 《世纪桥》2007,(7):134-135
语用模糊限制策略是语用模糊问题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用模糊策略及其限制策略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存在前提,后者依附于前者而存在,但二者又可以相互独立存在。所以,要想全面了解语用模糊问题,就必须对其限制策略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出发而对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限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的。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学生的语用预设知识,培养语用预设思维,把语用预设理论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语篇连贯性和语言的适宜性,保证了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文化习得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这一新的语言学分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失误是由于语用失误造成的,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句话表达的言外之意可能推断出不同的会话涵义。  相似文献   

7.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这一新的语言学分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失误是由于语用失误造成的,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句话表达的言外之意可能推断出不同的会话涵义.  相似文献   

8.
高晓梅  关立新 《世纪桥》2008,(12):118-118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这一新的语言学分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失误是由于语用失误造成的,由于文化上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句话表达的言外之意可能推断出不同的会话涵义。  相似文献   

9.
张晶  杨晶  王军 《世纪桥》2008,(10):114-114
语用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加强学生的语用预设知识,培养语用预设思雏,把语用预设理论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语篇连贯性和语言的适宜性,保证了学生语言综合技能和文化习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贾秀敏 《世纪桥》2009,(11):108-110
本研究从以往的语用失误及汉英比较转移到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上;并能超越以往对语用能力的静态研究,对语用能力的习得与发展进行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娇娇 《世纪桥》2012,(21):88-89
本文以大量语料为基础,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失恋类安慰语的话语模式和语用策略进行了深入探析,以期抛砖引玉为语用学的深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用到的失恋类安慰语的话语模式有四类:分析问题、直接安慰;提供帮助、间接鼓励;进行对比,侧面安慰;严厉责备、故意激将。在安慰失恋者时,人们通常会采取同情、求同、称赞、回避和运用安慰套语等五大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邹春玲  王卓 《世纪桥》2008,(12):121-122
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人们历经几个阶段:合作原则阶段;关联理论阶段和研究认知方法阶段——心理模型理论在语用推理中的应用。心理模型理论在语用推理中的强解释力,表明人们注重结合认知科学来研究语用推理的行为。从而对会话含义的推理结果更加迅速而有效。对心理模型的研究将在某一角度论证人脑对会话含义的认知规律。并将在语言使用的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艳臣 《世纪桥》2010,(19):151-152
为了保证商务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商务人员在使用作为交流工具的商务信函时会使用大量的模糊语言。本文主要介绍了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即增强商务信函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准确性、礼貌性、实现自我保护、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英语模糊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得相当频繁,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它有诸多的表现形式,影响使用模糊语的主要因素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5.
韩笑 《世纪桥》2008,(10):142-143
英语模糊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得相当频繁,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它有诸多的表现形式,影响使用模糊语的主要因素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可以透视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现实。美国是一个以个性和自由为特色的国度,美国人的行为习惯、个性特点、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在美语用词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因而,通过分析美语用词,可以使人门从另一个视觉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并进而知晓美国社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人们历经几个阶段:合作原则阶段;关联理论阶段和研究认知方法阶段--心理模型理论在语用推理中的应用.心理模型理论在语用推理中的强解释力,表明人们注重结合认知科学来研究语用推理的行为,从而对会话含义的推理结果更加迅速而有效.时心理模型的研究将在某一角度论证人脑对会话含义的认知规律,并将在语言使用的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找出其相应的解决手段及有效策略是其主旨。在外语教学中,让大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会话含义的理解人们历经几个阶段:合作原则阶段;关联理论阶段和研究认知方法阶段———心理模型理论在语用推理中的应用。心理模型理论在语用推理中的强解释力,表明人们注重结合认知科学来研究语用推理的行为,从而对会话含义的推理结果更加迅速而有效。对心理模型的研究将在某一角度论证人脑对会话含义的认知规律,并将在语言使用的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明霞  朱雅莉 《世纪桥》2010,(9):138-139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切相关。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应变能力和商务文化素养,从更深层次掌握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并且在实践交流中有效化解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通畅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