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对历史过程有过三种不同的解释:(1)马克思把历史过程解释为人的发展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①“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②纵观历史,人们不会怀疑,历史过程是人不断发展的过程。尽管经历着曲折的道路,但人类总是在发展的,人永远不会返回到猴。(2)马克思把历史过程解释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除却人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获得新的发现的历史。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发现,分别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发展的自身需要所决定的,是由当代世界经济文化走向和复杂政局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3.
人是个体与类的统一。所谓人的发展包括个人的发展和类的发展两个层面。鉴于“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本文将着重从人的个体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一、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考察与展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以人的主体性作为划分标准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  相似文献   

4.
桑林峰 《学习导报》2011,(17):64-64
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党史里写着共产党人的灵魂,指引着将来的命运。对待党史,我们当怀着一颗敬畏心。 敬畏党史,才会主动学习党史。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培根言:“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智慧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又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文明?《辞海》中描述为,“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1]可见,文明是人类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摆脱落后、愚昧的进步表现。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2]基于上述对文明的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文明的发展史。无论纵观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还是横看各种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文明都在作为一种历史进度和价值追求,代表着那个时代所达到…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交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交往的不断进步,交往的拓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变革,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交往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卡西尔曾指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国际大都市的比较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哲学家休谟有一句话朴素而真实:“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追求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交往作为交互主体之间的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语言、思想的发展史也是交往实践的发展史;生产和交往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马克思的交往观为其他社会科学的创新与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从本质上要求消灭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一、历史的概念问题专门史(以下称"专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那么,何谓历史呢?从广义来说,是指一切事物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自然发展史比人类社会发展史时间更长,范围更广泛。由于先有地球,后才有人类,所以人类社会发展史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立性及其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既展现了瑰丽多姿的珍宝,又背负着沉重的、有时又使人难以承受的历史负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从早期儒家伦理道德的著名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人的思想倾向看,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孔子创立的“仁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孔子的“仁者爱人”体现了注重人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当他的弟子伸弓问什么是“仁”时,他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既强调了人的群…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重要论断,是总结我们党!"年光辉历史得出的一条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对共产党来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归根结底,决定着党和社会主义一切事业的成败兴衰。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包括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在社会发展中他们共同构成了历史的主体。历史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13.
“快来买啊,皮薄馅多的小笼包子……”每天清晨,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听到这样的“椒盐普通话”。如果有人问他们是哪里人时,他们会说:“我们是重庆开县人。”  相似文献   

14.
共同点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史,首先便是生产发展史,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发展史。但在谈到历史发展的根本动  相似文献   

15.
胡一峰 《党的文献》2012,(1):123-125
1950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对知识分子“要让他们学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几门课程。就是那些唯心论者,我们也有办法使他们不反对我们。他们讲上帝造人,我们讲从猿到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论述“从猿到人”最重要的作品是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作用》)。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后曾掀起学习《作用》及相关著作的热潮,使“从猿到人”在中国得到深入而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人们根据所处的历史时代的需要 ,构想了许多理想人格。马克思从人与人建立社会联系的角度确立了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即“人的依赖关系”的自然经济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商品经济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产品经济阶段。理想人格与这三大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也经历了自身的不断变迁。  一农业文明时期 ,从其生产力来看 ,手工工具的历史功绩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分化。但是由于人类只能利用体力劳动同自然界进行交换 ,因…  相似文献   

17.
时下社会上盛行一种说法,曰:史学危机。我不甚赞同用“危机”一词,但史学落后于时代却是客观事实。 为了往深层探究问题,有必要先明确史学的属性,所言问题的范畴。顾名思义,史学是研究历史的专门学科。何谓历史?广义地说,是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包括自然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两个方面。狭义地说,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即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环境改造与人的改造的统一。社会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在两种改造活动的统一实践中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邓小平的改革理论固然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人文环境的改造方面作了大量论述,但他的视点从未离开过人、人的改造和人的发展。可  相似文献   

19.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此话一出,热捧宋朝之风骤起。美国人罗兹·墨菲在他所著的《亚洲史》中也说,宋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中国“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他们这些话,诱发了国内不少人的民族虚荣心。  相似文献   

20.
“穷人经济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性学科。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贫困是对执政党的最尖锐挑战。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