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融动荡背景下的中日韩合作及东亚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威威 《和平与发展》2009,(2):60-64,54
全球金融动荡加快了东亚经济安全共同体的形成,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将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东亚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治活力不足,而金融经济是以制度化为必然要求的。因此,维护经济安全的紧迫性能够增强东亚国家政治合作的动力。中日韩主导的货币金融合作应成为东亚一体化的第一根支柱。  相似文献   

2.
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扩散和转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动荡.金融动荡对世界各国、包括中日韩等东亚国家的影响,尤其是短期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论及,本文不再重点讨论,而是拟从中日韩合作及东亚一体化的意义上,分析此次金融动荡的效应①.金融动荡、中日韩合作、东亚一体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首先,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维护经济安全的紧迫性加快了国际合作的步伐,包括中日韩3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亦然;其次,不论是从欧盟的经验还是从当前东亚合作的现状来看,东亚一体化必然从经济领域起步,而维护经济安全的国际合作(主要是金融货币合作)能够提升经济合作层次,为一体化提供政治动力,推动合作的机制化;最后,中日韩3国的合作对东亚地区金融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有的东亚合作框架下,中日韩合作也必然扩展为整个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1月13-15日,东盟系列峰会(第十二届东盟峰会、第十届10+3峰会、第七次中日韩峰会及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宿务召开。在会上,相关国家竞想抛售其东亚合作战略,既主张强化经济和非传统安全联系,更注重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地位,峰会呈现出大国在东亚地区既合作又竞争的新态势,进一步折射出区内外大国竞相角逐东亚舞台的战略盘算。  相似文献   

4.
中日韩三国海上安全问题的"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紧密相联。根据巴里·布赞、奥森·维夫等有关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在相互联系的安全威胁中,行为体之间在处理安全问题时不可分割。因此,中日韩三国必须进行跨海域安全合作。在海域安全上,中日韩三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海域安全复合体,在"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由冲突形态向安全机制过渡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非传统安全困境存在吗?这种安全困境为何产生?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合作能否将其化解?既往研究通常一分为二地看待国家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议题中的行为逻辑,用安全困境的理论解释前者,安全化与和合主义等概念描述后者,认为后者更易导向国际合作。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非传统安全危机,然而世界各国却在应对过程中合作乏力、对立加深,这是一种非传统安全困境,各国政策和行为意图的不确定性是其主要原因。冷战后,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在非传统安全议题上因势利导,增强各国对安全威胁的共同认识,依托既有地区合作机制凝聚共同利益,形成了增强政策和行为意图确定性的“威胁—利益”转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种非传统安全困境。2020年4月,为应对疫情而召开的“10+3”特别峰会即为例证。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对安全利益的共识虽有待增强,但对安全威胁的预估已趋于一致,是化解当下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困境的一个地区性积极表征。  相似文献   

6.
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关注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金融危机、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移民难民、复合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枯竭或跨界资源冲突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严重威胁着区域安全,东亚和南亚地区也不例外。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地缘相连的竞争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印双边非传统安全合作,从传统安全角度看,长期以来存在的领土争议是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中印之间的合作交流却超过以往。中印之间存在的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关联,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水资源安全、流行性疾病、海洋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是双方能够实现合作的非传统安全优先领域,而"和合主义"理念范式与"多元共赢"合作模式为中印之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展示出中印共同携手发展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南北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作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区域合作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东盟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框架合作机制并存的局面.但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的同时,呈现出"南热北冷"的不均衡状态,即东南亚区域合作进展良好,实现了较高程度的机制化,而东北亚区域--中日韩的合作却艰难前行,直到2008年中日韩合作异军突起,才取得较快进展.随着中日韩的合作深入发展,如何实现东南亚和东北亚合作的良性互动,将是东亚区域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晨光 《和平与发展》2015,(3):64-77,112,113
2013年,中日韩被接纳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后,三国北极合作的议题变得更具现实意义。当前,中日韩在北极事务上因相同的身份认同、相似的利益诉求和相近的政策实践而存在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但由于中韩两国与日本关系紧张、美国因素的干扰以及"中国北极威胁论"的存在,三国北极合作之路面临诸多障碍。因此,中国需要以现有涉北极国际制度为基础,以科研等低政治领域的制度化合作为突破口,以中韩合作带动中日韩合作为路径,避免和消弭"中国北极威胁论"的影响,积极参与和推动三国的北极合作。  相似文献   

9.
在东南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中,存在3个层次的合作机制。东盟主导下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深化缓慢,执行乏力,主要扮演着合作的倡导者和规划者的角色;成员国间的双边或多边小范围合作机制是东盟合作计划的实施者,但合作领域单一,能力有限;区外西方大国主导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合作相结合,发展迅速。这3个层次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竞争。面对东南亚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独特架构,中国需进行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非传统安全的基本特性及其应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依据自己对国际形势演变的认识,先后提出了新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概念。比较流行的是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前者强调安全的内容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概念,通常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后者强调各国在安全领域加强合作的必要性。这两种安全概念紧密联系。前者是安全的内涵,后者是实现安全的手段。然而,如何界定非传统安全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非传统安全的概念不断扩延,在有些情况下,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叉且界限模糊。随着地区安全合作进程的加强,各国政府致力于以合作和外交手段解决传统安全问题。然而,采用军事手段解决诸如恐怖主义这类非传统安全威胁也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1.
澜湄地区的安全问题以非传统安全为主,涉及跨境犯罪、社会公共卫生、水与环境安全、信息网络犯罪等广泛议题,呈现出明显的复合性与联动性的结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自2016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成立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澜湄合作给予广泛关注和多视角研究,但对于该机制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研究还相对缺乏。长期以来,澜湄地区的非传统安全治理属于“碎片化”治理模式,机制拥堵,治理政策、资金、技术、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分散,且缺乏持续性,导致安全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澜湄合作机制成立后,从合作治理内容、结构、参与主体等方面,推动了非传统安全治理逐步向“平台化”模式演进和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澜湄地区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已将非传统安全合作列为重点合作内容,未来澜湄合作需要在治理范式创新、多层平台搭建、早期项目设计和收获等方面完善非传统安全治理机制,持续推动澜湄合作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南海地区人与社会经济、自然发展关系扭曲的结果。它与南海传统安全交织出现,给地区国家安全与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相比之下,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学界太多的关注。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且在九一一事件后主导南海地区安全形态。其后,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了地区国家的重视,虽在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下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及现有的民族、宗教矛盾,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未来南海非传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南海地区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策略性互动还存在着一系列不足与问题,而这些不足和问题使地区国家在南海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效果不彰。不仅如此,针对地区内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需要和东盟国家找准方向,为解决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共同维护南海稳定与和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与东盟各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 近年来,中国积极与东盟各国加强对外合作关系建设。通过“10+1”与“10+3”会议机制以及东盟地区论坛等形式,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发展。但是,中国与东盟同样也共同面临着非传统安全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因此展现出以合作安全、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多边安全为特征的理论逻辑。美国出于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动机,对亚太地区施加以竞争安全、封闭安全、分割安全和单边安全为特征的传统安全范式,导致该地区大国战略博弈日益加剧、安全阵营化趋势加快、安全困境螺旋上升和非传统安全竞争日趋升温,破坏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全球安全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范式,即以合作安全应对竞争安全、以开放安全对抗封闭安全、以共同安全替代分割安全、以多边安全超越单边安全。针对美国推行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亚太地区的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提供了实践路径,包括促进地区大国良性互动、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机制、塑造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强化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东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东亚地区民众的人身安全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东亚各国政府致力于加强合作,集体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战略的高度看东亚合作与中日安全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后,东亚地区各国在安全保障与经济合作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问题上,形成了相互竞争与相互合作的新格局。中日之间在安全保障以及能源环境等问题上的矛盾与合作关系,集中反映了本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如何通过加强多国间的政治对话解决区域内的政治与安全问题,通过共同开发与合作,有效地发挥各国在资金、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互补性,逐步形成有向心力、平等合作、互补互利的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机制,是构筑合作与共生的东亚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兴起,促使区域层次开始凸显为国家间安全合作的主要平台,安全地区化态势使地区合作成为一种新的安全、发展和战略思维。东盟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合作进展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线,随后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爆发促使该领域的合作在地区层面展开。通过对非传统安全合作促进东盟国家合作的多层面分析,可以推断,非传统安全问题将在广泛领域内推动东盟国家间合作,而不仅仅局限在非传统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18.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has long transcended the bilateral sphere and is of global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With likely adjustments to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under a new US administration, China holds expectations for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While maintaining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economic ties, 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resume collaboration in response to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on 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