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57年,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始祖鸟化石。当时由于未能发现羽毛化石被描述为翼龙。4年以后的1861年,发现了羽毛,被化石保存下来的鸟被命名为始祖鸟。从此,始祖鸟被世界古生物学家确认为鸟类的祖先。并统治世界教科书130年。在我国至1987年出版的《古生物学》还认为始祖鸟是侏罗纪的“唯一代表”。然而130年后,这个西方神话却被在中国北票发现的鸟化石打破了。  相似文献   

2.
东方鸣 《侨园》2001,(1):36-38
辽西地区的义县、北票、朝阳、凌源等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多少年来一直属于贫困地区。近年来,这些贫困地区却陆续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古生物化石,被世界学术界誉为“辽西古生物化石宝库”。“宝库”给辽西地区带来了荣耀,然而,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宝库”中的宝物被盗挖和走私严重,化石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又给荣耀的光环抹上了深深的悲哀。发现古生物化石惊天下 1987年夏季一天雨后,朝阳县胜利乡农民阎志友在村附近的北山坡上捡到了一块鸟化石,他懵懵懂懂地感到,该化石一定很有价值,于是带它上北京献给了北京自然博物馆。1992年,自然博物馆的姚成刚教授与人合作在美国《科学》发表文章将这个鸟命名为三塔中国鸟。这是关于辽西鸟化石最早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一周大事     
《瞭望》1993,(52)
中国 ●据新华社12月13日报道:我国近两年先后在辽宁西部朝阳县发现20多具完整的早期鸟类化石。这一世界罕见的辽西早期鸟类群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它为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关于“鸟类起源”这一争执已久而又证据不足的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小山沟中发现鸟类老祖宗辽宁西部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经济上看,它尚属欠发达地区,有一批县被列为国宗或省级的贫困县、亚贫县。但从考古看,它绝对富庶得令一些沿海地区“垂涎三尺”。牛河梁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女神庙,阜新查海的“中华第一村”和巨型石堆龙,绥中的秦汉宫殿遗址,这些考古发现在80年代曾轰动海内外。再次让世界瞩目的是这里发现了十分珍贵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距今1.5亿年至1.3亿年的四种20多件鸟类老祖宗化石。  相似文献   

5.
洁净的光华     
王晖 《瞭望》1984,(46)
长白五月的清晨。淡淡的薄雾象轻纱般张挂在原始森林中。一位戴眼镜的中国人正陪着一个外国考察团在密林中徐徐前行。 “诸位先生,长白山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据目前所知,仅鸟类就有二百多种。在这二百多种鸟类中,有百分之八十的鸟是食虫鸟,如大杜鹃、柳莺、黄鹂——”他就长白山鸟类的栖息环境、食性特征、繁殖生态向美国哈里斯鸟类学会的同行们作了详尽的介绍。美国  相似文献   

6.
亦喜亦悲话辽西魏运亨小山沟中发现鸟类老祖宗辽宁西部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经济上看,它尚属欠发达地区.有一批县被列为国家或省级的贫困县、亚贫县。但从考古看.它绝对富庶得令一些沿海地区“垂涎三尺”。牛河梁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女神庙,阜新查海的“中华第一村”...  相似文献   

7.
1986年7月24日,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曾轰动中外。这则消息称:“辽宁西部山区发现了5000年前的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考古专家根据已出土的文物初步推断,5000年前这里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国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3年半过去了,人们关心、期待着这处遗址能有新的发现。这期间记者三度赴辽西实地考察,并跟踪采访到大量第一手材料。这里,再作翔实报道—— 宏伟神秘的金字塔式史前建筑 位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凌源县交界的牛河梁,是古代植被很好的丘陵山地。自发现女神庙、积石冢之  相似文献   

8.
一个一向不被人们所注意的豫西小县——西峡。 1993年春寒料峭时节,突然从县城东南35公里的阳城、丹水两地飞出了一条震动世界的消息:这里发现了堪称世界一绝的恐龙蛋化石群。紧接着,五里桥、回车、桑坪传来5个乡镇32个行政村都发现了恐龙蛋化石。恐龙蛋化石发现的冲击波来的迅速、刮得猛烈,强烈震憾着这个40万人口的山乡小县。  相似文献   

9.
王颖 《瞭望》2000,(25)
在滇中高原北部,有一个面积 仅275平方公里的亚热带盆 地,那就是元谋。35年前,地质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猿人门齿化石,并由此改写了中华民族的远古历史,“元谋人”蜚声中外。 沉寂了几十年之后,今年春天,考古学者又在元谋境内发掘出6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元谋再次赢得了“天然人类原始博物馆”的美誉,名播中外。“元谋人”的偶然发现 1965年初,为了配合攀西地区的建设和西南大动脉──成昆铁路的勘探设计,年仅26岁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青年学者钱方先生,踏上了元谋热土。5…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法门寺塔下地宫是中国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它像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兵马俑一样,为中外旅游者向往。自1988年1月以来,已有100多万中外观众前往法门寺参观。与此同时,兴起了从佛教  相似文献   

11.
人类起源何处?有人说是非洲,有人说在亚洲。但无论是非洲还是亚洲,过去都只发现了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和200万年内的人类化石。其间600万年时间成了一片巨大的空白。去冬今春,云南元谋县发现了最接近人的猿化石——距今400万年至300万年间的蝴蝶腊玛古猿化石;同时发现了最接近腊玛古猿的人——250万年前的“东方人”化石。从而补齐了由猿转变为人的两个关键性缺环,使探索人类起源取得了划时代突破。 小女孩的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12.
张正明 《民主》2004,(11):37-39
一、古人类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在中华文明形成前,位居黄土高原的山西就留下了许多史前遗迹。山西垣曲寨里村1955年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证明4500万年前这里已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生存。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的击打取火石器,证明180万年前人类已有用火活动。西侯度遗址南发现的距今约60万年的匼河遗址化石,已具有现代人  相似文献   

13.
正贾祖璋(1901-1988年),浙江海宁人。1924年进入商务印书馆,1931年入开明书店,一边当生物科普读物的编辑,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写作。共有《鸟类研究》《鸟类概论》《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生命的韧性》等科学小品集和有关鸟类的专著20余种问世,此外还编写了《中国植物图鉴》和多种生物、博物  相似文献   

14.
惠灵顿专电 “基维”在新西兰是一个很动听的名字,可以说是新西兰的别称。它来源于当地现在世界仅存的一种珍奇的无翼鸟——“基维鸟”。它是新西兰的国鸟,也是新西兰国家的象征。新西兰人常常自称为“基维”。  相似文献   

15.
日前,陕西省主管文物旅游工作的副省长孙达人教授在京向中外记者披露: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第三号坑,将于9月27日“世界旅游日”之际向中外参观者正式开放。 十年开放再添新景 十年前,秦始皇兵马俑第一号坑向世人正式开放,中国历史上这支千古一帝的地下御林军,以它车辚马嘶、行整列齐、威武雄壮的阵势,赢得了中外游人的浓厚兴趣和高度赞誉。十年来,一号坑累计接待  相似文献   

16.
张悦 《瞭望》2004,(35)
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博物馆、考古所、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历经8年的研究和鉴定近日宣布:位于广东肇庆市封开县河儿口镇峒中岩发现的“封开人”牙齿化石距今14.8万年,比1958年在曲江马坝发现的古人类颅骨化石距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奇台、木垒三县境内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有一片广袤的荒漠,即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有众多珍稀有蹄类野生动物,而且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一片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带里。分布着8亿年前至1.5亿年前上百种海相地层生物化石和陆相地层生物化石。这条开阔平缓的化石走廊,被专家们称之为“准东瀚海博物园”、“史前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五千年前的神秘王国 中华文明的源头在那里?是黄河流域一源说,还是多源说?辽西东山咀、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家群址的发现,为这个考古学的重大课题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实物资料。有人预言它的极其重要的价值,将愈来愈为后人所认识。 由于夏以前无地下史料,只能凭借传说,从考古学角度看,只好存疑勿论。这样中华形成国家的时期只能是4000年前的夏代,比两河流域和埃及文化晚了近1500年,比印度也晚了近1000年。夏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是否可信?这个问题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  相似文献   

19.
俄格战争爆发以来,被称为“黑海门户”的克里米亚半鸟犹如第二战场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俄黑海舰队先是对格鲁吉亚进行海上封锁,后又造访阿布哈兹;  相似文献   

20.
括囊 《党政论坛》2009,(12):44-44
在非洲和南亚一带,生活着一种叫狞猫的动物,它们身手十分矫健又极善跳跃,能跳起好几英尺高捕捉刚起飞的小鸟。特别是有个地方的狞猫,为了能捕获更多的鸟类,还常把自己装扮成麝的样子。因为那儿有种鸟主要靠吃麝身上的虱子为生,跟麝长得有几分相似的狞猫,便模仿麝的样子低头吃草,还将麝的粪便涂在自己的身上,等鸟寻着麝的气味来吃虱子时,狞猫便突然跃起将鸟捕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