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哲 《中外法学》1992,(2):32-37
<正> 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及政治战线上斗争的焦点之一。近年来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以"人权卫士"自居,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进行攻击和污蔑,妄图利用人权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颠覆、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彻底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点则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长期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权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人权状况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观察一个同家的人权状况,不能割断该国的历史,不能脱离该国的国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打算从两个方面探讨一下美国人权的历史和现状。从《独立宣言》到《人权法案》众所周知,美国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对北美殖民地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使它完全成为宗主国的附庸。在英国统治下,殖民地的经济完全服从于宗主国的利益。在英国殖民者对北美殖民  相似文献   

3.
自助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私力救济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事法律关系领域广泛存在,但是我国民法中至今没有确立自助行为制度.本文主要从人权角度对自助行为和人权两者的发展、演进过程作了对比分析,论证了两者之间的契合关系,提出我国应当遵循自助行为发展规律,在合理规制的基础上尽早建立民法上的自助行为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 1 "人权"是基于"人"的权利,它所强调的是人本身的价值和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考察,古希腊罗马就有了人权理论的萌芽. 按照一般的说法,古希腊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就把重心从对大自然奥秘的探求转移到对人自身的研究,所以,在他们那里便有了对人性的一般论述.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理性指引着人们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这种理性是一种法,即自然法.城邦的实在法必须符合这种理性的自然法,否则便不是好的法律.然而,这种理论过于淡薄,而且柏拉图的等级制和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的动物"的论断是很难与严格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法治与人权关系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分离、结合与融合三个历史阶段。在上世纪早期法治实践之中,法治与人权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处于分离状态,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之中法治与人权都未建立有效关联。上世纪九十年代伊始,以1991年《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党的十五大报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为标志,法治与人权由分离向结合转变。此时,法治与人权在理论层面或实践层面都互有所指,处于价值互涉的状态。以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为界,法治与人权趋于融合。由此开始,法治的人权保障价值与人权的法治保障方式高度融合,处于无法隔离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无论是创新性实践还是理论性建树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中国人权理论因此而逐步确立,其蕴含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论品质,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取向的全球人权治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世界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的标志之一,其制度的建设和功能的设置必须遵循其本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本文从考察世界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渊源,分析检察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展望未来检察制度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构建我国合理的、科学的检察制度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人权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人权理论方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人权理论尚存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人权理论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人权理论研究和人权实践将为中国和世界的人权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罗隆基在人权论战时期,用功用的标准来诠释人权与国家、人权与法律的关系,指出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人权具有时空性特点,由此构建其人权理论体系,但其理论体系也有其历史困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体制危机呼唤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现代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造了合适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以及它的领袖邓小平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丰富的经验、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来源;当代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厚土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的人权理论研讨会于1991年6月18-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近七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着重从法学的角度对人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于1991年6月18——21日在北京召开人权理沦研讨会。来自全国教学、科研和实际部门的近7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从法学的角度对人权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西方人权观的原则界限、资本主义人权制度的分析与评估、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保障、主权原则与人权的国际保护等五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庞从容 《政法学刊》2011,28(6):82-87
人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话语,同时也是一个深刻、敏感并极富争议性的论题,其中人权概念就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基本问题。现代人权概念是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人类的人权发展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人权的几个基本概念,厘清这些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权概念本身的演变及其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发展过程。它们从某个角度记载了人权事业发展的曲折艰难历程和人类在人权事业上不断进步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罪犯人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罪犯人权作为我国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的不断发展,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我国罪犯人权保障制度必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一、比较法的产生比较法的产生很早,可以说,自从有了法律和法学以来,就有人研究外国的法律,并对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就形成了夏朝奴隶制国家,出现了《禹刑》.《禹刑》不仅包含调整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而且也包含调整所有权和宗法关系等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十一世纪的商朝,参考《禹刑》,有所  相似文献   

16.
人权概念的理论分歧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传星 《法学家》2005,4(6):41-48
本文讨论围绕人权概念的主要争论,这些争论展示了对人权概念理解中的内在矛盾.这些争论表现在关于人权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权的理念性和制度性、人权的基础性和理想性、人权的国家性和非国家性、人权的个人性和集体性等方面.人权概念中的内在矛盾问题是人权法律理论争论中的核心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人权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人权的理论基础 ,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形态。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看 ,大体上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即 :自然法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社会正义理论。这些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虽然对缓解美国社会的矛盾 ,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它毕竟是代表美国资产阶级利益的 ,是少数人的辩护论 ,所以它并不是美国资产阶级的“救世良方”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人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一、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人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无论是国内人权还是国际人权,既有普遍性(即共性),也有特殊性(即个性)。在一个国家里,任何人都毫无例外地应当享有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最基本的人权,这是人权普遍性的突出表现。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里(如古代、中世纪、近代与现代),人权制度变化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这是人权特殊性的一种表现。在现今的国际社会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承认和尊重《联合国宪章》提出的保障人权的宗旨以及《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人权公约”所确认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20,(3):124-137
20世纪60年代末,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伊斯兰人权观的出现,这种从伊斯兰教义出发看待一切人权规范的人权观在伊斯兰世界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伊斯兰人权观与人权的亚洲价值观在强调人权的特殊性以及非政治化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前者的宗教性决定了其比后者更加根深蒂固。无论是以国际人权宪章为基础还是以道德普遍性为基础的普遍人权理论都存在理论上的弱点,很难对与国际人权宪章存在诸多矛盾冲突的伊斯兰人权观有足够的说服力,伊斯兰世界多元变化的事实也不足以消除伊斯兰人权观与普遍人权观存在的观念冲突。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普遍人权话语中将人权宗教化或者原教旨主义化的倾向具有使人权观念被绝对化和异化的危险,由此很容易成为与其他信仰的冲突之源。只有坚持一种具有反思性的温和普遍人权观才能实现其与伊斯兰人权观等其他价值观的和平共处与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20.
刘志强 《政法论丛》2008,3(1):28-34
罗隆基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以“人权论战”闻名于世,前期是以论政为主,后期以从政为主。他以功用作为视角,认为人权乃是做人的必要条件,并以此为基点构建其人权理论体系。罗隆基人权理论既受英美人权思想的影响,又带有中国特色,从而导致其人权理论所阐释的理想主义在当时中国现实语境下面临两难困境而难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