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被授权或受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在执法实践中,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又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行政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并触犯刑法时,行政违法行为就转化为刑事违法行为,从而行政执法就过渡到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2.
违法行为分为严重违法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两种。严重违法行为,是指触犯刑事法规,应该受到刑事处分的行为,这种行为构成了犯罪。例如犯杀人罪、强奸罪等。严重  相似文献   

3.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受权或受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罚款的必要性 对于不够刑事处罚的轻度违法行为处以罚款,这是我国法规、特别是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法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法规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行为的模式,一部分是相应的法律后果。前者是关于法律主体的权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被授权机关或受委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法规和其他法规一样,具有国家强制性。因此,为了保证其实施,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各国都规定要对危害环境的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法律责任制度,是环境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典颁行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和需要,国家立法机关颁行了一系列经济法规,以调整新情况下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在这些非刑事的单行法律中,对严重违反经济法规或行政法规而达到犯罪程度的危害行为,设立了一些刑事条款。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已逐渐开展了对这种非刑事的单行法律中设立刑法规范问题的研讨,较为一致地认为,设立这种刑法规范是发展和完善我国刑事立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对这种刑法规范的立法原则及其发展前景则探讨较少,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这种立法方式能否真正发展和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因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违反经济法规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行为人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国家以强制力对经济法律关系实行保护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追究法律责任,实行  相似文献   

9.
七、行政处罚行为(一)行政处罚的含义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对一方当事人所给予的一种惩戒或制裁。它是行政机关进行管理,履行维持公共秩序职能的一种行为方式。国家管理是为了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为此确立许多规则,以达到所要求的社会秩序。很明显,对于规则的违反也就是对秩序的破坏。对此必须给予一定的制裁。如果没有行政处罚,社会秩序根本无法建立。行政处罚虽然针对违法行为,但行政处罚并不是针对所有违法行为。行政上的违法行为有的超出行政的范围,构成刑事犯罪行为,对此,应给予的是刑事制裁。因此,行政处罚只能是行政制裁,它只针对那些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既要查烟,又要抓人”从字面上理解,“查烟”是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扰乱烟草专卖经济秩序的各种违法案件。其实质是对烟草专卖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实施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适用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抓人”首先是指司法机关对涉烟刑事违法案件当事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经济违法是发生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违反经济法律、经济法规,具有社会危害性并达到应受惩罚程度的行为。经济犯罪则是依照刑事法律实施了严重违反其他经济法律、经济法规具有刑事可罚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的案件往往很复杂,既有政策和时间的界限,也有其自身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所以研究经济犯罪,必须了解和把握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必须注意研究党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法律的影响,从而准确区分一般的经济违法行为与经济犯罪,即准确界定经济犯罪与非罪。经济违法与经济犯罪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行为人违反有关经济法规的行为,笼统…  相似文献   

12.
各国刑法立法模式简况王世洲一、根据法系分,可以分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英美法系刑法的传统立法模式是简单的法律(刑法典或单行刑事法规、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中的刑事条款),加上复杂的判例(判例实际上是法律的解释)。在制定了较完备的刑法典之后,判例...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国的传统法律理论,犯罪是孤立的个人侵犯社会整体利益的违法行为,国家依据职权发动的刑事追诉活动是不受被告人、被害人意志影响的。这种刑事司法的运作模式在惩罚犯罪、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们对犯罪和刑事司法问题认识的深化,会发现许多传统刑事司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行政立法一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的活动,也叫行政法的制定,它是相对于刑事立法、民事立法、经济立法等而言的;一种是指一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也叫行政性立法,它是相对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土地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姜爱林,陈海秋一、土地违法行为的概念与特征。土地违法行为,亦称“土地非法行为”,它是指土地管理相对人(或称行为人)不履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其性质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土地违法行...  相似文献   

16.
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诉讼主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涛 《中国律师》2002,(10):48-50
两种争议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司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企业法人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使得企业法人从设立、变更到终止,都被相应的法律、法规所制约和规范,一旦企业有违法行为,将会受到相关的处罚和制裁,其中,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行政法规对企业法人违反法律或法规的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之一。企业法人被登记主管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后,其主体的法律地位如何变化,一直是法律界人士探讨的话题之一。法律界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制定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既不可能将经济领域中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犯罪现象包罗无遗,也不可能频繁修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刑法总是落后于经济生活的变化,难于适应当前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需要。因而国家通过修正型立法方式,即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通过单行刑事法规对刑法有关经济犯罪的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或散在型立法方式,即在经济法规中,根据刑法,对有关经济犯罪作出照应性或者比照性的规定。近几年来,围绕打击经济领域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当数量的经济法规,注意在这些经济法规中增加对经济犯罪的刑事罚则。同时,全国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对刑事违法行为应该有确认权李道清人民法院能否直接确认侦查、检察及监狱管理机关有《国家赔偿法》第十五、十六条中规定的应予赔偿的法定情形(为方便论述,以下将这些法定情形称为刑事违法行为),是实施《国家赔偿》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认为,人民法院赔...  相似文献   

19.
为打击卫生领域犯罪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对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涉嫌犯罪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移送。作者分析了不能及时移送的原因,提出了增强卫生行政法规和刑事法律衔接性、明确卫生执法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卫生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等七个方面的建议,以期进一步规范卫生部门对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  相似文献   

20.
宋萍 《法制与社会》2012,(32):187-188
一个具体行政违法行为在既符合行政法规中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规定,又符合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构成时,由行政执法机关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既涉及适用法律的严肃性、准确性,又涉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深入研究和协调解决这一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的法律监督职能,是法律适用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