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学立 《法学论坛》2003,18(1):52-58
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应当包括 :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并予以制度规则体现 ,以满足民法理论完善、缜密以及物权变动安全追求的需要 ;确立公示公信原则 ,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财产归属与流转安全的要求 ;取消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规范并将其精神归缩到公示公信原则之中 ,进而使公示公信原则成为客观统一的物权变动识别制度。这一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之构建 ,是法律制度本身和谐互补的要求 ,也是市场经济安全、有效运转对法律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行物权法律规范的查阅,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为背景,我国已经制定出了相对完整的物权法体系,并在法律实践中体现出了较为良好的法律效果,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仅仅具有体系化的框架并不足以让法律规范具备完善的社会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3.
物权请求权制度作为一项独立的民法制度,具有内外在的功能。其内在功能表征为充分救济物权,外在功能彰显为克服成文法的局限。  相似文献   

4.
根据《民法通则》对人身权的规定所涉及的内容,我国现阶段的人身权制度体系应当是这样的: 一、人格权人格权是基于民事主体本身所固有的、为保持民事主体在法律上的独立人格所必须的权利.因为人格权直接体现为权利主体的  相似文献   

5.
物权请求权制度的抽象性在于物权请求权制度的逻辑基础,而物权请求权制度的逻辑基础亦在于物权的本质,具体表达为对物的直接支配性。  相似文献   

6.
王策 《经济与法》2003,(12):17-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确立我国的物权法律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佟强 《中外法学》1997,(2):93-94
<正> 相对于物权制度而言,我国的债权制度已比较完善和成熟,但由于两者本身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而当着手建立我国的物权制度体系时,将不能不考虑对已有的债权制度会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将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所有权转移标准对债的效力及履行的影响 所有权转移以什么作为标准,这不仅是物权制度极其重要的问题,也关系到债的效力及履行,但理论界对此问题存在着不同观点,限于篇幅,本文并不论及各种观点的利弊,而是通过对这些观点的描述,分析其对债的效力、履行以及法律后果所造成的不同影响,这对究竟怎样设立该制度及如何对债的有关制度进行必要调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郭岳萍 《中国公证》2011,(10):24-26
第二章 公证制度进入物权变动领域的理论基础 一、物权领域立法的本质属性及立法的价值取向 (一)本质属性 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其标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归属和利用的制度,是整个法律制度、社会制度及经济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权立法是否采用物权行为制度不应仅受制于理论的逻辑,尚需要应有实用的考虑。基于此,新物权法采纳了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但并未完全采用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文中主要阐释了物权行为的一般理论,以及各国对该制度的立法例和见解,比较其优劣,同时结合物权法的具体立法例阐释我国的物权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我国林权制度存在产权不明晰,林权缺乏安全性,林地流转不畅,服务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林权制度改革包括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主要内容,即:改革的方向是坚持林地所有权不变;改革的目标是发展集体林,增加林农收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明晰产权,林权的有效保护,林权流转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占有制度与我国民法物权制度的完善THESYSTEMOFOCCUPANCYANDTHECONSUMMATIONOFTHEREALRIGHTINOURCOUNTRY'SCIVILLAW李信忠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定是物权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原有的内容是否仍得坚持,对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在反思与坚持物权法定原则的同时,有必要引入讨论的则是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准物权制度的立法完善问题,对准物权立法的完善有助于物权法定原则的维系。  相似文献   

13.
财产制度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与一国的经济体制唇齿相依。规范财产关系的法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财产归属法,第二大类是财产流转法。有人认为,物权法在广义上是指上述第一大类的财产归属法,即关于人对于财产支配关系的全部法律规范。但严格意义上的物权法并非如此,因为物权法不仅以物的归属秩序为它的规范范围。财产归属是十分重要的,但以绝对所有权为中心的物权理论或者说以国家所有权为核心的绝对所有权理论,并不是科学和完整的物权理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搞活流通开始的,因此比较重视规范财产流通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制定我国民法完整而统一的物权制度,进而完善现行民事立法,业已成为我国民法学界与国家立法机关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我国物权立法所应确立的基本体系作一探讨,以期就教于民法学界.在我国民法典制定之际,确立包括他物权在内的物权制度已成为现行民法发展的最新潮流.那么,在我国现实条件下,物权立法应确立一个什么样的基本体系呢?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然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定原则是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根据该法,物权法定原则要求我国法律(不限于物权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规范)应当对物权的种类作出明确的规定,还应当对已经规定了的物权类型的内容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这样有利于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使得我国对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提高和完善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也符合物权公示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创设,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制度本身所要实现的价值为出发点,在平衡各种价值的基础上折中各种价值的成果。本文对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考察,就是立足手登记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分析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安全价值、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提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李静武 《行政与法》2004,(9):121-122
优先权制度起源很早,许多国家在民法典中对优先权有专章规定。我国民法还没有设立优先权制度,随着我国物权立法趋于完善,优先权必将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拟就优先权的概念界定、优先权的特点及其分类、立法现状及立法建议探讨构建我国物权立法中的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优先权这一法定担保物权制度具有实现国家社会政策、维护公平正义和保护弱者这一其他担保物权无法替代的法律价值和社会功能,所以这一制度自罗马法创设以来被世界许多国家民事立法所继受,并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优先权制度对于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有关弱势群体的利益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生活对优先权制度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需求。在我国的物权立法中应设立完善的优先权法定担保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立法应否定准占有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佳红 《现代法学》2006,28(3):145-151
准占有制度自罗马法肇始,在近现代法上蹒跚前行。其基本功能在于借助占有的规定来扩大和强化对权利事实行使者的保护。然而在现代法上,这种需要借助占有的力量来保护权利事实行使者的要求已经不复存在。现代法律对权利的保护手段已经较为完善,准占有制度不仅意义衰微,还会带来混乱。而且,准占有只是承认非权利人事实行使权利的情形,占有规定事实上并不能适用于准占有,因此其在理论逻辑上也有明显缺陷,我国物权立法理应予以否定。  相似文献   

20.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现状就是“证出多门,分散林立”.不论是不动产物权登记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实践中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操作都能充分地反映出这一特点:首先,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法律规定呈分散状态,不动产物权登记因不动产类型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登记制度. 其次,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的分散性直接导致了实践中“证出多门”的结果.并使不动产常常由于部门利益原因而不能实现快捷而安全的交易。第三,由于立法的分散性和登记部门的多元化,使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程序、效力各不相同。不同的法律规范和部门对登记提供材料的要求、对登记事项的审查力度各不相同。有的登记甚至出现与法律规定不相吻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