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赵明 《现代法学》2004,26(3):174-179
在政治哲学谱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是与二十世纪国际政治格局、尤其是与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有关。正是对二十世纪“各种形式的集体主义”政治情势和意识形态的敏锐启动了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开展,而对政治情势和意识形态的学理诊断则是哈耶克所担负的哲学使命和知识职责。研究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方法应是哲学式的,而评判立场则不能以我们置身其间的政治情势和意识形态作为择取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传统下的社群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了一股新的政治思潮——社群主义。社群主义的复兴是后冷战时期各种社会条件的产物,其本质仍是对新自由主义的补充。它是在意识形态的领域内对资本主义的挽救和改良,但它也关注一定的社会目标,进而拉开了资本主义质变的序幕。它促进了西方政治哲学的竞争和发展,为第三条道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对西方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1776年 ,亚当·斯密出版了其巨著《国民财富的原因与性质研究》。恰在此年 ,在大西洋彼岸 ,美国诸州的代表一起草拟并签署了《独立宣言》。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共同拉开了自由主义在西方上演的帷幕。此后 ,自由主义如雨后之春笋 ,在西方社会乃至全世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成为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具影响的派别。彼德斯曼教授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中一直以自由主义为基本的出发点 ,通过对自由主义的展开和反思达到构建国际经济法体系的目的。所以这里简要地谈一谈对于自由主义的认识及几点看法。一、自由主…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是一种居于西方社会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在近代中国,它作为一个舶来品,经历了一个模糊发展的过程,对我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它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文化是社会的灵魂,那么政治文化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的灵魂。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影响制约着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中国政治文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和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文化并存的三元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更高层面即是更注重构建和谐的政治文化。本文通过对三元结构的浅析,浅探政治文化三元结构对中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和谐的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产生于17、18世纪的西方的政治哲学的思潮。自由主义产生以来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美国作为英国原来的殖民地在深受这一思潮影响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不同特点,这一点在美国的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本文将从自由主义的界定、哲学基础、宪政理念等方面作出剖析。  相似文献   

7.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他们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种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现实的个人”的科学内涵。正是从这种“现实的个人”出发,才产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从而产生并决定政治关系、国家和意识形态,因而,马克思恩格斯才得以科学地理解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从而创立科学的历史观,即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权的终结”六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意识形态的人权成功波及全球,而作为实践的人权却面临着巨大灾难和困境,这形成了鲜明的悖论。尽管权利是自由主义的卓越产物,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却未能充分理解权利的运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人权谱系和人权哲学对自由主义人权理论予以替代。作者主要从人权与自然法的革命性特征,人权与主权的内在联系,人权普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的相互依赖,以及人权在追求人的解放和自我实现过程中对主体的分裂和重构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王智慧 《法制与社会》2013,(36):226-229
原始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意识形态功能。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根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规律有一个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国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弱于西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一度泛化,造成了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剥离出来恰是意识形态功能的强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功利派第一节社会哲学派十九世纪后期,是资本主义进到帝国主义的时期。政治上,无产者的政治的经济的斗争,日益剧烈,市民社会呈现动荡不安的状态。于是市民的国家,为了缓和阶级斗争的趋势,不得已开始了社会政策的立法,而其立法的原理,客观上是采用社会改良主义以代替个人自由主义,主观上仍保存着自由主义的精神。现实的社会上经济上政治上的大变化,使得  相似文献   

11.
朱智华 《刑警与科技》2007,(3A):116-118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是将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闫辰  王海荣 《法制与社会》2014,(14):153-155
自由主义民主观是自由主义从保护个人自由的根本目为出发点所形成的一种民主理论。作为一种民主理论形态,自由主义民主观以保护个人自由为根本目的,以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和限制政府权力为基本特征,并主张通过代议制、分权制衡和有限政府等制度举措来保护个人自由。西方社会数百年的民主实践证明,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它对于人类的政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应看到自由主义民主的消极影响,即自由主义民主具有保守性以及在平等问题上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对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和集散场所,是受西方社会思潮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和挑战的前沿阵地之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丰富的内容和多变的传播形式,将面临着哪些挑战,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又将如何面对这些挑战,这便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冲突法建立在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学说基础之上,其哲学基础是19世纪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冲突法理论不考虑各国法律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此实现了冲突法的非政治性。随着冷战的结束,新自由主义复兴。中国国际私法在近年来无论在理论还是在立法上长期受自由主义范式影响,尤其是在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和惯常居所原则的扩大化为标志,绝对的自由主义范式主导了立法思维。中国国际私法必须破除绝对自由主义范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并结合当代中国冲突法实践,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冲突法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宪政文化之自由理念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人博“直立”之于个人与直立之于人类应是同样的重要。一个民族拥有的物质力量无论强弱,它直立于世界的进化意义决不等同于个人直立于社会的伦理意义。在西方,始终与个人概念相联系的自由,被看作是个人直立于社会的始点和标志...  相似文献   

16.
约翰·洛克(JohnLocke)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的法律思想建立在自然法理论基础之上,渗透着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由此而形成的自由主义法律思想重在强调对"个人权利"的维护。他首先通过对自然法理论的论述,确立了具有"主权在民"色彩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而以此为基础强调法要以民权为本源与本位,并指出法与自由的关系相容的。洛克还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法治理论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分权制衡理论",开了历史的先河,而这也成为其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中的一大闪光点。  相似文献   

17.
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观及其与马克思的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耶克区别了自发的秩序和人造的秩序两种不同的概念 ,认为自发的秩序使社会内容更加丰富、使分散于个体的知识得到利用、使个人得以自由发展。他的这一思想源于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及从伯克到斯宾塞、门格尔等人的进化观 ,成为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 ,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马克思认为自发秩序只是一种过渡性阶段 ,人类社会必须超越自发秩序 ,以获得社会和个人真正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斯劳特的自由主义国际法学,正是一种渊源于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并将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研究范式。在这种范式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尝试为国际法学开辟一条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无疑,这是对长期以来依赖自上而下的国际法传统研究路径的一个很好的弥补,也为当代跨国法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当然,自由主义国际法学存在的不足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在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法律思想对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东西方的法学和其他学科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律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也极为繁多.从思想史意义上看,如西方法学思潮之正统的"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①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式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②规范论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③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④以及文本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⑤这些研究视角不论是来自法学研究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至少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文本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大有助益.它不仅能够带领我们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世界,而且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观察西方不同思潮的面貌,研究现代西方法学和法哲学的内在结构、基本含义及其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儒家法文化与后现代社会法文化●刘晶军房守林学术界将18、19世纪的西方社会称为现代化社会,将20世纪西方社会称为后现代化社会。西方的法律文化在20世纪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在宪法方面,由个人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由自由放任主义转为增强政府干预,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