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相关法律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概括来说,可分为"四权":立法权(除法律特别规定外,省级以下没有立法权)、选举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大事项决定权包含于决定权之中.下面,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谈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受美国隐私权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启发,日本学界及判例发展出自己决定权这一理论.结合我国实际,自己决定权作为基本人权,应在宪法上得以确立.自己决定权作为重要的人格权,在制定我国民法典的人格权法时亦应得以确立.自己决定权具有相对性,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在符合法律保留原则及法定程序下,公权力得制约自己决定权.对公权力侵害自己决定权的救济方式包括宪法上的违宪审查、请求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民法上的人格权请求权及侵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3.
论鉴定人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我国鉴定人制度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完善鉴定人法律地位、资格,鉴定决定权与鉴定人作证制度等问题.提出我国鉴定人法律地位证人化,鉴定人资格规范化,鉴定决定权当事人化,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拜须经资格审查,鉴定结论受传闻规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地方人大有权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经过十年的实践,许多地方正在深入地总结决定职权的实际效用,研讨决定职权的法律地位。而解决好党委领导权与人大决定权的权责问题,则是地方人大充分行使决定权的关键。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研讨。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决定逮捕权应上提一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侦查权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由于法律规定等方面的原因,现行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体制面临同体监督等理论质疑,而且,从司法实践来看,也存在逮捕决定权行使有待改进、内部监督制约有待加强的现实问题。在当前宪政体制下,最为切合实际且操作性强的对策是,将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  相似文献   

6.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在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方面,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了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程序,进一步扩大了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范围,为推动地方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带着这方面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在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部分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安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李晋是一位老人大代表,还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说到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他滔滔不  相似文献   

7.
朱勇 《政法论坛》2021,(1):10-28
中国古代,皇权与中央权力集中体现为皇帝决策权.清代统治者借鉴汉唐宋明历代政治法律实践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身的治国理政需要,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皇帝决策法律机制.首先,基于"皇权无上限"的原则,法律明确规定皇帝的决策权范围,赋予各级机构对于皇帝决策权范围之外相关事项的直接决定权.其次,法律严格设定"本章批答""御门听政"两...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乡镇人大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努力,讨论决定了许多重大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乡镇人大决定权的行使,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乡镇人大行使  相似文献   

9.
建立生前预嘱法律制度俨然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立法趋势或推广潮流.生前预嘱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与价值核心旨在保障临终病人的自主决定权和维护其死亡尊严,而临终病人的自主决定权作为一项特殊群体或少数人的权利,理应在立法中以权利束的形式得以呈现.但是在我国,建立生前预嘱法律制度仍然面临很大程度上的困境和挑战.《民法...  相似文献   

10.
人大决定权是体现人大是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人大能否切实有效地行使决定权,是理顺党组织、人大和政府的法律关系,把国家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以下论述略去“县级以上”)是否对人民负责,能否集中人民的意志管理国家的尺度. 什么是人大的决定权?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于各级  相似文献   

11.
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全国人大尚未出台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相关法律,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程序和硬性的制度约束,因此,这项职权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中,一直以来重视不够,认识缺位,职能虚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为新时期地方各级人大依法行使重大决定权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也为徘徊观望的地方人大行使好这一职权理清了认识,开拓了思路.各级人大要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理直气壮地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  相似文献   

12.
黄彤军 《法制与社会》2010,(24):164-165
本文认为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重大事项"的范围和内容是否应予更加详细的界定,文中从关于"重大事项决定权"地方立法中的立法目的、"重大事项"的法律界定、界定程序、法律责任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直接表现形式。正确而充分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权力和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和体现。如何行使好这一职权,是地方各级人大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患者处于危机情形时,医院根据法律规定对患者负有紧急救治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但是这种权利义务不得与患者自己对于治疗的决定权相冲突;在患者无法行使治疗决定权的情况下,医院的紧急救治权也不得与患者家属的治疗决定权相冲突。  相似文献   

15.
鉴定申请权与决定权配置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陆法系国家“单向鉴定”的鉴定权配置模式中,鉴定的申请权与决定权之间地位与相互关系构成一个特殊的子系统。在诉讼地位上,司法机关鉴定决定权力优于当事人鉴定申请权利;在相互关系上,鉴定申请权是鉴定决定权的前提;鉴定决定权受制于鉴定申请权。我国现行法律在鉴定申请权与决定权配置上存在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必须作立法上的完善并建立和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三权"中,最为突出的是监督权.这不仅因为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的过程中,监督权始终贯穿其中,而且监督权的使用及成效直接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和形象.回顾近几年来人大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十个关系,对于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完善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事务、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决定权行使弱化甚至虚置的状况,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一、我省各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现状与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极不适应这些年来,特别是2005年实施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以后。  相似文献   

19.
方军 《江淮法治》2012,(17):53-53
依法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较之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而言,在有些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践过程存在使用意愿不高、使用频率较低、使用范围有限、使用效果欠佳等现象。致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始终未能得到充分而有效地行使,部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由于种种原因甚至长期“闲置不用”。  相似文献   

20.
梁立 《法制与社会》2012,(20):31+39
回避制度作为我国三大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在诉讼法以及司法解释中都作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出现了许多法律规定所不及的问题,尤其是在回避情形的界定,自行回避的监督与申请回避权和决定权的行使,执行程序中的回避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对法官违反回避制度的追究和处分方面存在着一些疏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影响了司法裁判的公信力.本文试对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存在的问题作一剖析,提出一些完善回避制度的建议和看法,以促进回避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