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感     
秋仙 《求贤》2010,(10):27-27
入夜思沉眠如昏.春来秋去官场事.海瑞包拯多转世.抑恶扬善顺民意.幻幻残梦皆有根。日月不待放浪·心。立目中天慰沧民。与世无争欺良辰。  相似文献   

2.
杂感     
一、剧评不应失语 多年来难得看戏了,电视剧还是看了一些,看后难免有些想法,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很想听听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专家的看法。遗憾!除了经常看到一些明星的绯闻外,真正的戏剧评论却几乎绝迹了,偶尔看到一篇也尽是些表扬鼓励的话,总看不到有批评意见,难道这些年的演出就都好得叫人提不出意见了?不可能。难道是观众的水平低得分不出好坏了?也不对,私底下群众议论是很多的。而且,我们不是还有许多专业的评论家吗?  相似文献   

3.
杂感二则     
钱逊君子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求诸人的“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求诸己,就是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牢骚满腹,情绪低落。凡事不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在《论语》中有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孔子反复说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相似文献   

4.
南下杂感     
40年前的南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不泯灭的记忆。我所经历的南下湖南的历史有两次。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革命的形势发展很快,胜利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经过敌我力量的反复较量,我党我军由一个个的局部胜利终于走上全国胜利。第一次南下是1944年,从延安直接派出。由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包括南下干部大队从当年11月出发,经陕、晋、豫、鄂,冲破了日军和国民党顽军的层层封锁线,于1945年3月进入湖南。党中央、毛泽东给南下支队的战略任务是:把华北、华中、华南的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筑成一条从北到南的长堤,为解放湖南等省人民,赶走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5.
历史杂感     
正以前,看说文解字,就因这"史"而感动。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此字本意,指史官,其结构,下方,一个"又"字,象征一人之手,上方,一个"中"字,取意正大光明。此手,刚劲有力,挥舞于书简之上,记天下不平之事。此中,堂皇大气,高悬于印堂之前,禀本人高贵之心。这个结构,是造字者对记事者最大的赞美,而记事者们,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世界他们没有愧对这个结构。  相似文献   

6.
时间杂感     
正闲暇间,翻看着旧时的照片,时光穿梭,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阳光灿烂、笑容美好的艳阳天。有些人有些事总是鲜活地活在你的记忆里,没有岁月的痕迹,时光的浮尘无法将它遮盖。记忆中的日子总是自动删选,跳过了悲伤,滤掉了哀愁,用每一个幸福的笑容刺痛着每一个现实的神经。有些东西,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已经忘却,已经坚强得可以不在乎,但当她、  相似文献   

7.
杂感点滴     
杂感点滴王英有一天,我对八岁的女儿大讲特讲"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的诗情画意:碧绿的水,雪白的鹅,桔红的和掌,弯曲的脖颈,对空长歌......女儿却接着说:"最漂亮的是它的眼睛,小小的.黑黑的,亮亮的。一看就觉得诚实。"女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着实让我...  相似文献   

8.
国庆杂感     
王荆 《前线》1987,(10)
国庆节半年都过,然而却并非年年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国家现正处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麻烦问题.但近几年来,在国际上声望日隆,举足轻重;在国内,人们的寿命普遘延长,人们的收入稳步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大概是任谁也否定不  相似文献   

9.
时局杂感     
时局杂感文/双火戊寅年初,新丰地震与兴平化肥厂爆炸事件接连发生,一时流言顿起、弥漫古城,闻之思之成七言一首。地震爆炸灾相连,街巷议论扰人嫌。若得各界心同一,纵是残铁也能圆。1998年1月14日于西安时局杂感@双火...  相似文献   

10.
历史杂感     
正"史"字宣扬着公正、正义的史官精神以前,看说文解字,因"史"而感动。史,记事者也。从叉持中。中,正也。此字本意,指史官,其结构,下方一个"又"字,象征一人之手,上方一个"中"字,取意正大光明。此手,刚劲有力,挥舞于书简之上,记天下不平之事。此中,堂皇大气,高悬于印堂之前,禀本人高贵之心。这个结构,是造字者对记事者最大的赞美,而记事者们,用  相似文献   

11.
车中杂感     
张结海 《求贤》2007,(10):27-27
公交车广播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有外国学者想了解当地市民素质,坐坐公交车差不多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2.
钱世明 《新视野》2000,(4):89-90
作为一个40多年与书本、笔杆为伍的,也算是个文化圈里的人,近十几年来,我面对纷争的与文化相关的现象,因职业之积习,便多有思考,亦有不少烦恼。一直想直抒胸臆地写篇文字,终于写下了《文化现象杂感》这个题目,既名“杂感”便谈不上系统论述,想哪儿说哪儿吧。 一、传统文化的承传问题 “代沟”一词已流行多年,说到底是传统文化的承传失序问题。年长一代或因所学,或因其耳濡目染,受时代的文化氛围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审美的旨趣便产生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中,成了有什么土壤便长什么苗的自然而然态势。现代青…  相似文献   

13.
途中见闻杂感刘万苍一、“卡门”假日回家探亲,造经省城转车。好不易挤到候车室签证处,正待在窗口递车票证件,忽听身后有人在喊。回头看时,却见一妖冶女郎向我嫣笑:“先生,请把您的钢笔借用一下。”那笑容很妩媚,很甜。无奈,只好抽出兜内钢笔递之。她马上操起刻刀...  相似文献   

14.
杂感三则     
举 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 ,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 ,都被这沙漠掩埋了。就是在这大沙漠里 ,有一种叫胡杨的树 ,当地人赞美它 :“生而不死一千年 ,死而不倒一千年 ,倒而不朽一千年。”人们记住了这没有呼吸仍然挺立的“英雄树”。三个一千年之说未免有夸张之意。但是 ,经人们所见 ,不管旷野的风有多猛、多凶 ,沙漠的流动性有多快、多大 ,胡杨树不畏风沙和冰雪 ,不惧干旱与严寒 ,坚韧不拔地 ,始终如一地同大自然顽强抗争着 ,该绿的时候仍然挂绿了。这是确凿无误的客观事实。人呢 ?无论世态怎么变化 ,环境有…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