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合伙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被具有成熟风险投资业的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风险投资企业最有效的法律组织形式,对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法律明确承认了有限合伙制度,为风险投资初步扫清了制度障碍。但是,目前在我国风险投资企业中,大多数仍以公司制而非有限合伙制作为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形式。究竟是哪些因素构成了有限合伙制在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领域的应用障碍,文章从风险管理人、机构投资者、上市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丽花 《工会论坛》2009,15(1):129-130
现代公司两权分离式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但是这一制度安排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内部人控制”、“滥权现象”等。各国公司治理的经验表明,公司治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而目前也未有更好的制度安排能够理想地解决这些问题。股东派生诉权的确立,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辅助的路径,其不仅能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起到监督作用,也是补正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于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包装式的股份制改革不可能解决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间的根本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完善激励监控机制。由于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制约,造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公司治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要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完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蒙牛乳业是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一个经典案例。从蒙牛乳业有限合伙制PE的交易结构入手,研究其税务安排,发现现行有限合伙制PE税制在普通合伙人的附加收益的所得性质、回拨机制、亏损抵扣等问题上均存在税法歧视有限合伙的问题。同时,考察美国参众两院关于有限合伙制PE最新的税案,对有限合伙制PE持限制态度。因此,对于有限合伙制PE应在采取税法鼓励的同时,通过税法手段防止其成为资本圈钱的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5.
跨国并购有利于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所暴露出来的代理风险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渐突出,治理观念和外部环境均难以满足跨国并购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因此研究有助于实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吸引跨国并购双赢的政策措施,对降低企业并购成本,实现国际资本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司(企业)治理问题是公司(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控制权问题又是企业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影响和决定着内部治理的效率。中小改制企业的有效治理须具备经营管理骨干拥有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的制度安排,需要他们在企业中联合持有大股(包括控股)。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涉及各种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划分和制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治理可以看成是公司所有者通过构建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着重解决代理问题而形成的以比较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企业并购中法人治理结构之磨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如何按照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来管理公司 ,协调企业资本供给者和资本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司治理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高层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的问题 ,在并购中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成本体现为因经理人员与投资者、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潜在利益不一致而对并购权利行使和利益分配争夺产生的成本 ,可能包括以下诸如修改公司章程、股东之诉、股东派生诉讼、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等引发的成本。在企业并购中追求的1+1>2的效果 ,决定了如何对合并企业进行磨合成为企业合并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破产重整期间所发生的公司治理问题比在企业正常经营情况下的治理问题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在于重整程序涉及包括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破产管理人和法院在内的众多主体,更由于重整程序的社会本位性、企业估值的困难以及重整公司在收益享有者和风险承担者方面的分离。合理地配置重整程序中各环节的控制权,是维护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促进重整成功的关键。我国企业破产法关于重整公司的控制权配置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对公司治理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都是关注企业如何更好地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两者之间的研究是相对独立的。基于对我国企业的经验分析,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生成层面和形成主体的不同,企业文化可分为公司治理文化、管理文化和执行文化,且公司治理文化直接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通过一个崭新的视角:公司治理文化-企业文化-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组织绩效-企业竞争力,来解释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公司治理文化构成企业竞争力的路径模式。这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文化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