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是全国建立较早,为全国培养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最多的单位。1980年原山西医学院与山西省公安厅率先在全国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创建了法医学专业并于同年招生。1983年,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召开了“全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座谈会”,对山西医学院创建法医学专业给予充分肯定,同时确定了全国普通医学院校恢复法医学课程。1984年教育部委托山西医学院举办了法医学高师班,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开设法医学课程培训师资2001年山西医科大学成立了法医学院和司法鉴定中心…  相似文献   

2.
《法医学杂志》2016,(2):161-162
正四川大学的法医学科源于华西医科大学的法医学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华西医科大学是1979年我国首次招收法医学本科生的三所院校之一。1985年,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了创建我国法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晋祠会议",并在全国六大地区布点建设。华西医科大学即为在我国西南区设立的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地。在学校及老一辈法医学家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大学法医学科源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科,20世纪50年代由吴家馼、吴梅筠等老一辈法医学家携手创建。是1979年我国首次招收法医学本科生的三所院校之一。1983年,由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的“晋祠会议”决定华西医科大学等六所院校设立法医学本科专业,尔后成立法医学系。1990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8年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建立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同年成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法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1年,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05年法医学专业批准为四川大学品牌专业。本学科点在承担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培训法医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有雄厚的基础。在吴家馼教授、吴梅筠教授、刘世沧教授、刘协和教授、江焘教授等前辈学者的倾心关注下,本学科点师资已经形成了一支学风严谨、年龄及学科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国家专款建设的法医学大楼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仪器设备与国外法医学实验室相当。本学科点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已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2005年成为国际法医遗传学会(ISFG)中国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的司法鉴定机构为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是司法部于2001年首批批准的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机构,开展有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物证学及法医毒物分析等鉴定项目。  相似文献   

4.
会展     
《法人》2005,(5):7-7
2005中国纺织业发展 新思维论坛本月底举行 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 办的“2005·中国纺织业发 展新思维论坛”将于2005年 5月28-30日在京举行,届 时拟邀请商务部、国家发改 委、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 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 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的领导 专家将谏言献策,共同打造 中国纺织服装业新思维。本 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契机 新 战略 新思维”。会议主题内 容拟分3组:战略、策略和应 对措施、主销市场的国别状 况、外贸实务。  相似文献   

5.
<正>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的前身是华南医学院法医学科,始建于1953年,至今走过了53年的历程。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法医学本科生、法医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立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5年成为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批法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开始接收法医学博士后人员;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我系法医病理学课程被评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精品课程。我系是我国现代法医学的发源地之一,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同行前列。我系拥有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法医学专家祝家镇教授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法医病理学》第一、二版,曾任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景元教授主编了全国医疗系统编教材《法医学》及国内现代法医学第一部专著《实用法医学》等多部专著,曾任教育部全国法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教材组主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竞花兰教授主编了《法医病理学立体化教材》纸质文本及建立配套学习网站;另主编《法医探索性实验教材》;现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科组副主任、广东省法医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6.
信息广角     
国内简讯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标准国际论坛在京举行2005年5月19日,“中国北京信息技术标准国际论坛”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本次论坛主要探讨技术标准联盟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研讨行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的“成功之道”,提出本次论坛围绕“行业联盟——标准引领产业新发展”的主题,展开了三个议题,分别是“技术标准联盟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行业联盟推动产业发展的‘成功之道’”;“政府在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中的定位及措  相似文献   

7.
为融汇新时代知识产权发展理念,贯通知识产权国际现代化思潮,助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现代化进程,2017年4月15-16日,第十四届南湖论坛——“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指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欧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等国的知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等600余人齐聚一堂,为“新发展理念与知识产权法治现代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刘明使教授是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创始人之一,她1928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46年进入湘雅医学院(现湖南医科大学)学习,1951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全国第一届法医高级师资班进修,1953年7月由中央卫生部统一分配至西安医科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法医病理学牧研室主任,法医物证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副主任,“法医学杂志”编委,中国法医学会理本,陕西省法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市检察院、陕西省渭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技术顾问,享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政府津贴。刘明使…  相似文献   

9.
2005年5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法医学会会长兼《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会主任、主编率“杂志”编委会副主任翟恒利、编委欧桂生、高金才、任洪福、姚青松等一行赴荷兰,就《中国法医学杂志》进入“荷兰国际科学文献数据库”和“荷兰医学文摘”,访问了设在那里的“荷兰国际科学文献数据库”和“荷兰医学文摘”总部。主席克里斯·克劳特(crouse.clauter)先生热情友好地接待了刘耀院士等代表团一行,并表示总部已经相继接到《中国法医学杂志》书面申请及相关资料,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就《中国法医学杂志》所载内容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平 以…  相似文献   

10.
投稿须知     
<正>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学、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报道法医学检案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开办学术讲座和登载教学实践、心得、体会。本刊宗旨是,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为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投稿须知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报导法医学检案 ;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 ;介绍登载学术讲座和教学实践 ,心得、体会。本刊宗旨 ,是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 ,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 ,以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为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服务。1 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设有…  相似文献   

12.
投稿须知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报导法医学检案 ;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 ;介绍登载学术讲座和教学实践 ,心德、体会本刊宗旨 ,是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 ,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 ,以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服务。1 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设有论著…  相似文献   

13.
法医学鉴定体制再比较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九八年第三期《中国刑事法杂志》刊登了《法医学鉴定体制比较研究》(简称《比较》)一文。该文在从比较法上考察了英、美、法、日、俄等五国法医学鉴定体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措施。该文切中时弊地把法医鉴定体制改革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对引起法学界专家与同行对此问题的关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该文在“一、比较法上之考察”中介绍的英、美、法、日、俄等国家的法医鉴定体制情况中的诸多事实值得进一步考核;对该文“二、启示与借鉴”中提出的“我们应当实行多元化的法医学鉴定体制”这一中心论点笔者存在…  相似文献   

14.
投稿须知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报道法医学检案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 ;开办学术讲座和登载教学实践 ,心得、体会。本刊宗旨是 ,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 ,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 ,以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服务。1 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设有论著…  相似文献   

15.
主编寄语     
正《中国法医学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法医学会成立的次年。《中国法医学杂志》经过35年的发展,出版了35卷共计178册正式期本,已经发展成代表中国法医学理论学术研究和检案技术能力的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的刊物,绝大多数中国法医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均刊载于此。承蒙中国法医学同仁的信任,本期开始本人将担任《中国法医学杂志》的主编。回顾一下我职业生涯的主要阶段,似乎都和《中国法医学杂志》有比较密切的联系:1990年之前,我主要是经常阅读该杂志,学习吸收知识;1990-2000年间,我开始写文章投稿杂志,先后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文章;2000年之后,我主要是替该杂志审稿;2010年之后,由于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的、以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介绍以法医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就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任务是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设有论著、述评、技术交流、综述、案例报告、案例讨论、讲座、短篇报道、法医学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法医学鉴定依赖于法医专家提取信息,运用医学、生物学等多领域知识结合工作经验作出鉴定意见,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难以克服的主观因素。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法医学带来了新思路。近些年,国内外法医学者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了人脸识别、年龄及性别鉴定、DNA分析、死亡时间推断、损伤以及死亡原因鉴定等多方面的研究,显示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法医学鉴定问题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崭新技术手段,为法医学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如何科学应对这些挑战,形成人工智能和法医学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法医学"新模式,是大数据时代下法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古代法医学的领先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法医学成就辉煌,在世界上占据过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本文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之管见。l中国古代法医学领先的主要表现中国古代法医学起源早,发展快,在许多方面都曾在世界上占据过领先地位。法医学在司法上的运用占领先地位。首先中国早在先秦时期,法医就成了司法工作的一个部分。有关人员要检验伤、创、折、断等各种损伤,以便作为司法的依据。《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记载说,到了秋天,司法官除了要“修法治,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博执”以外,还要“命理瞻伤、察创、视折、…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医学发展的主要成就: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公检法多系统法医体制得以恢复,并逐步规范为公安、检察司法系统法医鉴定机构和面向社会服务的鉴定机构两大体系;法医学有关法规、鉴定标准和技术规范不断完善;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法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队伍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出现不少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科研立项、论文、著作和成果丰硕,在某些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法医学术团体蓬勃发展,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以40年的发展历史为鉴,对我国法医学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2005,(12):2-2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法制日报、广西壮族自治区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于2005年10月10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降重开幕。论坛的主题是“区域经济与法制建设”。议题分为: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投资保障;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成员方法律体系研究;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发展;4、律师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事务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正式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应邀来自中外的知名专家、自贸区成员国代表、学者、律师立足东盟,面向世界,共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经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法律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法律课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与交流,为区域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光明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表了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新文到会,自治区检察院、法院以及其它机构的主要领导参加了开幕式,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薛云华、东盟国家代表、自治区司法厅厅长蒙平友、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龚勋等主办单位领导到会并发表致辞。东盟国家司法、经贸官员、WTO专家组专家、其它自由贸易区专家、中国相关省(市)律师协会领导、国内外知名律师、法制日报社等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领导和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人士希望,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背景下,将每年一届的法律市务论坛办成“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平台。通过论坛,汇集立法、司法机构,汇聚法学家、经济学家、法律服务专家以及企业家、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使其成为推动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制化进程,推动和保障中国-东盟博览会、巾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制建设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