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男,37岁,某年4月19日在单位组织的篮球比赛过程中与队友发生撞击后即感胸痛,被送至某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夹层、Killip分级(心功能分级)Ⅰ级]”。现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委托本中心对本次外伤与上述临床诊断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支架(coronary stent,CS)植入术中死亡者法医病理检验的要点。方法 回顾了4例CS植入术中死亡者法医病理尸检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行冠状动脉左旋支CS植入术1例,择期手术3例。发现冠状动脉夹层2例、血管破裂1例。冠状动脉破裂患者同时发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三例患者5处新近安置CS部位血管狭窄程度较生前造影报告轻。未安置CS的血管生前造影检查报告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较死后病理检验重。结论 死后病理检验可有效检出冠状动脉损伤、支架血栓形成,但需解决冠状动脉腔内支架原始形态观察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破裂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介入性治疗导致冠状动脉破裂,主要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angioplasty,PTCA)或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操作过程中造成冠状动脉内皮及中层的局限性撕裂或完全破裂[1-3]。本文作者遇一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置入支架处的冠状动脉发生破裂而死于心包填塞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50岁。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某日凌晨自觉呼吸困难、恶心,以及面色苍白、头部出汗、手脚凉,伴呕吐胃内容物而被送到医院急诊,后以“突发性心前区疼痛2h”收住院。查体:一般状态可,血压17.3/13.3kPa(…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37岁,某年4月19日在单位组织的篮球比赛过程中与队友发生撞击后即感胸痛,被送至某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夹层、Killip分级(心功能分级)Ⅰ级]"。现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委托本中心对本次外伤与上述临床诊断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1.2病史摘要患者因"突发胸痛3 h"入院。现病史:3 h前患者  相似文献   

5.
周伟  王斐 《法医学杂志》1997,13(3):133-134,137
本实验按Selye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早期心肌梗死模型;又经颈外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冠状动脉痉挛模型。按心肌不同缺血时间(25min、1h、3h)及对照组将以上各模型均分成四组.每组均取心关部及其相邻组织块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链霉菌素-生物素-肌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LSAN-Mb染色)。结果表明:心肌梗死25min即可见左心室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条片状Mb缺失,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条片状缺染区向外层心肌扩展;冠状动脉痉挛组呈多发性、小灶性Mb缺失,右心室Mb缺染灶多于左心室,且Mb缺染灶多围绕冠状动脉周围,或沿一支冠状动脉之各分枝是葡萄串样分布。可见大鼠早期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Mb缺失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故LSAB-Mb法可望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肌缺血提供客观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6.
猝死是指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意外突然死亡。心血管疾病是引起猝死最常见的疾病,其中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最多见,冠状动脉畸形引起猝死的案例报道较少见。笔者检验了一起因冠状动脉开口畸形引起猝死的案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垂体后叶素致冠状动脉痉挛症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致冠状动脉痉挛,运用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研究冠状动脉痉挛症引起心肌急性缺血的形态学变化特点,同时对大鼠心肌自溶性变化与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心肌纤维磷钨酸苏木素(PTAH)染色出现不规则横带且伴有心肌间质小血管壁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下降,有助于冠状动脉痉挛症引起心肌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戴某,男,43岁,某年7月26日因“反复胸痛1年余,加重14 d”入住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7月28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等治疗。当导丝送至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处,出现不明原因嵌顿,不能拔出。戴某认为该医院的诊疗行为对其造成伤害,要求进行残疾等级评定。1.2病史摘要戴某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尿常规、粪便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心脏超声、胸部X线片等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22-225
目的法医病理学实践中缺乏可供参考的冠状动脉直径的参考值,本文目的为建立中国东北地区成年人尸体解剖案例中固定后心脏标本的各冠状动脉外径的参考值,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高、心脏重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于2010年~2016年受理的852例案件,依次测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主干管腔的外径。结果成年人各冠状动脉的外径与年龄、心脏重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性别间冠状动脉主干的外径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的各冠状动脉外径均小于男性。结论法医病理学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心脏重量来判断各冠脉外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靶向心脏冠状动脉死后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方法 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探索其对冠心病猝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鉴定实践中的6例死亡案例,用5F猪尾型导管经股动脉入路高压注射对比剂碘海醇,获取冠状动脉影像学数据并处理分析,将冠状动脉靶向显影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常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验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例在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中均得到相似的结果 ,诊断吻合率达83.3%。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可以有效显示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常规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 具有一致性。结论 靶向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猝死案件中可以作为常规尸体检验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实践中,刺破心脏致迟发性心包填塞较为少见,而刺伤冠状动脉致迟发性心包填塞在法医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1案例某男被人用刀刺伤,伤后到医院救治。该医院病历记录:患者因“全身多处刀伤1小时”入院。查体:T36.3℃,P136次/min,R28次/min,BP0/0kPa,神志恍惚,皮肤湿冷,鼻翼煽动,口唇微绀,气管居中,头顶部有长约3cm的伤口,深达帽状腱膜。左锁骨中线内侧第五肋间有长约4cm的裂口,进入胸腔,随呼吸有气体出入,呼吸急促,双肺呼吸运动度对称,叩诊清音,左肺外侧呼吸音稍弱。心界无扩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及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弹力膜(IEL)病变与冠心病猝死(SCD)的关系。方法从本单位近5年尸检案例中挑选60例病例和心脏标本,分为SCD组、对照组A和B组。每例分别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取材,常规制片,HE和双重组合特殊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冠状动脉IEL,并用图像分析技术对特殊染色的IEL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60例中,SCD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0~83岁)的冠状动脉IEL缺失明显(缺失率=41.64%),未缺失的IEL失去原有弯曲度而变平直;对照组A(冠心病非猝死者,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1~80岁)的冠状动脉IEL缺失程度较SCD组稍轻(缺失率=30.53%);对照组B(无冠心病的其他死者,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7~54岁)的冠状动脉IEL仅有轻度缺失(缺失率=15.67%),多保持原有波浪状结构。统计学分析显示,SCD组与对照组、SCD组与对照组B、对照组A与对照组B之间IEL缺损率的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SCD组与对照组A在IEL缺损率上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CD与其冠状动脉IEL缺损率的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法医实践过程中在判断冠状动脉开口是否正常时,往往缺乏冠状动脉开口直径的参考值,本文目的为建立中国东北地区尸体解剖案例中成年人固定后心脏标本的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参考值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脏重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于2010-2016年受理的851例案件,依次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结果成年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与年龄、心脏重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性别、身高及体重间的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法医实践中需要结合年龄、心脏重量来判断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大小。  相似文献   

14.
1案例简介案例1毛某,男,9.5岁,学生。某日下午5时因故被3位高年级女生追赶并殴打胸腹及小腿等处。挣脱后跑开在一石凳上坐了几分钟,在场同学见其突然倒地,扶不起来。呼叫120急救车来检查时发现已经死亡。死后20小时尸检:右面部、右额部发际上见大小6.5cm×2.9cm和2.5cm×2.0cm皮肤擦伤,右腰部有大小1.5cm×0.4cm及0.4cm×0.2cm二处皮肤擦伤,颈部右侧见一长3.5cm皮肤划痕,心脏重110g,左右心室分别厚1.1cm和0.3cm,左右冠状动脉共同开口于右主动脉窦内,开口直径分别为0.2cm和0.3cm,两者相距0.3cm,探查见左冠状动脉起始部走行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肌桥临床上的表现,血管造影,诊断以及治疗得到医生的普遍认可,但在导致猝死尚还没有引起法医同仁的注意。通过复习相关的文献。本文主要对冠状动脉肌桥的研究状况、致死机制以及由此引起猝死的病理特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极为罕见,本文作者在检案中遇一成人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猝死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王某,男,35岁,农民。某日结伙殴打他人时,其头部被台球子砸中,在驾面包车逃离途中突然趴倒在方向盘上,呼之不应。同伙及时控制车辆后,将其抬下车放在路边行掐人中、胸外按压、人工呼吸,0.5h后在送入医院途中死亡。死者家属闻讯后认为王某系被殴打致死,要求法医鉴定。  相似文献   

17.
易旭夫  陈晓刚  李秦  林丹 《证据科学》2008,16(1):125-127
冠状动脉肌桥临床上的表现,血管造影,诊断以及治疗得到医生的普遍认可,但在导致猝死尚还没有引起法医同仁的注意。通过复习相关的文献,本文主要对冠状动脉肌桥的研究状况、致死机制以及由此引起猝死的病理特点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肌桥也称冠脉肌桥或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分布走行的发育畸形,为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外膜下的心肌层内。这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分布走行的发育畸形可以引起猝死,在尸体解剖中也较为常见。本文对冠脉肌桥的形态学特点、临床影像学与心电图改变、猝死机制以及法医学鉴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猝死均为1982~2003年,丹东地区例(60%);Ⅳ狭窄者30例(30%);其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肌性肥厚,腔内积血,微血栓形成,管腔狭窄呈花环状、乳头状、同心圆状等变化。(4)心肌病变:本组100例中均有心肌断裂,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塞者30例,心肌充血者6例,心肌微血栓形成者4例。上述心肌病变均系心缺血性病变;对照组冠状动脉、小冠状动脉及心肌未见明显改变。2讨论(1)病理诊断小冠状动脉狭窄不仅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据报道,约有17种疾病可伴有小动脉狭窄病变,因此,小冠状动脉狭窄并非是特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建立的基础上,研究了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猝死的影响。滴注 NA(600μg/kg)后,实验组动物发生猝死,死亡率为63%。其发生机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有关。初步建立了研究心脏性猝死的家兔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