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缅甸:现政府和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和文化传统、复杂的民族关系等多种因素是其军人政权得以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军人集团的集中统一和近些年人民生活的改善使政局和社会趋于稳定。未来几年,军人政权新老领导人交替、冷战结束后来自外部民主思潮的压力、国内民族矛盾的加剧和经济问题将考验军人政权,并影响缅甸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缅甸政治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军方的政治选择往往是决定缅甸今后政治发展走向的关键。不理解军方在关键节点下做出政治选择的原因就无法理解缅甸政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缅甸独立以来七次关键节点军方政治选择的案例分析,本文认为,决定军方政治选择的关键变量是军人核心利益与文官力量。影响军方政治选择的行动逻辑有两个,首先军队要坚决维护核心利益;其次军队要考虑文官力量的强弱,文官力量影响着军方政治行为的方式与规模。即便近年来缅甸民主化进程加速,军人核心利益与文官力量的分析框架仍然适用于对缅甸军人政治行为和缅甸政治发展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1988年缅甸发生政变、军人政权上台执政之后,美国就以“民主”、“人权”为由,对缅甸政府进行孤立、制裁,同时支持缅甸国内民主势力发展,企图以压促变,使缅甸政权更迭,进而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西方民主式国家。然而,20多年的制裁并未取得美国期望中的结果,中国以及中缅关系的快速发展却使美国感到巨大压力,因此美国调整对缅政策,接触与制裁并举,企图以此促成缅甸的变革,同时离间中缅关系。  相似文献   

4.
《和平与发展》2021,(4):117-134
2021年2月,缅甸军方以民盟政府选举舞弊为由强力接管国家政权,再次使缅甸政局和东南亚区域安全形势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风险。本文简要回顾2020年缅甸大选的基本概况,在阐述军方与民盟权力博弈新态势的基础上,指出两个平行政府的合法性争夺趋于白热化、公民抗命运动加剧社会动荡、国内武装冲突趋于"全面化",是军方接管政权后缅甸政局持续动荡的新特征。缅甸危机对东盟的深刻影响体现在其中心地位、危机协调与管控能力以及东盟经济一体化三个层面,因此迫切需要东盟建设性参与缅甸国内和解进程,深度介入缅甸危机管控,并多措并举提高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美战略竞争深刻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而东南亚国家也在密切关注和把握中美竞争带来的影响。缅甸自独立以来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但是,它的中立主义原则在实际外交实践中有时出现摇摆,因此理解缅甸选择的深层逻辑显得尤为重要。在缅甸政治与对外关系的起伏中,缅甸对中美竞争的认知和反应,很大程度上被中美缅三角关系的变化所左右。尤其在2021年军人再次接管国家政权后,缅甸问题再度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交涉议题之一,导致缅甸在观察和评估中美竞争对其影响时的内外参数发生变化。历史经验表明,无论未来缅甸政局如何演变,缅甸会继续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努力寻找平衡位置,既想与中国合作获利,又试图利用美国制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对缅甸的制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9月军人政权上台以来,缅甸受到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对缅甸实施过制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法国、德国等还有单独的制裁措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后来日本很快放弃了对缅制裁,只有美国和欧盟以及加拿大等国长期坚持对缅进行制裁,尤其是美国的制裁随着缅甸局势的发展而日趋强硬和具体,针对性很强。  相似文献   

7.
随着缅甸大选平静而顺利地完成,新政府也宣告成立。从缅甸新政府的组成和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看,缅甸新政府将面临难得的新机遇,主要表现为:民族和解使新政府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西方国家的外交压力减轻有利于新政府拓展外交空间;缅甸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新政府集中精力发展缅甸经济,改善民生;缅甸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使新政府在其参与的各种多边合作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8.
缅甸的军人集团当前处在一种“拒不承认现实”的状态。彤从半个世纪前的所有估计数据来看,缅甸本来应该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富裕的国家,而它现在却是最贫穷的国家。军人集团完全拒绝公开承认缅甸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外界的观察家大为震惊。更严重的是,它烦扰甚至折磨了那些了解内情的人。但这种“拒绝承认”比起军人集团那种过分简单化、自私自利的“不做出公开反应”(对于国内和国际上对缅甸及其人民所面临的危机的担忧,它也同样麻木不仁),也许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缅甸的政治转型进程表明,只有将观察的角度从客观的外在条件转移到行动者们的“意义制造”过程,才能全面理解当前缅甸政治的演变。缅甸2019年修宪与2020年大选虽然没有对军方的权力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却引发了缅甸近1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动荡,即2021年军人接管国家政权。原因在于,这两起事件在其“表演”过程中产生了远超其事件本身的戏剧性意义,使缅甸军方感受到严重的威胁,并深刻地破坏了民盟与军方的关系,最终促使军方以“接管权力”的方式来解决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以来,随着缅甸新军人政权上台,大部分少数民族武装基本实现停火,新的市场经济导向政策的实施,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商业精英开始形成。精英集团是在特殊时期形成的政治资源与商业资源的结合体,反映了缅甸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在各个经济领域的垄断排挤了中小民营企业的空间,对缅甸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吴登盛政权执政的这一年时间里,有军方支持的缅甸政府相当成功地笼络了国际社会,以增加其合法性,并期望缅能出现比过去连续50多年的军政府执政时期更好的变化。另类东盟缅甸网络  相似文献   

12.
2021年,缅甸军队以大选存在舞弊现象为由接管政权,全国民主联盟支持者发起了“Z世代”和“公民不服从运动”的抗议,呼吁国际社会介入,并组建了“民族团结政府”和“人民防卫军”。军方与反军方力量矛盾不断升级,流血冲突不断。缅甸军队改组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大力应对COVID-19疫情,外交上以周边地区国家为重心。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对缅甸军方重启制裁,中国和东盟呼吁双方协商和平解决缅甸问题。展望2022年,尽管缅甸军方与反军方力量斗争仍然持续,但军方作为实力最强大的集团,将牢牢掌控局势。政治精英之间互不妥协和个体利益至上是缅甸长治久安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欧亚地区存在这样一种实体,它们拥有国家的基本特征,但是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而无法成为国际法上的国家,作者将其定义为"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它们在法律上都归属于一个得到国际承认的国家,因外部力量的支持得以存在,而原属国失去了对它们的实际管辖权。本文以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科索沃与北塞浦路斯为例,分析了"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得到承认的程度差异,指出它们是民族矛盾以及外部势力介入的共同产物,其出现不仅为国际局势增添了不稳定因素,导致自身国际境遇的孤立化和边缘化,更是欧洲一体化的逆过程。由于承认的缺失,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的地位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但从其内部现状及国际影响来看,这不是一个应该鼓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缅甸:军人执政的20年(1988~2008)的政治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88年9月缅甸军人接管政权,建立“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改名为“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和发委”)以来,已有20年了。在当今世界,军人统治一个国家居然持续了长达20年的时间,可谓绝无仅有(如果从1962年3月奈温军人集团政变夺权算起,军人在缅甸的统治更是长达46年)。  相似文献   

15.
国际制度设计中的规范与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度设计日益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项重要的议事日程和研究议程.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性主义的研究范式之内,忽视了社会规范因素在国际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借鉴组织社会学中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探讨了规范在国际制度设计中的作用,指出强意义合法性机制与弱意义合法性机制是国际制度设计中规范与理性相互作用的两种形式.强意义合法性机制是指构成性规范通过塑造行为体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身份,进而成为国际制度设计中行为体无需考虑就加以接受的"理性神话".弱意义合法性机制是指限制性规范通过影响行为体利益计算的方式作用于国际制度设计的过程,行为体出于对声誉和责任方面的考虑,会限制一些纯粹出于物质利益追求的国际制度设计行为.  相似文献   

16.
当前缅甸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许。缅甸改革的原因有:军政府陷入政治统治的巨大合法性危机,统治基础日益薄弱;西方的制裁对缅甸拓展国际空间、融入国际体系的阻碍;来自东盟的促其改革的区域一体化压力。缅甸改革的实质是以军人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防御式改革”,顺序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政治后经济再社会文化;改革难点在于国家认同和宗教和解。在改革前景上,巩固发展党与全国民主联盟对议会控制权的争夺将成为缅甸政治焦点,而且很可能遭受由军队地位引起的宪法危机,并受到中美等大国力量博弈左右。  相似文献   

17.
宋清润  倪霞韵 《亚非纵横》2012,(6):15-21,27
缅甸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1988年军政府再次接管政权以来,缅甸民主化一直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着缅甸与美欧关系,也牵动着中美的地区利益。中美涉缅利益各异,在处理缅甸问题的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分歧,在国际场合发生争议。不过,从2011年开始,缅甸开启广泛的政治经济改革,美缅关系明显改善,双方少了很多对抗色彩,中美在缅甸问题上的沟通也在增加。未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逐步走实,缅甸在美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美在缅利益的拓展,两国应在缅甸问题上增加协调与合作,既要以合适方式帮助缅甸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又要防止缅甸成为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角力点。  相似文献   

18.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政府全面掌管国家政权。由此缅甸成为亚洲唯一一个由军人执政的国家。在缅甸国内外一片谴责声中,军政府艰难走过20个春秋。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缅甸军政府之所以能坚持执政20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际制度能够推动国家围绕某一北极治理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从而规范国家行为。随着北极治理的实践理念从自助式的“丛林法则”向合作式的“制度法则”演变,国家面临遵循何种国际制度的选择困境,而对国家行为的约束力则是国际制度权威性的基础,这促使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的主导国和参与国,都致力于提升国际制度的权威性,以维护本国的北极利益。“国际合法性”“国际认可度”与“制度刚性”是判断国际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指标,而权威性差异造成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呈现出层级结构。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分为国际规则竞争、国际组织竞争、国际秩序竞争三个阶段,当前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主要处于国际规则竞争阶段。由于北极治理具有议题局限性,国际规则供给呈现出相对过剩状态,这必然导致国际规则之间、倡导国际规则的国际行为体之间进行竞争,这亦是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变迁的核心动力。未来权威型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包括域内自理模式、公约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北极利益攸关方之所以围绕国际规则设置权和国际组织主导权展开竞争,既是源于捍卫本国北极权益的考量,更是为了构建符合本国长远战略利益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20.
缅甸型社会主义的破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序言缅甸社会主纲领党主席奈温在该党临时代表大会(1988年7月)上表明引退以来,缅甸经历了空前激烈的政治动乱。这次动乱之所以突然爆发是因为民众对奈温政权长年的政治压制和缅甸经济停滞极其不满。动乱之烈、规模之大也是缅甸历史上罕见的,尤其是,8月至9月间,出现百万人参加的总罢工的反政府运动。这个波澜壮阔的运动迫使过去的缅甸社会主义路线不得不作根本性修改。奈温将军率领缅甸军队发动政变,掌握全权。那是1962年3月间的事情。1962年至1974年,奈温在军人政权下担任革命委员会主席。此外,他还是缅甸唯一合法政党(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第一届大会(1971年)至此次临时大会期间的党主席。自19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