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小玲  屈涨溢  伍小乐 《前沿》2007,(12):143-146
G2C模式是保障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的一种政务模式。基于G2C模式的公共决策优化支持主要表现在成本效益、技术支持、社会基础三个方面。实现公共决策优化途径有:更新公共决策理念,提高公共决策者素质;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加快促进决策科学化;大力建设"电子基层",进一步增进决策民主。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除了要不断优化制度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外,还应注重要素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形成更持久的创新力量。文章对小微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可供选择的模式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发现能够指导我国小微企业进步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协同是区域公共治理的重要理念之一。区域公共治理的效果与治理契机的选择相关,也与政策供给的模式相关。协同视角下区域公共治理的契机可分为设定契机和选定契机两种。设定契机对应铲雪式治理模式,选定契机对应拔草式治理模式。借鉴欧盟治理的五种政策模式框架,在协同视角下,区域公共治理政策供给模式可分为相互影响、政府协商、等级压力、共同决策和多速整合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对官僚主义进行分析是一个较新的认识思路。公共决策的公共利益导向是治理官僚主义的价值基础,公共决策的体制优化是治理官僚主义的制度保障,公共决策的方式与艺术是治理官僚主义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共风险管理机制整合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们的社会由传统的“常态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政府公共风险管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共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理念、制度、组织、技术以及资源五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政府公共风险管理整合机制的协同化、系统化、全面化特征,必须建立一个涵盖风险管理全过程、全要素、全员、全球化以及政府内部五个方面的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6.
多省交界区是我国公共危机的多发地段,"囚徒困境"与"屏障效应"严重影响治理效果。以湘渝黔边"锰三角"为例,分析了我国多省交界区公共危机跨界治理"至下而上"推动和"至上而下"干预模式,存在着治理主体单一、缺乏规范化的跨边界合作治理制度保障和一体化协同合作机制等缺陷。美国《州际应急管理互助协议》(EMAC)以法律的形式构建了跨州协同治理框架和运作机制,给我国多省交界区公共危机跨界治理极大启示。我国多省交界区应构建全国性的危机救助合作框架、跨省多中心治理网络、一体化的运作流程,以实现跨界协同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谢国旺 《求索》2013,(6):185-187
公共决策的本质、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要求公共决策要实现法制化。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是保证公共决策实现其决策目标的根本保障。由于公共决策主体的私利、权力缺乏制衡、缺乏问责制度等因素制约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目标的实现。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利益与观念共同构成了分析公共决策法制化改革动力机制的两个维度。将两种分析视角结合起来阐释我国公共决策法制化变革的动力机制是很有意义的。制度变迁、执政党观念的改变和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等都推动着公共决策法制化的进程。政府主导的力量、外部压力、权力制衡和监督的力量、内部法制化力量共同构成公共决策法制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方式实现了由管理到治理的飞跃。目前,我国形成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和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目前,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治理三大模式的实践表现都未能满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因此明确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强化政府主导下“一核多维”的治理框架、推动多属性治理的法治化,能够推动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明确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加强公私协同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实现公私主体在协同关系上的情感嵌入是实现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现代化转型的路径。明确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的应用场域、强化社会主体的自治能力、促进与公私协作型治理模式的衔接,能够实现社会自发型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的跨界属性具有复杂的形成机理,是风险关联性、要素流动性、系统复杂性、区域关联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跨界公共危机属于典型的“棘手问题”,科层制模式对其治理存在失灵现象,而介于科层制和市场制之间的组织间网络模式成为与之相适应的理想选择。然而,组织间网络具有独特优势和可能缺陷并存的二重属性,中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冷静思考。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构建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组织间网络在科层制组织结构惯性影响、网络成员目标不一致、网络成员间协同、信息共享、社会主体能力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基于此,构建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组织间网络,应从风险认知、结构优化、过程控制、制度发展四个维度,采取树立整体性治理理念、调适以应急管理部为核心的综合性体制、形成均衡的全过程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等系统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加强生态公共产品制度建设,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重要保证,又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现实使命,还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注重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决策模式单一、私人进入缺乏保障、实现机制缺陷明显、财政制度亟待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施多元治理模式,建立供给均等制度,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供给法制保障,探索新型考核评价体系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是促进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农户合理用地的重要规范。但目前试点地区制度呈现公法要素多、私法要素少的配置模式,引发村集体宅基地私权保护效果不彰、市场机制失灵、村民委员会决策代替私法自治等问题。优化有偿使用制度,应合理配比公法与私法要素,以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私权权能为核心,确定制度要素,将收费定价置于市场机制;同时,以比例原则适配公法规范,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目标确定公权力的介入标准,采用行政指导为介入方式,搭建地区宅基地地价平台,为宅基地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对不同超占情形的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12.
曾林 《桂海论丛》2014,(1):95-99
加强生态公共产品制度建设,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重要保证,又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现实使命,还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注重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决策模式单一、私人进入缺乏保障、实现机制缺陷明显、财政制度亟待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施多元治理模式,建立供给均等制度,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供给法制保障,探索新型考核评价体系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呈现出政府直接供给的传统模式、市场模式、混合模式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状态。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是提升我国依法治国水平和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的内在要求。增强公民对公共法律服务设计与供给的参与权,通过协作优化城乡之间、沿海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公平性与平等性,最终可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周水仙 《桂海论丛》2010,26(6):120-123
在我国社会管理走向多元主体治理模式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管理各系统的协同已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衢州市"三民"工程的时间也证明协同治理是实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现阶段构建农村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应注意以下几点:必须动态分析民情,把握农村公共需求;必须沟通协商,维护农村公共利益;必须全程服务,提供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公共决策的"公共性"强调决策过程应该以民主价值为依归,集中表现为公共决策应该以公民参与为核心。现实中作为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参与公共决策过程的制度设计不完善、传统行政文化的限制、公共决策相关信息的不对称和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素质的影响,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机会并不多见,处于种种困境之中。协商民主理论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求从我国实践层面出发,增加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法治国家的宪法和行政程序法中所规定的正当行政程序要求政府在做出公共决策时,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价格决策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决策,我国《价格法》早在2002年已从制度层面将听证制度引入政府价格决策程序中。但运行多年的价格听证并没有发挥预想的制度效能,这说明价格决策听证程序中存在除法规范层面以外的其他干扰因素。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价格听证制度功能不彰的原因是博弈各方进行的是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一方的利益增长以相对方的利益减损为代价。打破政企之间的角色合谋、实现博弈双方的信息均衡化以及解除立法中的制度锁定是我国公共价格决策听证博弈均衡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仍面临"旧的矛盾未完全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形势,数据表明,社会安全问题仍旧是国家加强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大数据驱动社会安全决策模式变革来提升社会安全治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针对社会安全决策的研究以组织决策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G省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影响社会安全决策的困境要素,并结合大数据技术研究提出相应的变革路线,即建立信息平台、健全信息机构、构建协同机制、完善预警机制、开发虚拟系统、优化决策方式、提高决策人员素养和强化数字评估手段等。  相似文献   

18.
民主集中制既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国公共决策的基本体制及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如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种决策体制及原则?这不仅是事关党的建设和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建立起与市场机制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将从政策科学及公共选择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合理、便利或有效率的公共决策体制及原则。这可以从现代各种决策体制及原则的比较分析尤其是现代民主决策体制及原则的经济学分析,从民主集中制本身的特点及…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跨部门协同从本质上来说是高度依赖纵向权威的"人治"协同,跨部门协同机制的法治化要素缺失。当前,我国依靠领导权威协同的模式不仅面临着公平公正缺失、协同不稳定等风险,而且从长期来看制约着我国的协同机制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探索中国政府的跨部门协同法治化路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部门职责权限,以精细化的思路进行制度设计,建立整体性的法律制度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驱动下的志愿服务优化模式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志愿服务模式存在的痛点主要有志愿服务有效供给与匹配效果不佳、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能力建设不足、个体志愿行为激励与保障不完善、志愿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不充分4个方面。本研究发现大数据可驱动志愿服务流程再造,主要特点为从“类行政化”迈向“协同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精准决策,管理精准和参与拓展。因此,要从健全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制度、完善志愿服务大数据经费投入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激励机制、落实志愿服务大数据的反馈和评价体系、完善志愿服务大数据信息安全制度来推动大数据技术驱动志愿服务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