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访国家人事部考核培训司副司长王永杰通讯员薛虹记者夏乐君今年八月,《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出台试行,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已经正式启动,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本刊记者就建立健全国家公务员...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是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监督制约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经过几年的实践,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中还存在着与信访、监察、人事仲裁等相关制度概念混淆、界线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成为制约申诉控告工作深入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理清公务员申诉与复核,申诉与控告,公务员申诉与行政监察制度的申诉、人事仲裁、信访等相关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是做好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的基本保证。公务员申诉与复核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依据,以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监督制约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公正、及时地处理国家公务员的申诉、控告而建立的一种全新的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务员中诉控告制度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申诉  相似文献   

4.
公务员知识     
《创造》2004,(2):44-44
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运行良好 人事部于1995年8月正式发布《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中国公务员的权益保障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此后,人事部又相继出台了《公务员申诉案件办案规则》等规章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公务员提出申诉的受案范围是:对受到的行政处分、辞退、降职、年度考核不称职和辞职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提出中诉,对其它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不能依据《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向前发展,今年5月,国家人事部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公务员申诉控告案例分析研讨会。这是建立公务员制度以来,人事部召开的研究分析申诉控告案例的首次专门会议。会议采取交流、研讨、再交流的新形式,以案例为重点进行剖析,更具鲜活性、针对性,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张某,2001年年度考核被定为不称职等次,接到考核不称职的通知书后,张不服,向所在的市人事局提出申诉,人事局经过认真调查处理后,做出维持原处理决定的申诉决定。张接到申诉处理决定后,认为人事局与原单位是官官相护,没有秉公办案,向人事局的上级人事部门提出控告。对张某的控告案件应如何处理?[评析]控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按照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控告的权利,因此公务员既有公民控告的权利,也有因公务员身份而享有的控告权利。公务员控告是指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  相似文献   

7.
问:国家公务员怎样提出申诉控告? 答:所谓公务员申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和要求。所谓公务员控告,是指国家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告发,请求获得法律保  相似文献   

8.
案情介绍张某,男,原系某省级机关的公务员,在1998年进行的机构改革中,因工作需要,于1999年10月被分流到本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张某对被分流不服,向省人事厅提出申诉。被申诉机关:某省机关。申诉人称,根据《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第二条“申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和要求”的规定,分流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因此要求申诉。被申诉机关辩称,机构改革进行人员分流不在公务员申诉受案范围,不能进行公务员申诉。本案焦点本案焦点是,被分流是否…  相似文献   

9.
问:公务员提出的申诉控告由谁受理? 答;《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八个一条规定:“国家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或者向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申诉,其中对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第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近来,一些地区和部门询问,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予以变更后,如何确定其变更处分的起始时间和解除期限,并希望予以明确。经研究,现答复如下: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关纪律、申诉控告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或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的,经过复核或  相似文献   

11.
业务类公务员的管理是一个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方式有机统一综合地发挥作用的系统过程,这一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依法对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与任免、辞职与辞退、调任转任回避、工资保险福利、人事监察和申诉控告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对公务员实施监督与制约是这一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公务员的监督体制的必要性在于:  相似文献   

12.
尚蔚 《甘肃理论学刊》2010,(6):92-94,98
公务员申诉,是指公务员对行政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要求变更或者撤销原处理后重新予以处理的行为。完善公务员申诉制度的实质是对公务员权益保障的法治化。完善公务员申诉制度可以在立法层面上对现有申诉制度进行改进,设立申诉制度的专门机构,以及引入司法救济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强调公务员的权益保障,是各国文官制厦的共同特征。从文官制度发展较早的英国,到二战结束以后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曰本,以及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和新加坡等国,都制定了类似的制度。公务员制匿强化法制管理,在公务员的进口、管理、出口等各个环书上,都做了较为洋细的规定,特别强调公务员不履行义务方面的责任和应该遵守的纪律。同时,也为保证公务员的自法权益不受侵害作出了有关公务员权利的规定,这些规定相成的一整章完窟的制厦,对公另员制度的主体——公督员自自实施法律性保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务员制度中的申诉控告制…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5,(12)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一十八章一百零七条)第十五章申诉控告第九十条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一)处分;(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三)降职;(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五)免职;(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  相似文献   

15.
太仓市在基本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以后,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而是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不断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落实五项改革措施,在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健全法制增强操作性自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太仓市结合地方实际,先后提出了公务员录用、考核、任免、奖惩、工资、培训、轮换、回避、辞职辞退、申诉控告等具体意见,共下发、转发了32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母法的…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06,(2):48-48
为了保证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公务员法》规定了取得公务员身份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具有我国国籍;拥护宪法;具有良好的品行;年满18周岁;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份条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公务员法》还规定了公务员享有的权利,主要有: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处分;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参加培训;申请辞职;提出申诉和控告等。公务员必须具备七个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第三章职务与级别第四章录用第五章考核第六章职务任免第七章职务升降第八章奖励第九章惩戒第十章培训第十一章交流与回避第十二章工资福利保险第十三章辞职辞退第十四章退休第十五章申诉控告第十六章职位聘任第十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第三条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  相似文献   

18.
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要受理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意见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人民群众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对有关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绝大多数采取的是信访的形式。人大常委会的信访部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和意见的重要窗口:一般的申诉和意见,它要转交有关部门办理,有的还要求反馈办理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或者认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案违法的,可依法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申诉,或申请监督。办理控告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群众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的重要方式,事关人民群众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闵行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要求,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方法,变上访为下访,主动下基层到镇、街道受理和依法处理控告、申诉案件,以及涉及群众的急事、难事、困难事,有效避免了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