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分权,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由于垂直化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流动性的限制,地方政府间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无序的竞争增加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完善规范无序竞争,构建合理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2.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间财权与事权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但由于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较为滞后,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功能尚弱,分税制的位移效应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愈来愈依靠土地财政,借助扩张性或违法性土地征收方式,以解决其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了土地政策执行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低进高出"的炒作土地方式是地方政府权力寻租产生的温床。通过土地批租获取高额土地出让金、发展房地产增加税收、通过土地抵押获取融资债务,是土地财政的三大主要途径。土地财政造成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及不可持续,易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调,加大政府融资风险,侵蚀农民权益,危及社会稳定。缓解土地财政之弊端,需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分税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配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者身份,合理矫正地方政府短期土地出让行为。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间展开了以自然资源、资本、人才、技术、中央优惠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但如果缺乏良好的竞争规则和环境,地方间的竞争就会表现为以地方保护、资源封锁、价格大战为特点的恶性竞争。而相关权力的获得,则会使这种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4.
李金龙  武俊伟 《求实》2016,(9):38-45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一直是我国改革关注的重点领域。历次财政体制改革,特别是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改革,更多的是在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关系,唯"占有比例"式的财政体制改革模式似乎被"锁定",带有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某些鲜明特征。要消解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困境,可以从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复位;跳出中央控制与地方积极性的二元思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税收立法权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税制的真正涵义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分权、分税、分管。正确划分税收立法权是实行分税制的逻辑前提。我国税收立法权限体制存在着明显的的弊端,典型表现为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税收法律为辅的税收立法体系,降低了税收的立法级次,影响了税法的公正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税收立法主体多元化及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导致税收法律法规不统一、不完善和过分原则化以及地方缺乏适度的税收立法权。尽快颁布税收基本法;逐步建立以税收法律为主、行政法规为辅的科学统一的税收立法体制;合理划分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税收立法权限;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立法权限等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4年,分税制改革初步规范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配关系,地方税体系初步形成.但随着社会改革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运行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文章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出发,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矛盾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 ,中央对省、省对下都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 ,其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规范财政补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 ,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来源和保证,依法治税则是税收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传统税收体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税收执法弱化,偷税、骗税比较普遍,使国家应收的税款不能足额及时征收,造成了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有序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税收执法力度,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建立新的税收秩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鹏  王娟 《世纪桥》2006,(11):63-64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推行了财政分权改革,而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尤其引人关注,学者们大多着眼于经验性的计量工作,而忽视对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的探讨。本文在回顾财政集权和分权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伴随1994年我国实行的财政分权改革,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在8%左右。鉴于此,本文在肯定1994年分税制改革积极作用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经济指标衡量了财政分权,并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进行了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0.
熊伟 《新视野》2012,(3):105-109
自分税制实施以来,我国曾实行中央转贷地方、中央代地方发行、中央代地方偿还等三种地方债模式。这三者都有发债规模的控制,且都由中央承担最后偿还责任。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预算法》对地方发债的限制,更在于我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下,财政收支划分和转移支付由国务院单方决定和调整,地方政府无法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进而独立对外偿还债务。今后应由全国人大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和《转移支付法》,以保障地方的财政自主权;同时,应制定《公债法》,防止地方滥用发债权,让地方政府有机会成为独立的财政主体。  相似文献   

11.
辖区政府间的竞争是辖区况争的重要内容,它是指辖区政府作为利益主体围绕辖区利益的实现而展开的各种活动.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把辖区政府间竞争分为横向竞争和纵向竞争两种类型.以改革开放为界,建国以来我国辖区政府间的竞争经历了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竞争在特点、强度、内容等方面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常海龙  徐达松 《前线》2014,(8):26-28
<正>税收工作是地方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大背景下,以"营改增"和构建地方税体系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地方税制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改革,是实现税制体系科学优化和再平衡的有力举措。继续深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营改增"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营改增"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下一步改革的大体脉络是:在分析、总结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竞争的全球背景是区域主义的崛起,地区背景则是大国体制的转型。一大批专家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作为大国转型和新兴增长力量代表的中国身上。国内一些学者也积极运用新视角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竞争问题。由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地方政府专注于辖区收益最大化等现象便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摆脱地方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应将财政改革作为县政改革的切入点。并通过对分税制的逐步完善,来克服县乡财政危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亮 《探索》2005,(5):75-79
分税制改革之初确立了三方面的目标: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本文通过分析分税制10余年来的运行状况,对分税制改革是否实现当初目标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进行客观评价。并就打破地方既得利益、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规制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在不同目标下对水务行业纵向分离政策的选择,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追求融资最大化时会选择水务行业纵向一体化;在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会选择纵向分离.在纵向分离时不会在上游引入竞争,最终水价不会发生变化.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检验证实了模型的结论.结合我国现状和国际上在水务规制方面的经验,现阶段我国水务行业的改革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推进:利用特许经营吸引投资,引入竞争;完善水价定价机制;明确监管,信息透明.  相似文献   

17.
吕会庆  张巍 《世纪桥》2014,(8):26-27
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了地方因地制宜配置资源、安排收支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果。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具有法学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政府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效益、规范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在实践中,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要兼顾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因地制宜,遵守事权、财权、税权相统一原则和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将法律规避制度作为了我国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践中法官适用法律规避制度,应把握其具有"恢复法律适用秩序"与"遏制不正当利益"的两项功能,以区别于国际强制性规范制度。法官认定法律规避,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要件予以把握。  相似文献   

19.
沈昀 《世纪桥》2014,(9):26-27
税收法定主义的核心是制约征税机关拥有的权力,在现实社会中它和罪刑法定主义相结合,对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起到了维护人民的财产权利的作用,而且对人身权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税收法定主义是现代社会法制体系的构成之一,并且在理论上是民主制宪政国家的发源地。西方现代法治国家与我国相比,对税收法定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比较深入、具体,而我国对税收法定主义的探讨也日益成熟。但是由于我国在税收法定主义的研究上起步较晚,研究的时间较短,所以在一定的实践运用上具有现实的限制性,而且这项原则也未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我国的税收法治进程中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20.
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紧密结合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特征,导致了政府间事权下移、财权上收,使得地方政府收支非均衡,进而引发了财政支出结构偏向、恶性税收竞争加剧和转移支付的低效率。下一步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应该首先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其次是设计中长期改革战略,最后按照一级政府事权的不同层次对财力与事权匹配进行模式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