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1995,(6)
冠县是我国清末行乞办学的奇丐——武训的故乡。今年十月十一日,第二次全国武训研讨会在这里召开。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人士济济一堂,对武训精神的实质、武训精神对当代及后世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正确评价武训现象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讨。据主办者介绍,这次研讨会无论是从与会者的层次、范围,还是论文的数量、质量和论题所涉及的领域,都远远超过了一九九一年的第一次研讨会。会议收到的二十多篇论文中,有多篇都是从全新的角度,对武训现象进行了再认识和再评价,使人感到这一论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并赋予了这一研究以强烈的时代精神。论文中许多观点发人深省,令人耳目一新。专家们认为,武训作为生活在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清朝末年  相似文献   

2.
赵丹与武训     
《春秋》1995,(3)
赵丹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影坛巨星。他一生敬仰武训,是他第一次把武训的形象搬上了银幕,也因此曾身陷囹圄、饱尝辛酸。但他对武训「立志兴学」的精神坚信不移,为弘扬武训,振兴中华教育竭尽了全力。武训(一八三八—一八九六年),原名武七,清末山东省堂邑县柳林镇武家庄(今  相似文献   

3.
郭衍莹 《春秋》2014,(4):10-13
正臧克家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还得益于几位恩师的引路和栽培,以及一些前辈的指点和帮助。1946年李士钊受陶行知的委托,创办上海武训学校。臧克家和李士钊既是山东同乡又是好友,又都敬仰陶行知和武训精神,于是臧就应邀去武训学校讲课,举办过"诗词创作"讲座。李士钊是我初中时的老师。后来经他推荐我又成了武训学校正式注册的  相似文献   

4.
《春秋》2016,(2)
正抗战胜利后,田仲济从后方的重庆回到上海,应聘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讲授"文艺理论"课程。适逢山东聊城文化人士李士钊受陶行知先生委托,创办业余大专性质的上海武训学校。李在30年代曾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比田要小7岁,所以见到田就尊称他为"老学长""老师"。也许因他们都是山东同乡,又都非常崇敬武训的行乞办学精神,所以一见如故。于是在李士钊的邀请下,田仲济就到上海武训学校教"作文修辞"课,兼举办《中国抗战文艺史》讲座。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电影《武训传》引发的第一次思想批判运动武训(1838-1896),山东堂邑(今属聊城冠县)武庄人。他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行乞30多年,历尽艰辛屈辱兴办义学,他以平凡人的不平凡作为名垂青史而为后人称颂。武训的事迹对中国近代的文化和教育界影响甚大。半个世纪以来,武训不仅被历代官方推举,而且为蔡元培、刘半农、陶行知等许多进步  相似文献   

6.
刘颖 《理论月刊》2012,(3):67-70
新中国初期,在武训批判运动中出现了对陶行知的批判.陶行知批判经历了萌芽、开始和高潮几个阶段.在陶行知批判的萌芽阶段,仅仅是在武训批判中提及陶行知.在开始阶段,为了深化武训批判,批判者开始深挖陶行知在武训问题上的“错误”及其影响.在武训批判进入尾声阶段,陶行知批判走向高潮,批判者们集中批判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对陶行知的批判是由武训批判而偶然牵连出来的,但是其偶然背后存在历史的必然,这场批判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4,(3)
武训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在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社会中,武训是行乞兴学第一人。他为使穷家子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行乞募化近40年,在山东堂邑、馆陶、临清3县各办了一处义墊。他被誉为“千古奇丐”,欧洲辞典称其为“无声的教育家”。武训的一生历尽艰辛,饱受磨难,充满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8.
郭衍莹 《春秋》2010,(2):14-16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定稿的社论《应该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大范围的铺天盖地的批判运动。除电影《武训传》被点名批判外,被批判的还有《武训画传》等文艺作品。这次所谓的文艺批判运动,在我国政治思想、文化艺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读了《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很受启发。《纲要》是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的,既有重点,也很全面,贯彻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精神,贯彻了改革开放的精神,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纲要》提出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奋斗目标也有可能实现。为了使《纲要》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建议对以下问题作些补充或研究:1、市场问题。产品销路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最后的圣人】我刚买了一本书,来的飞机上正在看,是《陶行知——最后的圣人》。陶行知是很多教育家的偶像,陶行知自己也有偶像,是清朝的武训,他是一个乞丐,但通过卖艺的方式挣来钱做义学。  相似文献   

11.
泰顺是特殊的老、少、边、穷山区县,经济的“落差”导致了教育的落后。论生活水平,这里到1997年脱贫界定的标准,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300多元,但他们投入教育的热情却又相当高。县委县政府领导倡导“砸锅卖铁办教育”、“省吃一口饭”和“武训办学”3种精神,使全县的干部群众树立起了“脱贫致富,教育起步”的决心。如今泰顺成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准安市楚州区委统战部根据《中央统战部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连续3年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规范程序,严密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认真开展综合评价工作,有效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劳动保障部研究提出八项措施,推出3年培养50万新技师计划。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制定和实施贯彻落实的工作措施。劳动保障部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劳动保障系统落实《决定》  相似文献   

14.
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答。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在现代,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哲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但随之也产生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淡化哲学的基本问题。《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发表了陶同同志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一文。(《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作了搞转)文章提出:“世界本原:非哲学命题”;“涵盖一切的哲学的命题”是“…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的军队院校政治工作教学研讨会,紧紧围绕政工教学如何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纪要精神这个主题,以《纪要》精神为指导,对政工教学以及军队政治工作学学科理论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现把几个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 关于贯彻《纪要》精神与政工教学的关系问题1、《纪要》精神与政工教学内容的关系。认为,两者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纪要》阐述的十个问题,都是我军政治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也是政工教学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林立 《人大研究》2002,(3):12-13
卢克俭同志是我省高级领导干部中一位德高望重、高风亮节、政绩卓著、理论著述厚重的人 ,这可以说是全省上下对他的一个共识。他的《思辨集》出版后 ,在社会各界 ,尤其在政界和知识界的高层 ,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共鸣。这里 ,我就《思辨集》的理论价值、社会价值的定位和评价问题讲一点认识。《思辨集》是一部哲学研究的大文集。全书各篇都是对当代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进行的哲学上的审度、思考和研究 ,是贯穿着作者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成果。它是由研究哲学转变到哲学研究的一个范例。哲学…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0,(15):169-169
<正>《传承》杂志创刊于1982年,原名《广西党史》,由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传承》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大力发表红色精神、文化传统方面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处在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在党史党建、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领域较有影响,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武训行乞兴学、叶澄衷斥资兴学、杨斯盛毁家兴学,被称为"近世兴学三伟人",他们舍己为人和重视教育的精神,对于党和国家号召科教兴国和鼓励多方兴教的今天,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精神卫生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颁布,对规范精神卫生服务、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民政部门作为承担精神卫生工作的一个职责部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9月28日召开的加强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座谈会上,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说。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9,(22):169-169
《传承》杂志创刊于1982年,原名《广西党史》,由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传承》下半月刊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大力发表红色精神、文化传统方面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处在学术前沿的有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稿件,在党史党建、人文历史和文化传统领域较有影响,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