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6年2月,邓小平同志结束最后一次四川之行。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1952年7月,他到中央工作后,先后9次回四川视察。对于家乡美丽的沃土,邓小平同志十分热爱和关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四川的改革与发展。本文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关心四川农业、农村、农民的故事。"这个样子搞农业是大失败"1958年9月,四川绵阳和遂宁两个地区合并为绵阳地区,人口达到1000多万。这时,"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正搞得轰轰烈烈,绵阳地区全年有10万吨钢铁的生产任务。当时绵阳从农村抽调了110多万从来  相似文献   

2.
民生年话     
写在新年的文字总是带着喜庆和温暖。辞旧迎新时回望2014,我们将目光投向四川农村,看看生活在这里的群众。  相似文献   

3.
正邓子恢一生经历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他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在农村和群众工作方面的独特创造,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他平易近人,经常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在群众之中;他虚怀若谷,制定方针政策时,总是从农民  相似文献   

4.
郭乾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4,(28):34-35
正"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今,农村基层党组织正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贵州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障。"如今农村好风光,党的政策放光芒;他为群众办实事,多年不用上余粮。"来自贵定县昌明镇的布依族山歌手自编小曲表达心声。贵州省大力推进农村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农村  相似文献   

5.
于大光 《新长征》2013,(12):38-39
<正>他把热情、才智与辛勤都倾洒在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他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农村"十佳"经济能人、农村优秀经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人活着就得做事!"他把对故土的挚爱铸成对百姓的真诚,对职责的赤诚,对事业的忠诚……采访肖树芳本是8月中旬定下的日程,行至大安时,市委组织部领导告知抗洪抢险正在紧要关头,市、乡、村各级具体负责的干部带领群众都日夜奋战在月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书香天府·2016年农民读书月"活动组委会于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全省农村开展了以"农家书屋 实现梦想"为主题的读书征文评选活动.活动期间,各地读者积极来信来稿,讲述他们通过农家书屋读书明理、科技致富的生动故事,展现了四川农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正>【就业促进】在新型城镇化下,避免因失地而失业是农村群众密切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安排1.3亿元,开展新型农民培训30万人,品牌培训4万人,农村青年技能培训1万人,实用技术培训2000万人次,2014年四川在促进农民就业方面有"大动作"。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底,我省下派1.5万多名"第一书记"奔赴农村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们以村为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主心骨"。为了给广大"第一书记"一个吐露心声、交流学习的空间,也给群众一个近距离了解"第一书记"的渠道,2016年1月1日—4月30日,四川党建网推出了面向全省的"‘第一书记’的心里话"大型投票评选活动。3月,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全媒体中  相似文献   

9.
<正>褚清木,岑巩县水尾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2016年兼任老寨村支部书记。他毕业于贵州农学院,1991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农业农村部门工作。对农业的研究和对农村服务群众的摸索,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褚清木总结有一句名言:"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选择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标准,就没有做不好的农业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胡金华是金凤区丰登镇司法所所长。18年来,他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处理重、特大矛盾纠纷几百件,件件都稳妥地消除矛盾隐患、化解民间疑难纠纷,有效地防止了农村矛盾纠纷的激化,为辖区群众带来一片安宁。先后被评为全区优秀人民调解员和"十佳礼仪干警",司法所被评为全区"标兵"司法所和优秀司法所,2010年被司法部评为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胡金华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心里时刻想着群众。2007年,他到村委会去办事,路过2组时看到两家群众正因宅基地拖距问题发生争吵打骂并棍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合江县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的发展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除了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支撑,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农村,笔者带着疑问,选取了该县"后进、一般、先进"三个不同类型的村党组织,通过走访,发现农村发展的"密码"掌握在被群众称赞的"带头人"、"领头雁"手中。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后进党组织展现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正干部群众忙"双抢"5月,四川各地农村进入"双抢"大忙时节。图为岳池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良好天气,纷纷走向田间地头抢收抢栽,力保颗粒归仓、满栽满插。(图/新华网)  相似文献   

13.
<正>"4·20"芦山地震后,邛崃市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际,探索形成了"开放性议事会"协商民主议事机制,发挥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调动了群众主观能动性,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维护了群众权益。工作背景。2010年成都市在全域范围内推广了村级议事会制度。随着邛崃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生活方式的深  相似文献   

14.
正25年前,在沈阳日渐繁华的街头,一个20岁的农村青年手握麦克风,和着"卡拉OK"伴唱机里的旋律唱着自己心中的歌。这个人就是李春军。如果说当时的他只有"发财梦",那么如今,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又有了新梦想,那就是带领党员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创业致富——李春军的"兴村富民梦",早在他第一次举办"唐杖子村春节联欢晚会"时便已萦绕心间。在外闯荡的那段日子里,眼看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自己的家乡却十几年来始终一个样儿,乡亲们一直重复着"昨  相似文献   

15.
<正>"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这是作家贾平凹在其《看戏》一文中的说法。他如此描写农村看戏时的盛景:"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小时在农村看戏时的情景,那些年月,乡戏可是乡村节庆的重头戏。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农村的群众看不到戏了。近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  相似文献   

16.
水润民生     
正农村饮水安全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2001年以来,贵阳市乌当区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近1.2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284处(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2处),解决了全区农村1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让农村群众吃上"放心水"。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仅"吃上水"已无法满足农村各项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福泉市以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文明乡镇""文明村"为重点,坚持多样化,灵活性,在汇聚人文底蕴上下功夫,让群众"心有所寄"。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扎实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市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美不美"了。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把着眼点放在展现人文之美、丰富群众生活上,着力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他用平凡务实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的华丽乐章,用执著追求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工作者,用平凡务实谱写了一曲为民服务的华丽乐章;他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自掏腰包将"文化大院"办成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就是丹棱县丹棱镇桂花村村主任王作平,一个平凡却又特别的人,他以勤奋务实、认真履职的工作作风,以  相似文献   

19.
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四川走出去的邓小平,无论是在指点江山时还是在闲话家常间,浓浓的川音从未改变,而在这川音背后是深埋于心的一份乡情。那年,还是少年的他背着行囊踏上异国的求学路;那年,已成壮年的他铁马冰河征战沙场走遍祖国;那年,已生华发的他为中国建设奠定基石。但是未曾改变的是他对故乡四川的一片乡情。  相似文献   

20.
"抗震救灾第一志愿者"的称号,是四川灾区人民给他的.这是因为他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亲自率领120人的民间抢救队伍,带着公司的60台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日夜兼程奔赴灾区, 成为第一批参与抢救都江堰、汶川和北川等地遇险群众和打通"生命之路"的英雄队伍;地震发生后,他和他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在灾区义务参加抢救被埋群众、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及建设家同的紧张战斗.他自己亲手救出12位学生和群众,肩上背过500多位遇难者的尸体;他一路"撒钱"、捐物价值达2000多万元……受灾群众感激地叫他"大好人", 温家宝总理称他是"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