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既是从党的建设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又是面向新时代对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入揭示,具有深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党的历史进程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因素。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由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的独特功能决定的,是由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完成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总体要求决定的。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要素,着力解决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规矩、净化政治生态、加强政治文化等要害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构成要素来说,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路线、政治领导、政治生活、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政治本色、政治能力等。上述各要素具有一定的逻辑层次。第一层次是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党的政治建设的其他要素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而来的;第二层次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支配着党内外政治各要素的发展方向、效果,是党的政治建设第二层次的要素;第三层次是党的政治路线;第四层次是党的自身领域中各要素。从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涉及的主要领域和层次出发,需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依据党的政治建设涉及不同领域,统筹推进不同领域党的政治建设,将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要求与现代国家发展的价值诉求、发展道路和党的领导、党的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以党的政治建设推进中国现代化国家发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3.
4.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彰显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为人类解放展现了美好的愿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历史任务、执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现实逻辑演变和实践路径创新。新时代坚守人民立场的现实逻辑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路径体现在夯实人民主体地位的利益支撑,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激发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创造活力,提高党践行人民立场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是为完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强党理论的需要,汲取了国际共运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彰显了党对于自身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可能腐化变质的现实忧思。其发展图景,就是要永葆党的政治先进性,保持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实现这一发展图景,必须坚持消除重大政治隐患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结合,坚持政治纪律规矩约束与党内政治文化熏陶的结合,坚持突出政治标准选人与淘汰政治"两面人"的结合,坚持抓"关键少数"示范与开展全党政治教育的结合,坚持党员党性锤炼与涵养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逐步深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巨大发展,但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要求相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不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应答新时代的需要,而且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等提出更加明显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重要价值的首要维度就是优化并保持自身的优良状态,普遍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为中国共产党的状态优良提供要素方面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重要价值的第二个维度是要强化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政治形态,一方面是要保持好政治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即政治建设要努力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及为人民谋福利和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另一方面,则要强调政党形态的法治特征,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的法制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思维。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重要价值的第三个维度是政治生态优化,既要着眼于解决党的组织及党员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也要着眼于解决党的先进性如何保持的问题,在实践中真正筑好拒腐防变的堤坝。  相似文献   

7.
政治信仰建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新时代政治信仰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构筑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和经受风险考验的"定海神针",也是党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当前,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主要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党内党外、线上线下等方面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着重加强经典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积极建构政治信仰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头雁效应,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提升实效性和精准度,实现培育模式从"喷灌"到"滴灌"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逐渐形成的政党能力和政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信仰和信念的坚守概括为"政治定力",并将其引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中,党的十九大又把"政治定力"写入党的报告正式文献中。政治定力内涵丰厚的深刻理念,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定力思想内涵、政治定力主体的两重性、政治定力基本特征、党的干部保持政治定力的实践路径,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百年历史,始终以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党的政治建设之根本,不断加强党的政治纲领、政治纪律、政治路线、政治领导力建设,形成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如一贯彻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坚持群众路线夯实党的政治根基、以提高政治判断力保证正确政治方向、以完善党内政治制度强化制度保障等基本经验,是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党的政治建设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知行统一论、正确的政治路线统领论、党的政治领导统揽全局论、党员干部政治能力优先提升论、党内政治生态全面净化论等思想精髓,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价值观是能够代表时代诉求的政治价值观念,其体系规定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秩序和政治伦理属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围绕政治价值观的三个层级,即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原则进行了体系化建构。在政治信仰上,对政治目标信仰、政治合法性信仰和政治秩序信仰进行了系统建构;在政治理念上,凝练和阐释了为民、民主、法治、发展、公正五大理念;在政治原则上,确立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六大原则。  相似文献   

11.
政党软实力是一个政党对于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有效说服、吸引和凝聚的能力。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国内社会政治生态正发生着激烈变革,这给我们党在现有的体制认同、治理方式认同、包容性认同和价值理念认同上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做好传统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以争取社会民众的最大信任与支持,更好地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学理论》2021,(4)
高度重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在长期的政治纪律建设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政治纪律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高度,始终坚持以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核心内容,始终坚持依规治党、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始终坚持严格执纪、确保纪律刚性等四方面的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发展阶段上,这些经验为我们党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突出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党内政治文化影响和协调政党行动的价值、准则和信仰的系统性、生态性、整体性取向,体现着政党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反映着政党的理想追求,对于执政党建设具有引领性、导向性、基础性意义。基于党内政治文化发展的路向和维度,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明晰党内政治生活的价值,包括执政为民的价值、民主集中制的价值、问题导向的价值等;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包括以党的先进性为引导、发挥制度的规范功能、形成健康的党内政治关系等;抓住守正创新的关键环节,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合传统文化内核、承续革命文化基因等。  相似文献   

15.
杨兰 《学理论》2020,(4):100-10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丰富和发展了积极健康、独具特色的党内政治文化。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一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1]。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历程,并科学总结经验,对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政治建设论述主要包括以"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为政治价值取向,以"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为心理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强调"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政治制度体系建设,以始终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要求的政治生态建设等。这些政治建设相关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迫切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常怀忧患意识,时刻秉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与任何干扰党的先进性、削弱党的纯洁性的事物作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征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探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发生理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权力治理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突破口,以权力之善引领国家善治,重构了权力道德生态,有力夯实了党的权力合法性基础。党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内在理路主要表现为:一是以约束权力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实践主题,通过规制与训导权力,让权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以权力自觉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行动路径,着力调动我国各级权力主体的政治能动性,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实现国家善治;三是以权力之善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价值目标,有效规范权力的运行路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道德旨趣;四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重构权力道德生态的政治实践基础,努力调适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消除权力异化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生态政治观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政党、社会集团以及公民对生态政治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观,其主要内容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观的产生及发展受制于全球化、我国环境现状、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党的理论创新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早日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政治生态环境的良莠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能力与发展能力。通过对政治生态现状问题的梳理,找出政治生态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继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与深化改革,进一步实现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化与制度建设合理化,完善政治生态监督机制,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龙头,提高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质量,是积极确定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